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郭德綱從來不敢跟于謙鬧矛盾?

點灬小點

娛樂圈有許多最後分道揚鑣的搭檔,總結起來,無外乎有兩個原因:性格不和、理念相左。導致在名利上無法釋然,一拍兩散、不可否認,郭德綱和于謙是一對非常和諧的搭檔,就像當年的陳佩斯與朱時茂,風雨多年,依舊惺惺相惜,相互欣賞。10多年能夠保持這樣融洽的關係,說明兩人在相聲藝術和性格上面是相互契合的。

1. 兩個人性格互補。

郭德綱比較張揚,做事魯莽,快意恩仇,難免跟人多有摩擦,但是早年郭德綱經歷了許多艱難的日子,最終能夠一手將德雲社創辦得紅紅火火,實屬不易,因而很懂得珍惜。

于謙老師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比較謙遜,低調,有北京人的隨和,重情重義,情商也高,這樣的人是比較好相處的,也容易包容郭德綱的性格。

另外,于謙老師喜歡參加飯局,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愛做朋友,是個性格開朗社交廣泛的人,這有助於德雲社的發展。最後,于謙興趣廣泛,生活裡不只有相聲,加上原本家底兒就殷實,因而在利上看的比較淡然,也就很少參合德雲社的其他業務,紛爭自然就比較少。

2.兩個人在事業上相互成就。

于謙曾經這樣評價他和郭德綱“我們對各方面的理解和處世態度都一樣,彼此的默契也不是從小到大培養的,而是半路合作中彼此的感覺非常好。按照傳統的相聲教育,只要郭德綱成功了,我就成功了,但郭德綱願意發揮捧哏的作用,願意讓捧哏的也出亮點,而且不覺得這是捧哏的在搶風頭,我們是一個整體”。

這大概是他們這麼多年保持愉快合作的原因,期待他們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

參考文獻:

熊汗語. 新媒介環境中相聲藝術傳播研究[D].南昌大學,2017.

楊康. 探究郭德綱相聲中重複引發的幽默效果[D].浙江大學,2012.

團隊特邀嘉賓:颶風娛樂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聽過郭德綱相聲的都知道郭德綱的相聲中“現掛”特別多,別看倆人演出表演時一段相聲的時間最短也有半個多小時,但是每次在上臺前對詞時只有一張紙,基本上就把今天我在臺上要說的主題或大綱列一下,剩下的很多就是臨場的發揮了。而無論是現場的還是看視頻的,基本上察覺不出來,而且郭德綱每段相聲每一次說都會有不一樣的地方,這樣的逗哏對捧哏的要求很高,而於謙就有這種功力,不管郭德綱怎麼說,他都能將包袱襯托的很好。捧的很自然。郭德綱也曾經這樣評價過於謙“一看就知道是懂相聲,真正學過相聲的人,這樣的人不好找,尺寸、勁頭、火候都把握的非常好,和我一合作就覺得很默契我說一句,他就知道我後面要說什麼”。



還有一點于謙這個人為人低調,而且好交朋友,為人也很仗義。正如他的名字謙和在娛樂圈內有口皆碑,除了三大愛好,最大的就是玩了。而且從不摻和德雲社內部管理,除非是郭德綱要求,自己一直拿自己當德雲社的一個普通職員,你說這樣的一個于謙打著燈籠都不好找,郭德綱怎麼可能還與他鬧矛盾,又怎麼敢呢?


吃葡萄不吐葡萄核

一個是“一聲令下,徒弟全部退出央視節目的相聲界半壁江山”;一個是“主業玩兒,副業相聲的北京頑主”。交集是相聲。

兩人加起來的力量振聾發聵,如雷鳴,敲響了“德雲社”的名號。不過更加“雷人”的,是“半壁江山”瘋起來自己人都打的殺傷力。前一秒的情深義重,下一秒就硬化成槍林彈雨。

最新“戰績”,是與昔日入室弟子曹雲金的一場微博交鋒。新徒表忠心,舊恨忙落井。再看“頑主”?事不關己高掛起的模樣一如既往。世界一大未解之謎:于謙用何神功免疫於郭德綱?

