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畢業生超過800萬,不滿於低薪工作就業成難題,該怪誰?

2018年大學生畢業人數預計將達到820萬之多,就業成為一個比較棘手的難題,甚至很多學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問題。經調查顯示,應屆畢業生期望薪水同比上升,但現實依舊殘酷,實際比期望值低了一檔。

2018年畢業生超過800萬,不滿於低薪工作就業成難題,該怪誰?

很多學生的期望月薪集中在4000-4999元,佔比26.03%,實際簽約月薪主要集中在3000-3999元和2000-2999元,佔比分別為27.5%和25.45%。除了因為薪酬不滿意之外,很多是因為不願意吃苦怕髒導致找不到工作,這也引來一部分人的批評:現在的大學生眼高手低,不願意紮根基層。想高薪,又想舒服,更想有面子。

女性求職相對壓力更大,不過性別差異既是劣勢也是機遇。有些行業女性更受歡迎,比如服務業,教師,傳媒藝術類工作。不過也折射出了一個問題,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含金量自然下降,而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未必會用到,企業自然不願意拿出高薪聘請。

2018年畢業生超過800萬,不滿於低薪工作就業成難題,該怪誰?

怎麼解決這個難題呢,有些人給出了建議,一是考研繼續深造,研究生畢業後更有競爭優勢。第二是創業,目前大學生創業可以拿到貸款和租房補貼,不過創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三思而後行。

職場方面,58同城數據調研顯示,有75.76%的受訪者表示上班後仍然關注和重視“職場技巧”,在職場鬥智鬥勇。有31.77%的受訪者,認為是否願意遵從潛規則或者是否具備拍馬屁的能力會對求職錄用和職場晉升產生影響。

2018年畢業生超過800萬,不滿於低薪工作就業成難題,該怪誰?

職場也是一個複雜的環境,一些有城府的懂得拍領導馬屁,卻排擠同事。還有的心理比較脆弱,受不了挫折和批評。這類人把其稱作為巨嬰怪,在家裡是小公主,到外面以自我為中心。

2018年畢業生超過800萬,不滿於低薪工作就業成難題,該怪誰?

總之,學歷並不意味著能力,還是應該正視自己,期望值過高不是一件好事。同時也應該反思一下,現在的教育不應該僅把考試當作目標,更應該回歸實際,讓學生具備真正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