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佩奇該不該被下線封殺?

背景材料:

《小豬佩奇》本是一部英國兒童動畫,3年前就被引入國內。每集五分鐘的動畫片,豬爸爸、豬媽媽、粉紅豬小妹,以及弟弟喬治……圍繞豬小妹與家人的愉快經歷,幽默有趣,通常會以一家人躺在地上哈哈大笑作為結尾。《小豬佩奇》的故事並不複雜,甚至可以說特別簡單,劇情貼合5歲以下孩子的生活場景和心理特徵,讓幼兒也能輕鬆看懂。但看似無聊的情節,實際上都是精心設計。比如佩奇第一次滑冰摔倒想要放棄,豬爸爸既沒有進行廉價的安慰,更沒有苦口婆心地講大道理,而是自己也狠狠摔一跤,以此來告訴她:摔跤很正常,大人也會摔跤。這種不言之教,勝過千言萬語。

然而,從去年至今,人們在網絡上曬小豬佩奇的紋身、髮型、手錶等,讓其成為網紅。而一句“小豬佩奇身上文,掌聲送給社會人”經過多家短視頻平臺傳播後,更是讓佩奇成為“社會人”的代表。不少中小學生攀比穿戴小豬佩奇的服飾、手錶等。

預測題目:

針對於《小豬佩奇》等一系列動畫片到底該不該被下線封殺,談談你的看法。

中公解析:

1、觀點、態度:動畫片本來是輕鬆愉悅的,能夠給孩子的童年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也是童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低俗化、成人化、暴力失度等現象和動畫畫面的存在也對孩子造成了隱性傷害。應該要做到發揮動畫片本身的作用,而不是單純的封殺。

2、小豬佩奇等系列動畫片其實都傳遞出了家庭教育之道,如動畫片裡的父母很善於鼓勵孩子,讓孩子儘快學會了自立自強,並且傳遞出了父母要學會“藏拙”,不要處處表現得比孩子聰明能幹,同時,也教導那些新手父母,應該善於捕捉和創造機會讓孩子去“贏”。也要給孩子立規矩,但又不能陷於教條主義窠臼,既要體現出教育的靈活變通,又要有效呵護了孩子們最為可貴的好奇心,更可貴的是,在當今的二孩背景下,豬爸爸豬媽媽就很善於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親情與愛,沒有一味地讓大寶忍讓。

3、當前,有的動畫片粗製濫造、暴力低俗,對尚處於發育階段,缺乏辨別、篩選、判斷能力的小孩子來說影響極為惡劣,對於孩子來說,模仿近乎於本能,然而不當的模仿,卻可能造成悲劇的發生。

4、措施:

(1)孩子不應交給動畫片“監護”。家長一方面要選擇適合孩子看的動畫片,另一方面要陪同觀看,適時進行教育和引導。如果家長髮現孩子錯誤的模仿行為,應該以婉轉的方式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並向他解釋清楚。

(2)父母應該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多帶孩子做一些戶外活動和親子游戲。當孩子有其他的娛樂渠道,對動畫片的注意力自然就下降了。

(3)只有制定有效的動畫片分級制度,並根據不同年齡段受眾的特點,分時段播放動畫產品,才能保證為兒童提供健康安全的信息。例如,應規範動畫片的播出時段,不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動畫片不應該在電視黃金時段播出,以此來規範並形成更好的行業標準;當兒童動畫片中出現可能在現實中被模仿的危險動作時,畫面中應予以標註“請勿模仿”的字樣;尤其在播出暴力畫面時應滾動提示性字幕,“建議該片多少歲以上觀看”或“要有家長陪同”等。

小豬佩奇該不該被下線封殺?

文/玉溪中公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