9月5日,曹雲金微博撕郭德綱,岳雲鵬苗阜等人皆發聲,而郭德綱老搭檔于謙依舊“置身事外”。

于謙,北京人,踩著年代末的尾巴成了60後,之後似乎總在踩尾巴。年輕力壯的父母跟著油田開採隊跑,出生四天的于謙被甩在身後。於是成為姥姥家的常駐嘉賓,無心學習,姥姥做主,騰出半個廚房給他養鴿子。同齡人做的事與競技相關:學習上智力的角逐,或者遊戲中體力的衝撞。于謙卻追逐排在末端的愛好:二三年級的小孩,興趣和老大爺一樣,提著鳥籠到處浪。

許多年後回首往事,念念不忘的還是那派安逸景象:夏日傍晚,槐花鋪滿地的衚衕口,一夥人坐在小馬紮上,喝酸梅湯,等扇子把天扇涼了,回屋睡覺。

三歲看老,這就是于謙的人生基調——好玩兒至上,和氣熱鬧。

于謙父母。

他跟隨相聲演員王世臣、羅榮壽、高鳳山、趙世忠學習,16歲拜師石富寬。“我也沒什麼期待,只要有吃、有喝、有玩兒就可以了。”但還是走不上人生巔峰——

從少年跨越到參加工作的青年階段,于謙這次選了個江河日下的“尾巴”行業。

于謙年輕時候。

九十年代起,相聲漸入冰河期。一些參與小品和影視創作的人缺人想到他:“于謙,來演吧。”都是些邊緣小角,不成氣候。不過一年能掙幾萬塊錢,夠生活了。

從性格上說,他連小富即安都談不上,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滿足現狀、隨遇而安。”

與這些相伴隨的,是相聲事業的擱置。時間爬過了皮膚,心裡揮不去的還是寂寞:“我對相聲的感情一直很深,只不過不能賴以生存。要說最喜歡的,還是相聲。”

能做的不好玩兒,想玩兒的顧不上做。2003年,“北京相聲大會”更名為“德雲社”。2005年,36歲的于謙,淡出相聲舞臺近20年的于謙,正式加入德雲社。

郭德綱在相聲《愚人節好》裡說:“自從有了北京德雲社,主流相聲界有了嬰兒般的睡眠,睡著睡著就哭醒了。”

這對搭檔也和德雲社的軌跡一樣:大器晚成,厚積薄發。但掌聲大多是他們的,于謙分得的很少。不可否認,在多數報導中,他是郭德綱的“尾巴”。捧哏這個角色,生而低調。當初學相聲,于謙逗哏捧哏都學了,臨從業師傅讓他選,他選了捧哏。

因為“好玩兒”。“逗哏負責裝包袱,於情理之中埋笑料;捧哏負責抖包袱,意料之外一句話,引爆滿堂笑聲。有人嫌捧哏是配角,但我真是樂在其中。”

他就是喜歡抖那一下的銷魂感。

郭德綱、于謙相聲片段。

其實,捧哏也只是相聲職業的一種,沒那麼多群眾想象的在逗哏光環下永無出頭日的悽楚。于謙下臺等於下班,自己該幹嘛還幹嘛。

“抽菸喝酒燙頭”,郭德綱的一句調侃如今已朗朗上口,成了觀眾眼裡于謙生活的所有訴求。

上《魯豫有約》,主持人讓郭德綱說于謙的特點,答案只四個字:

大智若愚。

什麼都不摻和,什麼都不管,也不爭名也不奪利。雖沒力氣把老郭拿住,但也不至於被他壓著。回望那些跟郭德綱鬧得滿城風雨的,來來往往也就為“名利”二字,到了于謙這裡,火焰沒有燃燒的材料。

于謙何等聰明啊,受訪提及郭德綱,回答全是上下級關係。“下了臺他是德雲社領導,我是德雲社演員,把這看透了就什麼事都沒有。”

正確定位估值自己,是多少人究其一生也沒學會的道理。

郭德綱說于謙是他“親生的朋友”,于謙講這交往方式是互相尊重、平常交往。“臺上水乳交融,臺下互敬互重。”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大概也是這道理。德雲社十週年,郭德綱對於謙抒情:“我很希望我們白頭到老。”

于謙微博

和氣熱鬧,滿是人情味兒。


7號網

你見過郭德綱跟徒弟對撕,

但沒見過他跟于謙鬧矛盾,為啥?

