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队既然有利用规则的权利,球迷也有批评的权利

日本和波兰的这场世界杯比赛,最后十分钟日本队在0-1落后的情况下消极比赛,等到比赛结束后,他们反倒以“公平竞赛积分”的优势晋级。这件事在中国网络上引发了巨大争议,两派人撕得不可开交。本来我不想对此事发表什么看法,但在静静地看了一些评论后,觉得还是要说几句。

日本队既然有利用规则的权利,球迷也有批评的权利

首先我表明一下我个人的态度(免得有人不往下看直接开喷):

日本队这么选择,有他自己的道理。但他这么选择,也必须承担遭受舆论压力的后果。你这么干,只要规则允许,可以。但是别人骂你,你得认。

在比赛结束后,我看了看日本球迷的评论。对这件事,他们基本都是持一个负面态度。有部分人说,这场比赛是为了出线才这么踢,可以理解。但即使这样,他们也会承认这种做法并不让人自豪。

日本队既然有利用规则的权利,球迷也有批评的权利

其实归根结底,日本队选择怎么踢这最后十分钟,本来对我而言是无所谓的事,我觉得对大多数中国球迷也是无所谓的事。他晋不晋级,和我们也没有关系。但是我发现,就这么十分钟比赛,引起了中国球迷的强烈争论,这两派人的人数和争论的激烈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本国球迷对这件事的争论。

这让我想起了法国对丹麦的那场小组赛。这两队当时打平就可以携手出线,因此两队在最后时刻也开始在场上“划水”。可是法国和丹麦的做法,也没有引起中国球迷过多的讨论。而日本的比赛,之所以让毫不相关的中国球迷分为两派,只是因为这么做的是日本队。

日本,这个名字对中国球迷来说总是一根特殊的神经。无论什么事涉及日本,总会引出两种不同态度的中国人:

一种认为,日本怎么做都对,都值得学习,人家素质就是高。

另一种人认为,中国和日本是国仇家恨,日本人怎么做我都讨厌,他们素质高也是重小节而失大义的民族,不值得赞美。

对于这两种人,我只想说一句话:一个真正自信的民族,不会特别在乎别人是怎么样的,也不在乎别人是怎么看自己的。他们怎么做,归根结底和我们都没关系。我们只需要干好自己的事。

日本队既然有利用规则的权利,球迷也有批评的权利

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这么热烈地讨论自己国家队在世界杯上的表现

或许日本球迷都不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这么被中国球迷在乎。

很多人“结合国情”,拿武磊在十二强赛对阵叙利亚的表现说事。当时在比赛最后时刻,中国队领先。武磊在前场没有护球拖延时间,而是选择继续进攻而丢失球权。最终叙利亚在最后时刻扳平比分,中国队痛失两分。

有人说武磊是缺乏比赛经验。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我们也必须要看到,武磊这么做说明他心里没有那么多心眼,他的所有注意力都在球上,他只想再进一个球,锁定胜局。从这个意义上讲,武磊是个单纯的球员。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日本队身上,可能有人就会评论:看看人家球员素质多高,宁可冒险出局,也绝不拖延时间——进而得出“日本球员素质比中国球员高”的结论。

可是,我并没有听到有人说武磊的素质比日本球员高。

日本队既然有利用规则的权利,球迷也有批评的权利

武磊在万里之外又躺枪了

中国的网民有一种很奇怪的心理:为了向他人展现出自己的客观,变成了一个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反对者,在这个过程中,他其实已经变得极度不客观,但他自己不知道。

中国有许多日本球迷,他们之所以成为日本球迷,原因有多种。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喜爱日本的文化(例如喜欢日本的动漫),倾心于日本的“高素质”社会,而产生了爱屋及乌的心态,进而成为日本足球的支持者。

另外,他们普遍还有一个心理:中国有一部分“逢日必反”的网民。这部分人,在中国的日本球迷眼中是反智的、极端的。为了体现出自己和这部分人不同,中国的日本球迷就会极度展示出自己和他们在各方面看法上的不同,来体现自己的公正客观。这种做法进而被“逢日必反”者认为是“精日”的体现,矛盾进一步激化,网络上两部分人由此会产生冲突。

首先我必须明确说一点:“逢日必反”绝对是不对的。

所谓日本文化里很多好的东西,其实都是中华传统文明中的精华,只不过我们现在把它们丢掉了、日本人发扬了而已。学习日本好的方面并不丢人,这只是把我们曾经丢失的东西重新找回来而已。

