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骨中的朽爛

嫉妒,是骨中的朽爛

嫉妒是一個人同與自己相關程度較高的人或事物之間進行比較時,產生的牴觸、排斥、憤怒的心理情緒。

人總是允許陌生人成功,卻不允許身邊人發跡。

擁有著相似的生活環境,相似的家庭環境,相似的教育背景,便認定就應當有相似的人生際遇。

我們自然而然地與身邊人進行比較,因為我們是有著那麼高相關度的同類人。

身邊人可以出色,但絕不能比我們更出色;身邊人可以幸福,但絕不能比我們更幸福。

培根說:在人類的一切情慾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頑強、最持久的了。

因為比較,我們瘋狂地嫉妒著。

01

嫉妒,是骨中的朽爛

東野圭吾所著的懸疑力作《惡意》中,有這樣一段心靈獨白: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親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麼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瑣的過去還幫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幫我實現理想。可我就是恨你。我恨你搶先實現了我的理想,我恨你優越的生活,我恨當初我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運氣不夠,才能不夠,我恨我自己還沒來得及成功就得了癌症。我把我對自己的恨一併給你,全部用來恨你

因為無端的恨意,莫名的惡意,強大嫉妒心的蔓延滋生,野野口修最終殺了他的朋友日高。

從無深仇大恨,記憶裡全部都是兩個人要好的過往。野野口修失落時,日高來安慰;野野口修被欺負時,日高挺身相救;野野口修想要完成寫作夢想時,已有成就的日高毫無保留地舉薦。

嫉妒,是骨中的朽爛

在野野口修眼裡,日高並沒有什麼錯,日高是那樣真心實意地待自己。

日高是那麼好的一個人,好到所有人都認可他,好到連野野口修都無法去直面那個比日高低一籌的自己。

好到野野口修認為自己必須殺掉日高並讓日高身敗名裂,才能使自己因比較而不安的心得以舒暢,才能使自己那見不得光的恨意被徹底雪藏。

02

嫉妒,是骨中的朽爛

黑格爾說:嫉妒是平庸的情調對於卓越才能的反感。

小林是我的大學同學,人美德高成績棒,她的優秀全年級有目共睹。

班長小李就是不喜歡小林,並沒有什麼可以稱為理由的理由。

大家認為小林是當之無愧的美人坯子,小李評價小林穿衣風格老土、守舊,故作清高。

大家認為小李樂於助人、情商極高,小李評價小林愛做面子功夫,對別人的關懷中處處透露著虛情假意。

大家總是稱小林為學霸,每每被小李聽到,小李都不忘補充一句:成為學霸都是因為天資不夠,以勤補拙。

嫉妒,是骨中的朽爛

不分時間、場合,小李用各種消極話語評價小林,她始終不願承認小林比自己優秀。

大二上學期,學校評選勵志獎學金,前提是每班的班長以及輔導員對本班同學進行舉薦。

由於小李的惡意評價,使得輔導員對小林的生活習慣和人品有了一些誤解,覺得小林缺失品學兼優中的“品“,本可以評選得到勵志獎學金的小李最終落選。

03

在對比與被對比中,我們的心狹隘到了極點。

我們將所有的目光聚焦在他人的獲得上,且無法忍受他人的獲得;我們認為他人只是僥倖獲得,認為自己可以遠超他人的嫉妒之心捆鎖著我們。

久而久之,情願自己的心被狹隘牽引,任由嫉妒在我們心裡發臭、腐爛。

嫉妒,是骨中的朽爛

若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積極喚醒自我認知,就可以免於在嫉妒的苦海里掙扎。

世界那麼大,總有風景比我們所見更美麗;人外有人,總有人的成績比我們所知更優異。

正確認識自己,更清楚地認知自己的長處,又勇敢讚賞他人的長處,化所有的比較為賞識,是我們走出嫉妒的關鍵。

比嫉妒更寶貴的,是我們可以吸取他人成就之精華,以一顆善意的心謙虛地學像對方,使我們意識到的與他人之差距成為我們不斷進取的動力,永遠保持熱情,永遠積極向上。

嫉妒,是骨中的朽爛

聖經告訴我們:心中安靜是肉體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爛。

願我們面對人生的姿態是不慌不忙又安靜的,又願這從安靜來的安定可以強健我們的筋骨,使我們笑看人生,百歲無憂。

嫉妒,是骨中的朽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