01

于謙不可替代,缺他不行

像郭德綱這種辛辣的演員,失去了于謙量活,沒人能給他站一場活下來,

看看早年他和張文順、徐德亮、高峰合作的車禍現場你會知道,

德雲社失去徐德亮、何雲偉都沒事,

但如果失去于謙,不開玩笑話,即便有小嶽嶽,德雲社的門票也賣不出去,

對,他就這麼強勢,把于謙叫做“扛把子”一點也不為過,

其一,郭老闆不會捧哏,他氣勢太強,一般人不敢拿他開玩笑,但于謙行,

其二,于謙不小心眼,臺上臺下能分清楚,不會因為在臺上吃虧而鬧脾氣,

憑這兩點,于謙牢牢把控住郭德綱的頑劣,沒人能搶他的飯碗兒,

當然,郭德綱也不傻,他深知跟于謙合則雙贏,分則兩敗,

記得德雲社只有業務場,沒有大型商演的苦逼年代,

于謙收入微薄,他一沒錢就找郭德綱借,幾萬幾十萬的借,到最後,這錢只借不還,老郭還不能翻臉,

因為郭老闆在錢上怠慢誰都可以,唯獨不能怠慢于謙和張文順,

張文順有恩於郭,而於謙如果走了,德雲社的牌子也就垮了,

所以,郭德綱再不喜歡于謙,也離不了他,否則誰能給郭做捧哏?

(我就是我,是顏色奇特又必不可少的煙火)

02

于謙避談爭議,與世無爭

不知你發現沒,除了臺上表演,于謙從不跟老郭紅臉,

有人說是脾氣溫和,其實不然,不紅臉不代表他認同郭老闆,

于謙的處事態度是:I don't care,你們隨便吵,但別耽誤我掙錢,

媒體採訪于謙時,他從不提德雲社功過是非,也不說老郭對錯,

只談自己怎麼養鳥、養馬、喝酒、淘文玩,

一派自在享受的大仙風範,不被人情世故所束縛,既然與世無爭,又天然無公害,還逢人便笑,你說誰會去害他?

既避免了是非猜忌,又塑造了自己玩蕩不羈的頑主形象,

況且,于謙為人謙遜,處事圓滑,結交各路江湖朋友,更愛到處去玩,

可能只有玩能讓于謙收穫樂趣,其他名利,他並不感冒,

你是否還記得12年前的這件事,

2004年,郭德綱拜入侯耀文門下,身為石富寬弟子的于謙起了“牽線搭橋”的作用,

每談於此,于謙總輕描淡寫:“侯先生和德綱早已互相欣賞,我不過遞句話而已。”

他說:“人有個愛好,日子過得才充實,我就愛玩兒,說相聲也是玩兒。”

(于謙:抽菸、喝酒、燙頭,都是思考人生好時間!)

不少文章都在講,創業需要找什麼樣的合夥人?

專業技術研究生?勤奮的老黃牛?年輕小夥?

你看人家于謙,他就是最靠譜的合夥人樣板,

郭德綱張嘴得罪人時,他沒嫌棄,更沒離開,

他知道老郭的爛脾氣,再怎麼勸也改不了秉性,

於是,他通過自己的方法緩和矛盾,

譬如2010年,德雲社眾弟子紛紛離團單飛,

關鍵時刻,于謙公開表示,“只要郭德綱不說話,自己永不離開德雲社。”

所以,郭德綱的貴人不只有侯耀文,還有于謙,

前者是言傳身教、終身為父的授業之師,

後者是甘當綠葉、輔助自己成功的搭檔,

臺上,于謙把掌聲、風頭都獻給了老郭,

臺下,于謙不當豬隊友,不傳閒話,不說是非,

現在德雲社火了,老郭也火了,

于謙還是老樣子,在旁邊默默堅守,燃燒自己,毫無怨言的捧著老郭,

你說,老郭有什麼理由跟他鬧矛盾?


