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现金贷新花招:回租 年利化率高达1832% 主要针对学生

警惕!现金贷新花招:回租 年利化率高达1832% 主要针对学生

随着“现金贷”领域负面事件的持续发酵,监管层开始着手整顿。由于监管通知的实施,国内的绝大部分现金贷业务已经暂停,即便如此,并不意味着现金贷就在国内平台完全消失,一些快手类平台依然在继续或明或暗地继续从事现金贷业务,因为它满足了中国广大蓝领阶层的娱乐需求,且这一阶层的金融需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且潜力无限。

事实上,现金贷没有标准的定义,一般是指业务无抵押、无担保、无场景、无指定用途、具有方便灵活的借款与还款方式、快速到账等特征的信用贷款形式。

与高利贷的一步之遥

目前,现金贷已经纳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

各地监管也由此开启动现金贷风险排查。

由于现金贷申请门槛非常低,借款用途不受限制,其风险更高,逾期率高达30%以上,

为实现盈利,只能采取高息甚至高利贷去覆盖坏账的损失,另一方,大量的逾期也导致暴力的催收。

去年年底,现金贷监管之后,行业出现分化。

一些公司,开始改良产品,尽量合规转型。

而另一边,一些平台尝试绕过监管,行业充斥着积分卡、会员卡、天价商品等千奇百怪的方式,但最有创意、最为大胆的方式就是:回租。

回租模式崛起

警惕!现金贷新花招:回租 年利化率高达1832% 主要针对学生

其实,最早的回租模式,是一些尝试做信用租赁的平台。

其模式是,用户不再需要分期购买一部手机,只要每个月付一点租金,就可以租用一部新手机。

一年之后,用户可以考虑支付尾款,将手机买下来,也可以选择不租了,再换一部新手机。

早期这个模式很火,不少行业从业者甚至认为,这将打败“分期模式”,成为新的消费形式。

但很快,“回租”这个模式就被现金贷玩家利用,彻底玩坏。

事实上,因为回租还不成熟,漏洞重重,坏账率高达40%以上。为了盈利,年利率甚至比现金贷还高。

绕过监管

这个模式,被业内人称为“完美”绕过监管的终极模式。

它是如何做到的?

“用户下载这个APP后,就会自动识别他是什么手机,第一步,就是用户要把手机卖给平台。”做过回租平台的负责人陈思称。

一般进入回租的APP,就会看到这个页面。

警惕!现金贷新花招:回租 年利化率高达1832% 主要针对学生

“接来下是评估手机的价格,但是,这个价格,其实根本不会看你的手机价值,而是正常的、申请现金贷的流程。”陈思称。

用户需要提交的,还是身份证信息、工作信息、运营商数据、紧急联系人等借贷数据。

“这些数据就会进入后台,进行风控审核,通过审核,就会显示一个手机回收的价格,一般是1000到3000元不等。”陈思称。

评估之后的第二步,都是放款。

比如,如果平台给手机估价1000元,就会将1000元打到用户的银行卡。

然后,再让用户签订“所有权”协议。

“注意,此时手机的所有权,就转移给了平台,此时,还需要提供设备ID和密码。比如,苹果就需要提供苹果ID和密码。”陈思称,接下来,才是这个模式最为巧妙的一步。

接着,用户就要从平台,将手机再租回来。

“比如手机估价1000元,再回租回来一周的租金就是1200,再给平台1200,相当于1000是借款,200就是借款利息。”陈思称。

但实际上,“手机租用”只是一个噱头,自始至终,手机都没有离开过用户的手中。

这个模式最奇妙的地方,就是加了手机这个媒介,就完美绕过了“借贷”这个概念。

“我这不是借贷,这就是租赁啊,所有现金贷的法规,完全管不着我们。”多位回租产品的从业者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国人的智慧,真是无穷的。”所谓36%的年利率红线、放款需要互联网小贷牌照这些硬性限制,通通绕过。

年利率1000%

而这个模式,正在演变成最野蛮的“收割机”。

很多回租平台,正在收取天价“砍头息”。

很多平台在放款之前,会扣掉一部分所谓的“评估费”或者“服务费”。

警惕!现金贷新花招:回租 年利化率高达1832% 主要针对学生

“这些费用,其实就是砍头息。”

以“乐回租”为例,如果手机估价1000元,需要支付260元评估费,到账740元,7天之后却需要还款1000元。

以此来计算,年化利率高达1832%。

大多回租从业者承认,回租的利息,其实要远高于现金贷。

“年利息一般都是500%之上。很多都高达1000%。”

主要针对校园

多为做回租平台的从业者透露,因为这种模式还不成熟,坏账率高达40%甚至50%。

为了挣更多的钱,降低风险,这些平台又将罪恶之手,伸向了学生。

“我们现在重点搞的,就是学生群体。”陈思称,这个群体的获客成本最低、风险最小。

现金贷规定,不能给学生借款,但我们这是回租,没有这样的规定和红线。”不少从业者直言不讳,称学生群体,才是他们的核心用户群。

“我们平台上有10万用户,每月放款额1个多亿,我们算是很小的平台,如果行业有100个平台,保守估计有几百万人。”陈思称。

这其中,大部分是学生群体,很多从业者也注意到了这个趋势,开始频繁的在以前的“校园贷”群众去推广,甚至开始偷偷进校园发传单。

回租正在将当年现金贷走过的生长路径,重走一遍,用更野蛮、更剥削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