其次,那部分每天和反日分子争辩、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体现自己“日粉”的身份,同时讽刺中国足球、中国社会落后、反智的人,也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因为在这么做的同时,你已经失去了你所倡导的客观公正精神。日本队最后十分钟消极比赛,连日本网民都感到羞耻的事,某些中国人却忙不迭地为他们说话,这已经不是为了日本说话,而仅仅是为了表现“自己和那些中国极端反日分子不同”。你的出发点是错误的,但你自己没觉得。这就像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一样,共和党赞成的,民主党一定会反对,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件事本身是不是对的。

话说回来,即使日本队的这个做法是利用了规则,最起码不能被引以为荣,最多我们只能看作是一种选择。既然做了,也必须承受带来的舆论压力,这是很正常的。你都可以消极比赛,别人难道不可以批评?批评是很正常的。

日本队既然有利用规则的权利,球迷也有批评的权利

当然,日本队在世界杯上表现得好,那是另一码事,我们也必须承认他表现得好。我只是不明白:伊朗队长期都是亚洲第一,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夹击下差一点就能出线。可为什么很少有人说伊朗是“亚洲之光”,中国的伊朗球迷数目远远少于日本球迷的数目?

有人说,伊朗球员博哈尼在2006年亚运会上羞辱过中国队,他过掉王大雷之后把球停在门线上,招呼队友来庆祝,才把球推进门;伊朗裁判法加尼在U23亚洲杯上罚下何超,直接导致中国U23国家队小组出局。有这么多梁子,我凭啥喜欢伊朗?

可是,说这些话的人可能不知道一些事情。

他们不知道,1996年日本队在亚洲杯对中国队的时候,双方可以打平出线,默契地踢到了最后一分钟都是0-0,日本队相马直树突然一脚远射攻破了中国队球门,绝杀了国足。

他们可能也不知道,2004年亚洲杯决赛,日本队中田浩二手球攻破中国队球门,帮助日本击败中国拿到了亚洲杯冠军。

(有球迷会说:都多长时间的事了,你拿出来说?可是2002年韩国队干的事情,我们不也是说了十几年么……)

也有人认为,伊朗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让他不喜欢,所以他不支持伊朗队。可是,中国的日本球迷又经常说“足球和政治无关”。既然无关,可这句话为何在伊朗身上不适用?

日本队既然有利用规则的权利,球迷也有批评的权利

同样有出色表现的伊朗队很少被称作亚洲之光

我说以上这些话的中心意思,不是要挑起仇恨和骂战。我只想说:在评判某类事情的时候,请用同一套标准。

我说这些话的另一个意思,不是鼓动日本球迷放弃支持日本,转而支持伊朗。我是想说:别人再怎么好与坏,那是别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中国足球好。所以别人干什么,和我们关系不大,我们需要做的是干好自己的事情。个人有爱好是可以的,但为了别人的事去撕逼,也不值当。

话说回来,默契球这种事,中国也不少见,而且中国球迷们对默契球的态度也各不一样。

我举两个例子:

2003年甲A的最后一轮,由于足协积分计算公式的漏洞,导致重庆力帆最后一场比赛输给青岛,才能保住下赛季的中超资格。于是重庆队很自觉地在主场输给了青岛。这种做法不但没有引起重庆球迷和媒体的不满,他们反倒还非常支持。

(那场比赛的相关故事,可以参阅《中国足球史话:输球进中超》)

2007年中超倒数第二轮,陕西浐灞主场对河南建业,当时双方打平就能双双保级。而当陕西和河南来回倒脚的时候,陕西球迷极度不满,骂声不断,催促球队进攻。当比赛0-0结束的时候,愤怒的陕西球迷点燃报纸仍在座椅和场内,顿时火光阵阵……现场DJ大声要求球迷不要点火,而陕西球员也在慌张谢场后离开了主场。

由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面对保级与否这种生死存亡的场面,中国球队基本也会选择默契的踢法,选择一个他们认为合理的结果。但球迷怎么看这件事,和球迷自身对这件事的看法有关系,这和素质无关。

日本队既然有利用规则的权利,球迷也有批评的权利

中国也有默契球,你敢踢,就得敢挨骂

当然,这两件事也有不同之处。重庆必须输球才能保级,所以他们的输球其实也是在争取“胜利”,只是“胜利”的方式不一样;而陕西球迷认为,虽然攻上去有输球降级的危险,但在主场值得冒这个险。在主场赢球是第一位的,赢球也能保级,而踢默契球是一种耻辱的行为。

换句话说,这两个地方的球迷出发点其实是一样的:争取最后的胜利,也就是保级。但这两支球队踢了默契球,带来的是舆论的口诛笔伐。他们争辩了么?没有,因为他们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既然做了,就不要怕被骂。这都是很正常的。你有追求结果的权利,别人也有批评的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