老頑童88880

為什麼郭德綱從來不敢跟于謙鬧矛盾,呵呵,因為郭德綱不敢。

兩人搭檔除了因為于謙老師的才華,最重要的是于謙老師家族的聲望,就單說于謙老師的岳父是蒙古的海軍司令,這一關係就能讓人膽顫。

當然最厲害的是于謙老師的父親王老爺子。

于謙的父親曾是武術家、考古學家、古漢語學家、老西醫、婦科大夫、八大胡同董事長、八大鐵帽子王中的綠帽子王、被海大爺攪了婚姻的兔兒爺、蒙古國海軍司令的親家、清華池修腳的、江湖第一刀客、第一劍客、第一“piao(二聲)”客、人送綽號彪子、公海上被海盜劫了的開一千萬發票的公務員、畫扇面的畫家、領著老郭聽小提琴陪著老郭找導演的造星家、讓打口井卻改了煙囪的包工頭、欽封登仕郎於太公諱進鍋、歐陽青松先生、姓於,叫王大寶、本來叫於得水,後來怕魚跑了,找個缸盛上,叫於德剛、北京八爺……(這段網上找的)

一般人家住房的面積正常一兩百平方了不得了,于謙老師幾千公里的家裡就有兩條高速公路,一條是父親到保姆那屋的,一條是母親到廚子那屋的。

家裡的寶貝也很多,什麼長頸鹿琥珀一類的,天下奇珍吶。

當然還有很多原因,比如於謙老師的老婆的好客,這裡淺談一下就不深挖了。

從上面的敘述也許就可以真切的瞭解到郭德綱為什麼不和于謙鬧矛盾了吧。


木葉水循環生態植物牆

網上總是傳說郭德綱懟這個人,批那個人的,其實從老郭各方面的表現看,能有今天的成績,老郭是個聰明人,聰明人自然不會幹傻事,至少很少幹傻事。

因此郭德綱很清楚于謙對自己和德雲社的作用,有句話就是獨木難支,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郭德綱的相聲如果少了于謙捧哏,換上誰都感覺欠缺一些火候,當然有些人會說沒有誰離不開誰,可是至少相聲方面,郭德綱和于謙可以說是黃金搭檔。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兩好才能合一好。要分析兩個人的關係為什麼一直那麼鐵,不能總從郭德綱的方面說。

都說老郭喜歡懟人,可是郭德綱主動懟過誰,都是被別人懟了之後才還擊,無論是收 雲 字事件 還是現在炒的正火的與苗阜青曲社之間的暗戰。而且這些年總有些主流相聲界的大佬追著德雲社反三俗,老郭除了在節目裡調侃幾句也是沒有辦法,在曲藝界,其實老郭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地步。

于謙無論從人脈人緣還是相聲表演上,對德雲社的作用都是德雲社其他演員沒法做到的,而且兩人相處這麼久,日久見日人心,共同患過難也共同富貴了,人品經過時間的檢驗,老郭只要是沒瘋是不會跟謙哥鬧矛盾的。

另外就是於老師的捧哏水平先不論,這麼多年,從沒有過任何負面的消息,人品藝德都是無可挑剔的,而且於謙本人性格比較豁達恬淡,對於功名利祿看得很輕,或者說可能這些不是第一位的,于謙自己也說了,玩才是他最喜歡的事情。

任何矛盾的產生都是利益牽扯,既然沒有利益上的分歧而且性格又可以合得來,為什麼要鬧矛盾


一起聽相聲

這個容易理解,鬧矛盾一般有鬧矛盾的原因,兩個人在一起不管是夫妻、兄弟、商業合作伙伴等之所以鬧矛盾不外乎幾個原因:性格、利益、感情受傷、膩了、等。

回頭來看他們,郭德綱作為德雲社創始人,于謙是後來被郭德綱拉進來的,于謙典型北京人性格,隨性。不計較。可能會耍嘴皮子,但是不是特別在乎錢。



最為郭德綱的搭檔,郭德綱成名了,他也捆綁著成名了,也就是說他名已經得到了,

所謂不羨鴛鴦不羨仙,就羨慕郭德綱有于謙。可見郭德綱也是離不開于謙的,只要郭德綱不是傻子,作為始於微時的兩個人共同出名了,還是要繼續合作說相聲的,郭德綱給他的待遇肯定不低,誰走了于謙都不能走,這個不同於其他組合,和企業一起奮鬥的公司創始人不一樣,其他的明星組合單飛後無所謂,他可以個人去獻唱去拍戲,碰到好戲照樣火,並不一定要捆綁在一起,比如肖央王太利。也不像企業開始兩兄弟奮鬥,公司大了之後把另一個趕走也無傷大雅公司繼續發展。


