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发源地究竟是今天的哪个地方?

岁月都江堰

华夏诞生之地,既是道教的发源地。

今天绝大部分人,甚至包括以道士为职业的人,都认为道教的创始人是张道陵。但这并不是历史事实,也不是道教本质。

在中国古代道教有很多别称,其中一种是阳神之教,古代道教本无阳神之教之名,因佛教传入才有此说。那时道士称佛教是阴鬼之教,当时佛教尚未中国化,有许多印度特征,据著名道士李淳风注《太玄金锁流珠引》记载:

“今大道之教,以重生成。阴鬼之教,以重休废。休废属阴。

注:阴者,古谓之地教。近周朝,西国出胡神,姓释,号佛,称世尊,以盛阴教人龙鬼,中国名儒以号阴教。通人龙鬼之教,甚能劝善行心,诀与道同。且不合令劝人早化早生,如此之见,以重休废不虚。即不似重生成之义而为大。”这里说佛教源于西方,在劝善这点上和道教相同,甚至比道教还能劝人向善,但劝人向往后世,不重今生,所以中国名儒管他教阴教。

《太玄金锁流珠引》还记载:“阳神之教以重生成,生成属阳。李淳风注:阳者,古谓之天教。本无别名。三皇之世,众尊无名,平等之教,强名名之大强。乃至黄帝之时,帝重大强,其名似不合大道之教律,改名曰天道。近禹代之时,而取正名,曰太上大道也。”

意思是说道教重生,在古代本无他教,故道教在此时也没有名字。早三皇五帝之时已有道教,待黄帝之时改名天道,大禹之时曰太上大道。在其他道教经典中都追认黄帝为道教始祖,如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著作《崆峒问答》中就说:“何谓三祖?答曰:黄帝为始祖。留侯文成爵祖。老天师为教祖。后衍为太上为道祖。”

但在今天许多人都觉得道教始于张天师,这好比是在说道教是从石头里跳出来的,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也是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从三皇五帝之始,伏羲演八卦,黄帝问到广成子,后有老子作大道五千文,到汉末之世道教形成教团,此时道教才有名,故有道教之说,非是道教形成于此时。


全真道士梁兴扬

道教的发源地究竟是今天的哪个地方?

道教的发源地是指道教起源和初始创教的地点,根据考证,道教的发源地在今天的四川省川西一带(彭州、新津、灌县、大邑等区域),更具体的地点就是祖天师进入四川后修道创教的活动中心--蜀地鹤鸣山,即今天的四川省大邑县境内

祖天师从南方来

祖天师,就是道教第一代天师的意思。祖天师真人姓张名讳道陵字辅,东汉时期沛国丰邑人(今天的江苏省丰县),他是汉朝留候张子房(张良)的第八世孙。

道教《祖天师宝诰》中说,祖天师“本来南土,上溯蜀都”,讲的是天师本来生于南方,在江西云锦山修道。经过数年修行,修成大丹龙虎出现(后来就把云锦山称为龙虎山),但这个时候张天师还没创立道教。

祖天师听说那时候的蜀地(即四川)民风醇厚,民众很容易教化,所以天师就去了四川一个叫鹤鸣山的地方建立修行场所,宝诰中把祖天师这次迁徙称为“上溯蜀都”。

二十四治蜀得治

根据道教经文记载,太上老君两度降玉局(即设法座传法)授天师正一盟威之法,并赐符箓、经书、法器。天师得法后,在青城山大战蜀中魔王,各大魔王均被降伏,于是蜀中民众得以安居乐业。

天师降妖伏魔,救护众生,常以符水为蜀民驱邪治病,十分灵验。蜀地的人民非常感动,都愿意听受天师教化。于是天师设立二十四治(即二十四个传道场所),广收门徒,教化于民,初期道教就这样创立了。

晚唐道士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记载,天师张道陵设立的二十四治,分上品八治、中品八治、下品八治,均在古蜀境内。

发源于蜀兴于天下

除了道教发源地以外,还有道教的发祥地,发祥地和发源地是有区别的。

前面讲了,道教发源地是道教起源和初始创教的地点,而道教发祥地则是道教兴盛和发扬光大的地方。道教起源地则在前文已有讲述,而道教发祥地就很多了。如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茅山、湖北武当山、陕西华山等等,全国各地道教发祥地太多,就不一一列出了。

图片均收集于网络


久毅

青城山(Mount Qingcheng)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球道教全真道圣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

天师洞

又称常道观,是青城山最主要的道观,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除此外,青城山还有四宫殿,分别是建福宫、圆明宫,玉清宫,上清宫。东汉末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顶峭壁间修炼布道,俗称天师洞。原观早毁,清代重建,有殿三重,名三清殿、三皇殿和黄帝祠。

三清殿

三清殿是主殿,建于1923年,是一座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殿前铺设通廊石阶9级,前檐排列大石圆柱6根,殿堂横列5间,正中高悬清朝康熙皇帝的御书匾额:“丹台碧洞”。殿前高悬几副对联,其中一幅写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联既深得老子道家思想的真传,又暗含 “一气化三清”的深刻寓意。三清殿中供奉的是道教至高无上的三位尊神,即居于玉清仙境的元始天尊,居于上清仙境的灵宝天尊,居于太清仙境的道德天尊。道教认为,这三位尊神正是天下万事万物的创造者。

