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沒規矩,家長做好這 3 點最重要

說起給孩子立規矩啊,很多爸媽都為這事犯愁。“孩子都3歲了,可是一點都不聽話,公眾場合大喊大叫,上躥下跳,沒點兒規矩,這可怎麼辦?”“孩子2歲了,可以幫他立規矩了嗎?”“剛剛立好的規矩,下一秒就給打破了。

“熊孩子”沒規矩,家長做好這 3 點最重要

到底怎麼跟孩子建立規則好呢?”

一、確立規矩,簡單明確

1、2-3歲,和孩子一起體驗秩序,建立秩序,這是立規矩的基礎。三歲以後,我們可以嘗試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規則。給孩子樹立規矩應該是簡單明確的、可行的。切忌給孩子定籠統的模稜兩可的規則。

2、如果是比較複雜的規矩,應該給與孩子協助,幫助孩子完成。

3、給孩子說明:為什麼要定這樣一個規則?遵守這個規則的好處有哪些?不遵守這個規則有什麼後果?

“熊孩子”沒規矩,家長做好這 3 點最重要

二、規矩固定,不妥協,堅決執行

1、明白孩子試探父母的規矩底線的慣常套路,不能妥協,一旦妥協,規矩就很難立起來了。

2、規矩不能變來變去,不管什麼時間,場合,都要保持一致,尤其是父母要和爺爺奶奶等長輩提前溝通,達成一致意見,防止孩子鑽空子。

3、你要告知孩子可能的後果來讓孩子決定該如何做。這樣,即使孩子最後依然沒有聽話,但他能夠承擔已知的後果,也算是上了寶貴的一課,以後遇到類似事情時,他會思考該怎麼做。

“熊孩子”沒規矩,家長做好這 3 點最重要

三、以身作則,言行一致。

1、好家長就是好學校,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我們提倡:先學做父母,再管教孩子。所有的育兒問題,最關鍵的一點都是家長的以身作則。

2、孩子為什麼願意聽從幼兒園老師的話,而不願意聽爸爸媽媽的話呢?我們講了,因為老師不管是獎勵還是懲罰,都說到做到,言行一致,作為家長,要像老師學習這一點,這實際上給孩子加強了守規矩的客觀條件。

“熊孩子”沒規矩,家長做好這 3 點最重要

給孩子立規矩,就等於在他人生的十字路口,建立一個又一個的紅綠燈。規矩是用來保護孩子的,因為這是一個講規矩的社會,只有懂得規矩,才能讓孩子在這個社會中生活的更從容,更自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