但是到了德雲社他們兩就不一樣,只要郭德綱還站在舞臺上一天,觀眾幾乎只認可他和于謙搭配才好看,換了搭檔觀眾不樂意,

但是德雲社其他人誰走了無所謂,想捧誰就能捧誰,

在這種認識下郭德綱自然會滿足於謙留下來的一切需求,當然于謙厚道人也不會獅子大開口,差不多的了,真走了其他地方不一定賺的多呢。


大家都是成熟的人,在這種郭德綱主導,于謙配合的默契下,他們也不可能有其他矛盾。交情有了,性格合了,利益滿足了,三點達到了會有什麼矛盾?


力哥電影人生

成年人之間的矛盾,無外乎名和利。

至於生活上的小分歧,我們不歸為矛盾一說,暫且不談。

先來說說名

一個人出名了,代表更多的群眾認識這個人,不管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起碼都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郭德綱和于謙二人在相聲舞臺上的曝光度相差無幾,雖然早年間有過別的搭檔,但郭於二人的組合早已在觀眾心中留下了烙印。

讓郭德綱名氣大紅大紫的,離不開他主持的多檔節目。紮實的語言功力,嫻熟的包袱技巧,瞬間捕獲了萬千觀眾的心,也有了郭德綱是綜藝節目收視保證的佳話。

而我們很少看到于謙主持任何綜藝節目,充其量就是以嘉賓的形式出現。同樣掌握語言魅力的于謙就不能扛起主持的大旗嗎?我看未必,于謙的應變和知識儲備足以秒殺一大片綜藝主持。

那于謙將這些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哪兒呢?

抽菸喝酒燙頭啊。這是玩笑話,事實上于謙更多的精力用在了享受生活和玩兒上了。于謙喜歡動物是出了名的,在大興有自己的馬場,養這些動物可跟買車買表不一樣,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另外郭德綱在節目中也多次提到,於老師喜歡聚會,喜歡參加飯局,喜歡和各種認識不認識的人交朋友。

一個事業有所成就,家庭幸福美滿,生活有趣有追求,並且有能力為熱衷的事物買單的人,那點所謂的“名”在他眼前,也就無需多求。

畢竟他是陶淵明一般的人,幸運的是,他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桃花源。


再來說說利

德雲社近幾年的商業也在不斷擴張,涉及到餐飲、服裝、紅酒等各個方面,商業模式越來越完善,吸金能力也是一流。

而於謙最近也參與了不少電影的拍攝,像《戰狼2》和《縫紉機樂隊》這種爆款電影也有於老師的身影,賺多賺少不敢講,起碼夠他燙幾次頭、買幾匹馬了。

說到他在大興的馬場,全部是新疆的純種小矮馬,瞧這架勢沒點硬實力是玩不起的吧。

于謙的商業代言並不算多,如果不是在德雲社得到了不錯的待遇,那他的錢真是於老爺子留下來的國庫券嗎?


郭德綱名字中的“綱”代表著一種堅毅、能量;

于謙名字中的“謙”代表著一種謙讓、包容,

只有二人齊心協力,才能為我們譜寫藝術的篇章,

祝福二位老師越來越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歡樂。


巫桐哥哥

我個人郭德綱並不是不敢,而是沒有鬧矛盾的原因。鬧矛盾的原因對於成年人無外乎為了名和利,但是對於他們兩個來說,組了這麼長時間的搭檔,無論是名和利,還是性格上,兩個人都沒有鬧矛盾的原因。


首先就可以從他們的組合上可以看出,郭德綱性格稍微張揚一點,而於謙性格稍微內斂,這兩種性格的人在一起是最好的,互補,不會鬧騰。如果都特別張揚就特別容易爭搶,很容易起爭執,或者都特別悶的話就沒有意思,所以一個鬧騰一點,一個內斂一點,性格互補,是非常好的搭檔組合。

