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或许是陆奇最好的选择

拼多多,或许是陆奇最好的选择

陆奇

沉静一个多月后,爆炸性的资讯在6月低传出:拼多多招股书显示,陆奇将担任拼多多独立董事和薪酬委员会主席。陆奇的下一站是刚成立3年,正在赴美上市的拼多多,或多或少让人感觉有点意外和惊呼。凭借陆奇的雄厚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其完全可以选择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或者今日头条、滴滴、小米和美团等超级独角兽企业。

虽然,仅成立3年的拼多多或许还不能与腾讯、阿里、今日头条、滴滴等互联网企业进行抗衡,实力悬殊。但拼多多模式的创新和爆发的潜力,或许是陆奇最好的选择,达到共赢的诉求。

拼多多亟需具备全球战略思维的领航者

拼多多由80后杭州人黄峥及其团队于2015年创立,团队成员拥有丰富而广泛的技术实力和经验,始终站在电商行业前沿。首创"拼单"模式的拼多多将自己定位为一家高速增长的"新电商"平台,旨在为买家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充满乐趣的互动式购物体验"。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拼多多公司共有1159名员工,平均年龄26岁。而2015及2016年同期员工数分别为455人和531人。拼多多全年平台手机平台总下单数为43亿单,GMV为1,412亿元,年活跃买家数为2.45亿,这些亮眼的数据孕育着下一个电商巨头的诞生。

作为小孩的拼多多身上仍然有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面临诸多危险和挑战。扫黄打非和商家维权事件,更是将拼多多推上舆论漩涡的中心,备受争议。

更重要的是,快速崛起且极具"破坏力"的拼多多引起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的注意,在后续发展方向上必定会遭遇它们的狙击和围剿。同时,随着社交电商概念和模式的成熟,各路玩家和资本纷纷加入,面对尚未稳固行业市场的拼多多来说存在诸多隐患和不确定性,随时都有可能被异军突起的竞争对手超越。

拼多多,或许是陆奇最好的选择

巨头围剿

拼多多遭遇的是一场巨头和新玩家围剿之战,如何在巨头围剿和新玩家虎视眈眈等局势中活下来?这不仅考验拼多多的运营能力,更考验管理层的生存智慧。

早期,微软必应遭遇的市场情景与现在拼多多类似:面对第一大搜索引擎谷歌的狙击,如何寻找突破口,抢占市场。从巨头的狙击和和玩家的围剿中寻找突破口正是拼多多迫切需要思考的战略方向,需要一个丰富经验的领航者带领他们从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和诸多虎视眈眈的玩家中脱颖而出。而带领微软必应完美突破的陆奇正好与拼多多的诉求极度匹配。

同时,对于赴美上市的拼多多来说,曾任雅虎、微软要职的陆奇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剂强心剂,大大增加潜在投资者对与拼多多的兴趣和信任,极可能在交易市场带来更大的效益。

截获到陆奇的拼多多似乎找到一把通向未来的钥匙,有机会有能力去与阿里、京东等巨头一较高下。

正在狂拼的拼多多或许是陆奇施展身手的绝佳机会

从2015年成立至今,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拼多多高速成长,迈进巨头的行列。极具发展潜力、内部氛围相对简单的拼多多或许是陆奇的最好选择之一。加入拼多多后,陆奇可以握着拼多多这张好牌,大刀阔斧地进行战略调整和业务重组,带领拼多多与阿里、京东进行抗衡,甚至超越它们。这对于其自我价值是最好的体现和诠释。

截止目前为止,拼多多和陆奇双方均为对招股书内容进行阐述,具体还不知道陆奇的工作事项,以及其在公司的定位。但从双方的诉求和诚意来看,应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开局。祝福拼多多和黄峥荣获一位得力悍将,协助其开疆拓土,也恭喜陆奇再次找到施展自我价值的机会,期待两者之间碰撞出的火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