三皇殿

天师洞的另一座主要殿堂乃三皇殿,殿内供奉伏羲、神农、黄帝石刻造像各1尊,高约1米,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雕造,皆为坐像。道教以黄帝、老子为祖师,相传黄帝曾在青城山跟随仙人宁封子学道,宁封子还协助他打败了蚩尤。后来黄帝功德圆满,乘龙升天成仙,宁封子被封为青城山的主治神仙,黄帝在此山自然也有突出的地位。故而在青城山不仅三皇殿供奉黄帝,并且还单独为他修了一座黄帝祠。

黄帝祠

黄帝祠初建于隋代,是天师洞最早的殿宇之一,故而宋代又曾以此来称呼天师洞。其正门横额上有于右任先生手书的“古黄帝祠”四个大字。
黄帝祠左侧有一洞,相传乃张道陵修炼之处,此即人们所说的天师洞。洞窟的最上层有一石龛,其中供奉着隋代雕刻的张天师石像。面有三目,神态威严。左手掌直伸向外,掌中握有天师镇山之宝:“阳平治都功印”。洞外还有张道陵三十代孙、宋代虚靖天师张继先的塑像。

冬哥2518djy

道源 天下第一福地 道家发祥地 道家圣地 仙都 道德经成书地 洞天之冠——楼观台得名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王朝。相传西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结草为楼,夜观天象,见紫气东来,知道将有真人从此经过。后来果然老子西游入关,被尹喜迎草楼。老子在这里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留下楼观台这一名称。 楼观台的名胜古迹,现存上善池、百竹林、说经台、炼丹炉、吕祖洞、仰天池、栖真亭、化女泉、古塔、老子墓及宗圣宫、会灵观、玉真观、玉华观等遗址。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真实地反映了楼观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价值。素有“ 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誉。




历史干货君

道教最早发源地应该在古繁县(今新繁和彭州地区)阳平治(观),这里是道教中央教区也是二十四治的首治,新繁有座梁家观(道观)可能都汉代建筑物(原始木柱发黑碳化),查阅张氏宗谱,张霸应该是繁侯张瞻师哥哥张仲武弟弟张释之裔孙。张陵爷爷张霸(蜀郡人),生于公元57年,卒于公元127年,父亲张楷都是有道术之人,可查阅《张霸传》和《张楷传》,《张鲁传》。张陵生于公元100年左右,卒于公元176年左右,这才符合生命科学,张陵不会是张良八世孙,古人不可能五十岁为一世,国内各家族宗谱记世一般在25岁一一30岁左右为一世。


嘉强9

我有一位修行人的记忆,当然我是附体。如果有机会到了那个地方一定认识,可是记忆里没有地名。年代东周列国,道家。那个年代已要饭为生。他在山上埋了一些石头,他玩过的,他徒弟们不知道,大概有几十块,他在哪里留了个梅花阵。他的徒弟可以进入。我找了好多年道家发源地无果。最近几年才知道原来他是鸿钧。通过他记忆中的一些事知道的,原来鸿钧是后人,或者是他的徒弟给起的。他有法名,我还是不说出来了。我的想法就是找到那个地方,找到那些石头,据为己有,找了好多年了无果。有知道的有兴趣的。我们一起分享那些石头,首先就是找到那个地方。


无名无性的小卒

道教成为一门教派由东汉沛国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创建,最先始于成都鹤鸣(鹄鸣),称正一盟威道,俗称五斗米道,为民间帮会组织。其后与巴蜀原始巫教首领相聚青城山斗法辨教获胜,在巴蜀声名大振,追遵老子李耳为宗,以道德经为道典,在青城山正式建立道教,称天师,因创立道教,后世遵称张道陵。汉末天下大乱,张陵孙张鲁因道徒众多,在蜀北陕南建立政教合一割据政权三十年,以道教治天下。张陵曾孙张盛于汉献帝年间将天师府迁至江西龙虎山,此后道教历受朝廷尊重,遂成为全国性宗教。唐朝因道宗姓李,太宗定道教为国教,道教从此进入鼎盛期。

以上,道教的建立,始于鹤鸣,成于青城,兴于巴蜀,盛于龙虎。道祖为张陵,道宗李耳只是追附,与函谷、与楼观台等并无实质关系!


Yfdja一帆风顺

华夏处处都是道源根基,不必去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先有正一,后有全真,上古为道家文化,汉朝张道陵祖天师开创道教。尊太上老君为道祖。王重阳祖师明未创建全真派,全真七子邱处机真人又加全真龙门派。把道教发展到最兴旺的年代之一。昆仑,三山五岳,峨嵋,青城,终南,武当,庐山,罗浮,龙虎山……。


自在了然1

有成就的皆是南方人,轩辕黄帝出生在甘肃清水县,却在河南新郑纪念,李白的祖籍是天水,却说是四川人,为什么秦桧是哪里的人没人争?我说道教的创始人是陕甘宁边区的平凉崆峒山的广成子,我们的教徒只知纪念他,不知张道陵为何人?


河东居士168

一个教派,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不是一天发展起来的,而是历朝历代道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才形成的 ,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它不应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无数个道德大家集体智慧集的结晶,要说发源地,必须明确什么是评判的标准,如果把老子作为道家的开山鼻祖,把道德经看做道家的根本经典,那么老子著书之所就该成为到家的发源地,因此,函谷关应该是唯一的道家之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