第二呢,他們兩個在名利上面並沒有利益的衝突。于謙於大爺有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說白了就是喜歡玩,對於功利場上那些東西並不是太在意。 也許有人說是于謙於大爺功力不夠,和郭德綱不是一個層次上的,所以也沒有能力去爭搶名利,如果是這樣想,那就大大的錯了。

相聲是三分逗七分捧,在相聲搭檔裡面捧的角色雖然話不多,並不負責主要的搞笑,但是如果不配合好逗角那麼這種相聲也就失敗了。所以在他們兩個組合裡面于謙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另外于謙於大爺這些年拍了很多電影,可以說是深深受到了大家的喜歡,而郭德綱在電影這方面就遜色很多,由此也可以看出于謙有著非常深厚的紅底。之所以和郭德綱沒有在功利方面有爭執,還是因為兩個人性格不同,于謙於大爺對於名利上面也沒有太大的想法。


還有就是經濟上的分成問題,這一個他們從來沒有往外面公佈過,但是從這麼多年來他們兩個的表現來看,以及這幾年他們幾個在相聲以外各自領域的發展也說明了他們並不差錢,也只是從一開始養家餬口的謀生到現在成為了一種愛好,並不是他們來錢的主要地方。

所以說郭德綱不是不敢和于謙鬧矛盾,而是他們兩個就沒有鬧矛盾的根源。


國557

以前回答過了,郭德綱不敢得罪于謙就像陳佩斯最給朱時茂面子一個道理!陳佩斯與郭德綱都是喜劇方面很有才華的人,但是于謙和朱時茂卻是給他們安全感的人。

于謙跟朱時茂都是圈內有名的社交達人,朋友多應酬多,能辦事,一個逍遙自在,一個風流倜儻,情商比較高。我個人感覺,開朗張揚的人跟內向內斂的人很難交朋友,道不同不相為謀嘛,但是相當自信外向情商高的人往往卻能跟內斂的圈內人合得來,情商高懂得取捨,包容理解對方的情緒(多大點事,不至於,i dont care ),也是另一種潛在的相互吸引。

這裡著重說郭德綱,因為跟陳佩斯一樣!郭德綱雖然臺上嘴皮子溜,但是內心深處還是性格內斂,內向,其實也就是不自信(他自拍的時候表情)!


這種不自信與相聲無關,不自信讓他自幼敏感多疑,成年經歷人情冷暖,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巨大影響。譬如他臺下總是很悲觀,對人際關係的不解,對心理學的研究,微博頭條的狀態,以及有仇必報,還有前幾年比較魯莽衝動,加上他師傅侯先生對他的評價,再到最近他比較火的訪談足以證明這點,在他成長這期間,他會走很多彎路,迷失方向,直到他在相聲上找到了自信!敏感多疑的他以及他的經歷讓他不相信真情,才華曝光的他肯定會受到同行的排擠,尤其跟外向的心機狗(姜)很合不來,一個熟,一個嫩,加上利益紛爭,郭德綱單純的井水不犯河水,各幹各的憑本事吃飯思維顯得很不世俗,以及事後他狀態言論暴露了他浮躁,不成熟,什麼話都一根筋講,顯得很不合群!



而於謙這個人雖然性格開朗社交能力強,但他也是最能懂也是最能包容郭德綱性格的哥們,他懂的迎合郭德綱的流裡流氣的才華,在生活中也更懂郭德綱為人,可以說是郭德綱的知己!譬如在酒桌上,老郭說錯話,得罪人,不合群,很多人可能就是不高興,記仇!也許于謙就是那種打圓場那種,也不跟老郭計較那種,因為懂他,所以老郭倍感珍惜這個好搭檔好知己!老郭其實自己或者跟別的搭檔也能合作,但是于謙毫無疑問是黃金搭檔!這跟陳佩斯與朱時茂,周星馳與吳孟達一樣的,只是周星馳孤僻比較嚴重,所以跟吳孟達有點淡了!喜劇人往往都是這樣,往往理解了快樂,把快樂灌輸給了別人,自己卻抑鬱了,所以他們都是天才!


總結起來就是,喜劇人的主角都是內心住著另一個自己,而他需要有個人懂這個心裡的自己,而往往這個懂自己的人都是自己的好搭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