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跳了之?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跳了之?可怜天下父母心

最近甘肃有个19岁的女生跳楼了,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八哥来聊聊我的看法。

先回顾一下事件。

2016年9月5日,李依依(化名)因为胃疼,被学校安排到教师公寓休息,当值男班主任吴永原借着探望病情为由,对其进行性骚扰,具体情节在女孩的控诉状中写道:

“他突然伸手摸我脸,开始对我动手动脚,他疯了般扑过来,抱住我不松开,我浑身无力,我很害怕,然后他抱住开始亲我的脸,吻我嘴巴,咬我耳朵,手一直在我背后乱摸,撕掉我衣服,我吓懵了”。

还好此时另一名罗老师在门外叫了李依依的名字,推门进来,并护送女生离开,此事结束。

9月6日,女生父亲李明到学校了解情况,班主任吴老师道歉,说”一时糊涂冲动,求给条生路”。

学校方面回应叫女生早点回学校上学,别耽误高考,不同意更换老师的要求。

10月7日,李依依第一次试图自杀,吃了几瓶药被抢救回来。

10月中旬父亲带女儿去上海检查,被诊断为抑郁症。

12月6日,李依依第二次试图自杀,把上海开的镇定药全吃了,被抢救回来。

2017年5月,李依依第三次试图自杀,这次想跳楼,被消防人员救下,当月父亲带女儿来北京看病,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2018年1月15日,李依依第四次试图自杀,把北京开的药全吃了,被抢救回来。

2018年6月20日,李依依第五次试图自杀,也就是最近网上流传的,在天台坐了4个小时,最后在围观人员的起哄下,最终跳楼自尽。

消防员没铺救生气垫的原因是因为女孩情绪激动,担心女孩马上就跳楼,所以抢救应急流程合规。

女孩在跳楼前挣脱消防员的手时,临终说了一句,“谢谢你”。

多有礼貌的孩子。

事发时很多围观群众起哄,说“1秒钟能解决的事,耽误这么久还不跳”,还有几个人录视频发朋友圈的,事后警方的处理是对起哄者行政拘留。

大体事件整个经过就是这样,网上有的人对于起哄者的做法愤愤不平,有的骂吴老师衣冠禽兽,八哥也骂也愤愤,一个花季少女就这么逝去了。

但是骂归骂,我们除了感情宣泄,还有什么需要思考的呢?

换句话说,如果不想让这事发生到自己身上,光骂是不够的。

想要看清这件事情,需要关注两个人。

一是李依依本人。

遭遇男老师的性骚扰当然不是她自己的错,但是19岁的李依依应该以成人的身份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了。

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比性骚扰更严重的还有很多,中年失业、老年丧子、饱受疾病摧残……这些难道不比这个小姑娘经历的要严重的多的多么?

事后学校想让女孩指认对方,但是女孩竟然不想让爸妈知道,爸妈难道不应该是这世界上这时候最会支持你的人吗?

孩子遇到了挫折,选择一而再,再而三的自杀企图,这难道不是应该令所有家长反思的么?

媒体应该起到的是教化群众,引导主流的作用,而并非聚焦在几个起哄者身上。

专家律师:猥亵行为、起哄行为在法律上,对女孩的死亡均不承担刑事责任。

并不能认为女孩实施自杀是受到男教师性骚扰的必然选择,说白了,人家猥亵你,你完全没理由选择自杀;这就排除了猥亵行为与自杀的必然联系。

从事后男教师得到的被学校辞退,注销教师资格处理来看,也从侧面验证了在法律意义上,他不需要对李依依负责。

当然了,对男老师道德谴责可以,不过对于李家来说,有什么用呢?

李家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起诉学校管理不善,用人存在漏洞等等,只有学校才能负担这个。

起哄行为与女孩跳楼同样不具备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即女孩并不是因为群众起哄刺激而自杀,而是其早有了自杀念头并且走到天台准备自杀的预备行为,都与起哄群众无关。

所以,围观群众的起哄行为,顶多就是违法,从事后警方处理来看,就是拘留,媒体如此宣传博眼球,其实本质还是在回避女孩心理极度脆弱的问题。

二是李依依的家长。

但是,作为家长的,事前教育哪去了?孩子已经19岁成年了,难道抗压能力就这么脆弱?

特别是孩子受到猥亵之后,为什么迟迟不愿意告诉父母呢?

家长的教育方法因为没有报道,所以八哥不人为主观猜测其教育缺失,但是从事后结果来看,家长的事前预防教育,一定是存在漏洞的。

现在很多小孩生活养尊处优,家长以为给孩子过最好的日子就是尽了教育的本分工作,这完全就是错的。

世界并非不美好,有时候只是不如你所愿罢了。

作为家长,需要告诉孩子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遇到美好的时候怎么回应对方,遇到丑恶的时候该怎么反击,而不是自杀。

精算师八哥身在保险圈,最后在讲讲自杀这个行为在保单合同中的处理。

健康类保险,比如医疗险和重疾险,是完全不保障自杀这个行为的,被保人如果真自杀了(包括买凶自杀),保险公司返还现金价值合同终止,相当于就是家人去退保。

意外险明确不保自杀,定期/终身寿险保单规定,合同生效两年以后,自杀也给理赔金。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般产生自杀念头到实施自杀,不会超过2年,从李依依事件来看,从2016年9月5日遭受猥亵,到第一次10月7日实施自杀,才一个月。

截止此次6月20日最终跳楼,前前后后五次自杀,期限也没超过2年。

所以,保险合同的设计,真的考虑了金融学、法律学,还有心理学啊。

Ps : 今天这篇文章争议很大啊,有挺的有抗议的,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