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在写这篇推送之前,先给各位看官呈上一些令人口干舌燥的"肉体"画面,包你看了之后蠢蠢欲动,浑身的脂肪都叫嚣起来。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看完这些惨无人道的画面,我"哇"地一声哭出来:妈,就是它不让我减肥的——

《人生一串》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人生一串》是国内首部烧烤文化专题纪录片。

摄制组历时数月,奔赴27个省的500多家烧烤摊,拜访靠独门绝招行走江湖的烧烤师傅,召集各路熟知烧烤美味及隐秘小店的美食达人,只为呈现国人的烧烤情结。

没有安静精致的氛围,每一集也只有短短30分钟不到,网友们却很给面地给出9.0的高分。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大概是因为中国人是真的爱烧烤爱到骨子里啊。

看这部纪录片最直观的感受是,中国的美食文化真的博大精深,不过都是一堆炭火、一串生食、几撮调料,相似的做法,却能在不同的地域繁衍出各不相同的味道:

在四川大凉山脚下的西昌,人们热衷的是火盆烧烤。

傍晚六点,位于四川西昌的小二自助烧烤店,吃肉高潮如约而至。

店老板叫小二哥,性格直爽热情,会喝酒,会唱歌,更会选肉、烤肉。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他家的拿手好菜,是凉山小猪肉。

凉山小猪肉之所以有名,胜在肉质。

小二哥选用的是当地彝族人家的跑山猪,既有家养土猪的岁月风味,又有小乳猪的细嫩口感。

再加上当地彝族人的土法腌制,蕨草和松树的香味儿渗入肉里,拥有一种独特的清新感。

处理手法也很简单,连皮带骨剁成大块,混合小米椒、蒜蓉、盐,再倒入菜籽油,腌制半小时,辣味、蒜味,渗入猪肉肌理。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烤好的小猪肉多余的油脂被高温逼出,猪皮外焦里嫩,猪肉鲜美多汁。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翻过大凉山,我们可以去云南昭通的"马思烧烤"来一把牛肉小串。

昭通牛肉小串,胜在一个"小"字。

一口一串,所以叫这个, 你得这么50串、100串得叫才够味儿。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制作牛肉小串最费力的就是穿串儿了。

每天,"马思烧烤"差不多能卖出近2万串,这些串全都得靠人一签一块地穿起来。

性子急的人,不用100串,可能就会被逼疯的。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山猪肉需要腌渍,牛肉小串烤之前,也需要加点料。

这个料,就是烧烤成败的关键:卤汤。

昭通上百家牛肉小串,每一家味道的细微差别就在这卤汤里。

一百家小串店,有一百种配方。

在烤之前,把小串放入卤料中浸泡入味。

再大火快烤,锁住味道,转动竹签让小串不停翻转,以免烤过。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六七成熟就离火,再撒一大把干辣椒面,火热上桌。

最终完成的牛肉小串又嫩又辣,还掺杂着一丝丝卤香回味,令人欲罢不能,这就是烧烤的艺术。

和昭通人的小串不同,在大西北沙漠生活的罗布人,烤串的画风就狂野多了。

他们钟爱的羊肉串,签子老粗,羊肉块老大,烤架还是现用石头在地上垒的,可以说是烤串中的自然主义流派了。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罗布人的烤串看似简单,实则讲究。

首先,穿肉的签子得是现砍的红柳枝。

只有这样,植物本身的香气在烧烤时才会散发出来。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其次,烧烤用的炭还得是现用木头练的。

最重要的,人家当地的羊肉品质是一流的。

所以即使只洒一把粗盐,也能完美释放罗布羊的鲜甜,人家吃的是羊底蕴。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到了广东湛江,烧烤业也一样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三面环海的湛江,盛产优质生蚝,酷爱生蚝的当地人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没有烤生蚝和大排档的湛江夜晚,是不值得过的。"

在湛江三角村,阿平和弟弟三毛开了家"老地方"大排档。

阿平和三毛专卖的是官渡河入海口的官渡蚝,是蚝中极品。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当它和灵魂伴侣——蒜蓉痴缠在一起,再在肉上堆满辣椒、葱花,辛辣的味觉和生蚝Q弹的肉质碰撞荡开……我口水已经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除了地球人都知道的蒜蓉烤法,湛江人还热衷于不掀盖子、不加调料,整颗生蚝放火上烤,锁住鲜味,保留水分,蚝肉更加饱满。

用小刀撬开蚝壳,记得要小壳在上大壳在下,以留住蚝里面的汁水,吃完蚝肉一饮而尽。

蚝肉沾酱油和芥末一起入嘴,烧烤吃出了日料的感觉。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最暴击的地方在于人家卖的生蚝只要两块钱一个……

除了日料小清新,也有重口味。

在中国人烧烤的食谱当中,没有什么是不能拿来烤的。

烤蚕蛹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烤猪眼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烤羊球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我大天朝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毕竟还是图样图森破了。

除了感受各地不同的烧烤文化,看这部纪录片,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听烧烤人讲故事。

我们可以听到一个乡愁的故事: "想家的时候,除了想我妈,想吃肉,那么一大坨坨的肉。"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我们可以听到一个爱情的故事:小两口以前闹别捏,男生就用脑门撞电线杆撒气。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我们可以听到一个挣扎的故事:以骨折的代价,阿龙守住了自己的烧烤店。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我们也可以听到一个惊险的故事:老太太烧烤店老板打过不只一次悬仗,都是玩命的。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这就是中国的夜啊,这里有苦辣酸甜,也有烟酒泪骂;这里有温暖,也有伤感;这里有市井烟火气,也有油滋滋的生命力,在黑暗之处,跳动着火光。

就像网友说的,这才是中国人的深夜食堂。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消息,是一位烧烤摊老板发的:

深夜,店里来了一位中年客人,他要了两瓶啤酒,一碟花生米,一个人坐了好久好久。凌晨2点,天突然下起大雨,他没有起身躲雨,而是继续喝酒,雨水湿透衣背,他忍不住掩面痛哭。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那些看似简陋的烧烤摊,每天给多少人以短暂的居留?看过多少人的不安、聚散、爱恨情仇?有多少人从烟熏火燎的食物中得到过抚慰?

大概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都喜欢烧烤的原因吧,再多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在一句发自肺腑的"好吃"面前,就都烟消云散了。

这部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一串》,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