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關:出口企業注意及時向海關原產地簽證部門提出簽證申請

據介紹,《亞太貿易協定》的前身為《曼谷協定》,我國於2001年5月加入,這也是我國參加的第一個優惠貿易安排,是亞太地區最早的優惠貿易協定。目前成員包括中國、印度、韓國、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和老撾6國。此前,《亞太貿易協定》已實施三輪關稅減讓。2016年8月,各成員國簽署第四輪關稅減讓談判成果,並定於2018年7月1日起實施。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國進口《亞太貿易協定》項下產品共1060億美元,進口貨值前5類商品為塑料和橡膠製品、化工產品、礦產品、紡織原料及製品、機電產品。

此次第四輪關稅減讓的稅目合計10312個,比第三輪增長2.5倍,平均降稅稅目比例超過28%,平均降稅幅度為33%。降稅產品品種多樣、包羅萬象,有魚類、蔬菜、油籽、茶葉等動植物產品、礦產品、化工製品、皮革製品、橡膠製品、紡織服裝、賤金屬製品、鋼鐵製品、機動車零部件、機械電子及儀器儀表等。其中機械產品、紡織製品、鋼鐵製品、塑料製品、皮革製品等廣東主要出口產品,均在本次減讓清單內。

“本次降稅後,汽車零部件稅率下調,優惠措施將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老百姓將享受到更多降稅帶來的紅利,下半年的進口量將相應擴大。”某貿易公司的副總楊小明說。

據海關統計,今年1-5月廣東地區企業(深圳、珠海除外)共對1.9萬批次貨物申請《亞太貿易協定》原產地證書,貨值6.5億美元,可獲得進口國關稅減免約6000萬美元,對廣東與韓國、印度等國家的貿易往來產生了積極影響。廣東優勢出口產品企業運用原產地關稅優惠措施的潛力巨大,廣州海關提醒出口企業及時向海關原產地簽證部門提出簽證申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