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之功德和福德

金剛經之功德和福德

剛才講到不住於相這個重點,下面佛又說了:“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這裡突然冒出福德二字,他說假使一個修大乘菩薩的人,能夠不住相佈施,那麼他的福德有不可思量的大。福德不是功德啊!功德是積功累德,是功夫時間慢慢一點一點的累積起來的。就像我們一件工程,一天一點累積起來就是功,功力到了所得的結果,就是德。

福德是不同的,上次也講過。福德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人世間的福德,文學上稱鴻福,是世間法;另一種是所謂清福,出世間法。清福比鴻福還難,所以人要享清福更難。可是一般世間上的人,到了晚年可以享清福時,他反而怕寂寞怕冷清了,此所謂蠻可憐的!這是著相的關係,因為有人相我相的緣故所造成。看到孩子們長大出國了,一個人對著電視,或者倆夫妻坐在那裡,變成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其實那個清淨境界是最好的時候,結果因為住相,把世間各種會變的現象抓得太牢,認為是真,等現象變時,他認為什麼都不對了。一般同學跟著我做事常常說:“我看最可憐的是老師”,我說對啊,我想得到一秒鐘的清淨,都求不到很可憐的,求一分鐘的清福都沒有。可是人真到了享清福的時候,往往不知道那是真正的福報來了。事實上,平安無事,清清淨淨,就是究竟的福報。

如果問人世間什麼福最大?答案當然是成佛啦!超凡入聖。靠什麼才能達到超凡入聖呢?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德的成就;更不是迷信,要一切都放下了,你才能夠達到智慧的成就。所以佛告訴須菩提,假使能夠不住相佈施,這個人的福德不可思量,這個福報太大了,大到想像不到的程度。不可以思,不可以思想它,不可量,量就是量一下看,一次兩次,一丈兩丈,一斗兩鬥,所以叫作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須菩提啊,你的意思怎麼說呢?東方虛空,一直向東方走,這個太空有多大?你可不可以測量得出來?須菩提回答說:不也。世尊。四個字兩句話,這是須菩提答覆佛說的。“不也。”古文就唸否,不念不也。現在人念成不也。現在很多話與我們文化不合,漲價的漲字,現在人說成膨脹的脹,說起來道理也通啦!漲價當然就是膨脹起來,潮水上漲,不是潮水上脹,不過現在的國語沒有辦法,我們只好照現在的國語說。他答覆佛的問話是說:不可以,世尊。由這裡向東方走,整個的太空有多大,人是沒有辦法測量的。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南西北方是三方,加上他講過的東方,東南西北叫四維,四維以外還有上下。佛問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隨便向那一方,整個的太空有多大?你能不能量得到?須菩提回答說:“不也。世尊。”他說這是不可能的。如果用我們中文來說就很簡單:“六合虛空,可思量不?”東南西北上下叫做六合,“六合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一句話就完了嘛!可是印度話分兩句,兩句還是鳩摩羅什法師簡化的翻譯,如照老式翻譯就是“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於意云何。南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於意云何。西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六百卷的大般若經就是那麼說下去的。所以看大般若經六百卷,那真是我的菩薩我的媽呀!但是《金剛經》被鳩摩羅什濃縮一下,構成了另外一種文學味道。

可是你不要忘記了,這裡為什麼先提東方虛空?這裡為什麼不像《阿彌陀經》先提西方呢?《藥師經》、《金剛經》都是先提東方,講密宗的即身成就法先提北方,講大光明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