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康:不宜將個稅起征點提高到1萬元 應培養納稅意識

賈康:不宜將個稅起徵點提高到1萬元 應培養納稅意識

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第108期 “經濟每月談”今日舉行。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出席並演講。

在談到本次個稅改革時,賈康認為,個稅改革草案最明顯的亮點就是表明我國個人所得稅在稅收法定的道路上有望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方向邁出實質性步伐。

顯然,個稅的起徵點,即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草案提出把起徵點定為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在賈康看來,此種改變十分有利於降低中等收入以下群體的實際稅負。

由於5000元的標準,社會普遍認為偏低,甚至有委員提出應該提高到8000元至10000元,對此,賈康稱,不排除由於社會方方面面的訴求影響,最後人大審批通過的方案當中,起徵點能夠再提高,“但我個人認為不宜一下提到10000元”。

他認為,如果起徵點提高到1萬元,那麼個稅的邊緣化特徵將會非常明顯,對於培養公民的納稅意識和銜接以後的稅制改革都會出現影響。“這不是光圖簡潔、湊整數關口就能夠下決心的事情”,“適當抬高不排除,我認為不可能一下子像有些人大代表所說的提到1萬的高度”。

同時,賈康也贊同將起徵點與物價等因素掛鉤實現自動調節,“這不失為考慮趨向,省得社會上一遍一遍的,這麼多人耗費這麼多精力反覆討論起徵點怎麼調的問題”。

至於有代表認為個稅應該“因地制宜”,各個地方施行不同的起徵點的觀點,賈康認為是“外行話”,在他看來,個人所得稅面對的調節對象是人力資本,按照市場經濟,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在規律的要求,人力資本在統一市場上,不應該碰到稅收壁壘,否則會影響人力資本的流動。

此外,賈康認為,對於知識分子的稿酬、講課勞務等等,應該給予適當優惠。“我覺得在現階段中國創新過程中,知識分子的積極性還是應該得到必要的保護和激勵,包括稅收政策的匹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