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通宝小平铁钱,大概多少钱一枚?

放逐中原1

靖康通宝,是北宋钦宗赵桓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所铸。为钦宗在位时最后的年号钱,仅仅用了一年,徽宗和钦宗就被金人虏去北方,成为亡国之悲的记载。

据《中国钱币史》等资料显示,钦宗在位期间共铸有元宝和通宝两种钱币,各有小平和折二。元宝为篆隶对钱,通宝为篆真对钱,由于历史原因,铸量较少,小平更是凤毛麟角,通宝小平有铁钱。《考古》杂志曾刊登文章,说1956年8月和10月,四川安县、金堂两地出土两批宋代铁钱,共有900余斤,其中就发现一枚真书"靖康通宝"小平铁钱。到了六十年代,在湖北黄石等地,陆续发现真书"靖康通宝"、隶篆二体"靖康元宝"折二钱和篆书"靖康通宝"小平钱四枚。此后,在东北地区还发现了一枚钦宗篆书"靖康通宝"折三钱。由上面资料和考证可见,靖康通宝从发现到现在看,一般有小平、折二、折三几种。


在1997年第3期的《中国钱币》中,关汉亨曾发表文章《靖康钱出土流传及收藏小记》,针对靖康通宝小平钱,作者分析说,此钱篆真二体,均直读。其中有真隶二体合书于一钱者,“靖康”二字为真书,“通宝”二字为隶书,故亦称为隶书通宝小平。小平铜品多属铁母,极为珍稀。上海博物馆藏篆书通宝小平铁钱2枚,重均为6.4克,另藏真书通宝小平铁钱一枚,重6.7克。

刘健平2003年曾撰文《湖州发现篆书靖康通宝小平铜钱》发表在《中国钱币》第3期,靖康钱除了上面所说的小平、折二、折三之分,还有大、小样之分,质地有铜、铁、银之分。钱文书体有篆、隶、楷等几种,且分元宝和通宝,而且通宝比元宝量更少。他认为:“比较而言除靖康元宝篆、隶折二钱及靖康通宝小平铁钱比较多外,其他均极少见。”


后来有藏家曾在报纸刊文称“靖康钱元宝易得,而通宝罕有,折二易得小平罕见。靖康通宝折三篆书钱,同类中此版别稀见。

据《广州日报》2011年4月30日报道称,一枚靖康通宝篆书折二钱在中国嘉德拍卖成交价为10.08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