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正月初一:素食,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

今日初一,先祝各位新春快乐!吉祥如意!

「科普」正月初一:素食,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

有很多地区有一种风俗,正月初一素食。同时也有很多朋友,本身就是素食主义者,常年素食。

本文科普知识点:素食是一种非常科学的生活方式。


一、素食者的分类

作为一个科普文,首先还是应该明确一下定义和分类,否则后面是没法讨论的。

素食主义者有四种情况:

其一是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比如佛教信仰者;

其二是出于风俗习惯的原因,比如东北、山东、广东、海南等地,就有初一吃素的习俗,已无关宗教信仰;

其三是环保主义者,从爱护动物的角度,不吃动物食品;

其四是有不明过敏症人士,对肉类蛋白质过敏,据报道,有些人被蜱虫叮咬会导致对肉过敏。

「科普」正月初一:素食,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

二、素食的分类

根据素食者分类,素食从概念上也分四种:

1、佛教素食。其实,佛教强调的是不杀生,但可以吃三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不为已所杀。但不准吃五荤,包括蒜、洋葱、韭菜、胡葱、兴蕖。前面的都好理解,兴蕖是一种国外产有味道的东西,应该是和蒜薹,韭菜差不多的东西,没细考究。

但从演化上来看,一般佛教人士基本上不吃肉类,不吃葱蒜韭菜之类有味道的东西。至于鸡蛋和香菜,则属于争议之类,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有的干脆为了避免争议,以避讥嫌戒,干脆,啥都不吃。而辣椒和姜,虽然有辛辣感,但却不在五辛之内,佛素是可以吃的。

2、对于风俗,则是不同地方不同讲究,基本上以佛教为主,加上自己的演义和理解。没有定数。

3、对于环保主义者,基本上是以全植物类为主,动物性食物中只吃蛋和牛奶;

4、对于出于健康目的的人士,是两种极端。一种是果素,除摄取水果,核桃,橄榄油外,其它食物均不食用。另一种是只是不吃肉,肉汤之类的也不避讳,并美称之为“荤边素”。

「科普」正月初一:素食,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素食的误区

1、吃素能减肥?死这个心吧。

好莱坞影星莱昂纳多就是一个素食主义,然而很不幸,吃成了一个大胖子。所以,健康的饮食应该是减小碳水化全物,比如米饭、面食等。

「科普」正月初一:素食,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

2、吃素会营养不良?放下玻璃心吧。

肯定不会,动物肉类里有的脂肪、蛋白和微量元素,在植物中完全可以找到。比如干豆的蛋白质含量大约在36%左右,其实我们食用豆类一般是以豆浆、豆腐这样的形式,它们的蛋白质含量低于10%;肉类蛋白质含量在10%—20%。在消化率方面, 豆制品中消化率最高的豆浆为90%,肉类消化率94%。所以,只要搭配合理,全素食也完成可以满足正常的生理发育需要。

「科普」正月初一:素食,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

四、素食的优势

肉制食品会存在一些弊端,这也是素食主义者长期抨击的,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现在所吃到的这些猪肉、鸡肉等,都是在养殖场里面养大的,饲料中会增加抗生素、荷尔蒙、镇定剂、开胃剂、预防针等等,这些会一定程序上在食物中有残留。与植物食物最大的隐患农药相比,动物饲料上的农药,也会在动物体内所累积。据美国爱德华州立大学的研究报告中显示,肉类比市面上所买来的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还要高出13倍之多,吃肉比吃菜还吸收到更多的农药。(网络来源,不保证信息准确性。)另外,动物中的病毒和寄生虫,也比植物食物对人类的危害更大,如绦虫等。

此外,就脂肪而言,植物中所含大多为非饱和脂肪酸 ,而动物脂肪存在的是饱和脂肪酸,二者区别可以看我前面的科普文: 。

「科普」正月初一:素食,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

总之,素食和肉食,都是个人选择和个人习惯,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口感之分。但是,素食还是相对比肉食更健康一些。

记住:春节期间,少吃肉,多吃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