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广州珠江夜色,听珠江历史


珠江,又名粤江,是中国第二大河流 ,境内第三长河流。

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长的一段水道,因为它流经著名的海珠岛(石)而得名,后来逐渐成为西江、东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条河流的总称 。

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中国中西部六省区及越南北部,在下游从八个入海口注入南海。

在古代,珠江流经广州市区的那段河流原来是很宽阔的,约有2公里宽。

原来珠江的北岸不在沿江路,而在中山路一带,而南岸,千百年来大致没有改动。

在宽达2公里的珠江中,原来有3个礁石岛,叫做海珠石、海印石和浮丘石。

海珠石是旧时珠江河道中的巨型礁石岛,又名海珠岛,在今沿江西路与新堤附近。

海珠石因长期被江水冲刷而浑圆如珠,所以被称为海珠石。

宋时该石仍位居江心,后因泥沙冲积,渐与珠江北岸陆地相连。

1931年扩筑新堤建沿江西路时,海珠石始沉埋地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