李捷:中国年轻导演在工业化上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

不同于美国硅谷代表的工业化对于传统电影产业的冲击所造成的对立状态,中国互联网对于电影产业的影响已经可见一斑,但目前国内互联网平台完全拥抱甚至学习传统的影视企业,这是中美两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不同。

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 淘票票总裁李捷在“工业化之路”的金爵论坛上对于中国电影的工业化给出了明确的方向:

首先,工业化要解决不确定性问题,如何用更好的能力、预算管理能力、制片管理能力以及类型希望选材,怎样让电影更小的解决风险的问题;

第二点是电影从单纯依赖票房收入发展到更为广阔的非票房收入,这是工业化的能力,把单一的扩展成多元化的能力;

第三,电影公司能从以项目为核心成为平台型的电影公司,它会有有持续生产暴款,能够把IP和用户的运营做到一个非常标准化的程度。

李捷:中国年轻导演在工业化上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

以下为论坛对话内容,略作删减整理:

谈工业化谈了很长时间,但是事实上可能并没有人深思中国现在电影行业工业化是什么定义?这个定义非常重要。中国必将超过美国票房,只是时间问题。实际上在美国电影进程中,工业化对美国电影行业改变非常大。但是中国的电影行业中,互联网对电影行业改变非常大,这是两个国家不太一样的地方。美国互联网公司,好莱坞和硅谷是对立状态,目前来看是对立状态。但是在中国大家看到,阿里巴巴也好,腾讯也好,是完全拥抱传统的专业制作,甚至是学习。

首先大家看到,叶总和刘总代表的是非常优秀的,已经出现了,他们具备了连续的能力。这是工业化特点。同时请来了两位导演,并没有请很大牌的导演。我有幸两部片子全部看过,我惊叹于两部片子的突破。整个特效技术,以及投入,采用的大量的技术。我认为代表了中国年轻导演在工业化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工业化创作过程中的应用和实践,而不是学习心态和借鉴心态。当然我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同时请来了未来专家,我们希望谈工业化的时候,是从未来看现在。这是第一步。

第二个,我回答自己的问题,阿里怎么定义电影工业化?阿里作为平台的互联网公司,我们看电影有全新视角。首先我们认为电影行业有巨大风险叫不确定风险。不确定性对电影来讲有特别的魅力,直到上线才知道每个观众是否真的认可他。因为我们认为,首先工业化要解决不确定性问题,如何用更好的能力、预算管理能力、制片管理能力以及类型希望选材,怎样让电影更小的解决风险的问题,这是第一我们认为工业化。

第二点,我们的电影什么时候能够从单纯依赖票房收入,回到更为广阔的非票房收入,美国很多制片人拥有良好的律师、财务的背景,他们有一系列的方式来扩大收益,这是工业化的能力,把单一的扩展成多元化的能力。电影总体是以项目为核心的能力,希望每一家电影公司成为平台型的电影公司,它会有有持续生产暴款,能够把IP和用户的运营做到一个非常标准化的程度。所以我觉得从我们来讲,可能跟在座制作领域的人,以及制片领域的人,对工业化的理解更多借鉴于互联网平台的理解,从项目变成平台的收入,更多从票房收入扩展到非票房收入。

我还是想说工业化的本质是整个行业从业人员转化的一条路。我们淘票票平台大家知道是票务平台,看到我们最大的价值是成为中国观影用户的决策平台。看到大量的用户选择看什么电影、什么时间看、去哪儿看,跟谁看,这些过程当中已经多多少少受到票务平台的评分评论影响。认为我们这个平台最大的价值不是购票,而是一级用户的分享、评分系统,这是一个。

另外的角度来讲,和导演、制片人合作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国现在国产电影的导演制片人有两个不同的方向,有一类导演制片人会把自己定位在内容人,对内容以外所有的东西不感兴趣,也不太懂,希望这些事情不要由我来操心,这是一类。也看到另外一类的导演和制片人,他们对新技术的理解和导演,获取对用户的分析,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渠道对电影以用户的认知采用怎样的手段非常娴熟。这些引起我的深思,也引起一个永恒的问题。作为一个内容人坚守内容,不关心内容以外的东西是我们倡导的,还是看到更多的年轻导演和制片人,他们已经驾驭了这种平台能力、互联网能力,把自己的作品做得更好,没有答案,只是看到两个不同的趋向。对我们提了更高的要求,人的专业化可能是工业化中最大的障碍,制片的专业化、导演的专业化,在未来整个中国的工业化之路会成为非常大的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