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的高考满分作文,源于名著的一句话,引起学习古典文学热潮

每年高考大家都十分关注语文作文题目,而评分结果出来之时大家更多关注的是语文试卷中的两个极端——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高考历史上向来都不缺零分作文,各种以高傲的姿态戏谑人生的大有人在,而满分作文却不常有。

18年前的高考满分作文,源于名著的一句话,引起学习古典文学热潮

2001年高考,是全国最后一次统一试题。那一年全国仅出了一篇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当文章公布于众刊登在各类图书杂志上时,一时间轰动了全国。

18年前的高考满分作文,源于名著的一句话,引起学习古典文学热潮

我们先看看当年的作文题目:

18年前的高考满分作文,源于名著的一句话,引起学习古典文学热潮

基于上述题目,2001年南京一考生写出了一篇名为《赤兔之死》的文章:

18年前的高考满分作文,源于名著的一句话,引起学习古典文学热潮

文章被多为判卷老师评为满分,最终轰动全国。

这篇文章通过《三国演义》中的赤兔马之口,展现了“诚信”在关羽、吕布、董卓等心目中的地位差距,烘托出了关羽一生中的诚信永驻,感染了赤兔马,最终赤兔马也尽忠于诚信之人,绝食而亡。

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

上面这段,摘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讲的是关公败走麦城之后的事情。这句话之后就开始讲述别的事情了,而作者却能够从六十多万字的一部名著中,仅仅挑选出一句话而展开描述,这是平日里对该名著有多么热爱、多么熟悉才能做得到啊!

18年前的高考满分作文,源于名著的一句话,引起学习古典文学热潮

在《赤兔之死》中,精彩之处绝非仅仅将诚信联想到关羽身上,其中的古白话文造诣也颇为深厚。最精彩的是文中顺手拈来一气呵成的名言名句,摘录出来,大家一起赏析一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吾恐今生之辱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

吾常闻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

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

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