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亿罚款遭赖账!除了上老赖名单还有别的咒念吗?

35亿罚款遭赖账!除了上老赖名单还有别的咒念吗?

7月2日晚间,证监会公布了第二批资本市场“老赖”46人名单,向社会公示。其中史上最大罚单的主角鲜言赫然在列。

2017年3月30日,证监会正式对鲜言操纵“多伦股份”一案作出处罚,没收鲜言违法所得5.78亿元,并处以28.91亿元罚款,合计罚没34.7亿元,成为证监会执法史上最大的罚没款金额,同时鲜言也被终身市场禁入。

“老赖”名单上赫然在列鲜言名字可以得知,对于史上最大罚单,他并未缴纳。2017年在遭到证监会处罚时,鲜言放弃了听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还向证监会相关工作人员表明认罪、认罚,不做任何辩护,目前正在清算公司股权,等待处罚。而以后鲜言好久不到公司,且电话也不接,公司也难以找到他。当时就有法律界人士表示,“34.7亿元的罚单不是小数目。如果鲜言没有能力全部缴纳,那只能在缴纳已有罚款数额后,中止执行。待有能力履行后继续执行。但是,在继续执行前,会对鲜言实行 限制高消费令 。”

近年来,证监会严格监管,市场生态得以重塑。2017年行政处罚决定、罚没款金额和市场禁入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证监会去年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24件,罚没款金额74.79亿元,市场禁入44人。其中,信息披露违法类案件处罚60起,影响较大的包括:慧球科技“1001项议案”违法系列案、九好集团与鞍重股份“忽悠式重组”案、雅百特财务造假案等。

但是,近年来却出现多例被处罚对象利用一些方式规避处罚的案例。鲜言被行政处罚仍未得到有效执行,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35亿罚款遭赖账!除了上老赖名单还有别的咒念吗?

没得到执行的案例不止鲜言一案。更早之前的特力A市场操纵案的行政处罚同样未执行完毕。2016年证监会处罚了一批场外配资违规违法案件,其中恒生电子控股子公司恒生网络更是此次案件中最大的领罚者,罚没高达4.4亿元。当时,投资者对证监会的巨额罚款拍手称快,但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证监会的天价罚款竟然难以执行,巨额罚款成为一张废纸。在2017年这笔4.4亿罚款只实缴了2265万元,还欠着4.1682亿元。

那么,这些巨额罚款遭赖账,除了上老赖名单还有别的咒念吗?

限制高消费、上老赖名单,这些措施都是亡羊补牢。比较可行的办法是A股应参考境外市场的经验,在发现有股价操纵、内幕交易、重大违法行为嫌疑账户时,应立即向司法机构申请采取包括冻结相关账户的措施,防止资金转移,也可以震慑当事人主动交代相关情况。这样,违法违规上市公司的所有资产被及时冻结,就会大幅减少巨额罚款执行不了的情况。

35亿罚款遭赖账!除了上老赖名单还有别的咒念吗?

我们以著名的洪良国际IPO欺诈案为例。在2010年4月正式开展调查之前,3月29日,香港证监会申请高等法院原诉法庭发出临时强制令,冻结洪良国际9.974亿港元,以备未来用作返还给投资人的资金,实际冻结8.32亿港元。由于提前申请司法冻结,洪良国际最后只能乖乖赔偿投资者。

另外,建议监管层还应强制违法违规上市公司拿出巨额资金赔偿利益受损的投资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