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弹衣,野鸡毛,蜘蛛丝

进攻和防守是战争中的矛盾。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为了抵御刀枪弓弩的攻击,就发明了铠甲。早期的甲大多用坚韧的牛皮制造,随着进攻武器的不断进步,甲也从革制逐渐发展到钢铁制。人们把钢锻制成甲叶,用牛筋把甲叶联结起来,编成一领沉重的战袍。一件甲衣往往由几百甚至上千片甲叶连缀而成,重达到20多千克,它能够抵御强弩的攻击。后来,我们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各式各样威力巨大的火药武器相继出现,再重的铠甲也挡不住火枪大炮,“金盔金甲”也就不再威风凛凛,逐渐退出了战争的历史舞台。

防弹衣,野鸡毛,蜘蛛丝

但是,人们没有放弃对身体防护装备的追求。在二战中,人们就研制防弹衣。要制防弹衣材料最关键。那时,能做防弹衣的材料可真不多,它既要坚韧、易加工成型,又要价格低、来源丰富,只有钢铁最合适,所以早期的防弹衣基本上都是钢板制的。钢板是硬,可重得要命,十几千克的东西穿在身上,多累呀!因此,钢制防弹衣无法大量使用,只装备于特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等少数部队。

大家都有一个经验。用拳直接打到身上很疼,如果垫上枕头打,那就一点也不疼了,因为柔软的枕头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人们根据这个原理,研制出软质防弹衣。美国首选用尼龙纤维制作防弹衣。他们发现多层特制尼龙纤维布能收到一定的防弹效果。当弹丸击中防弹衣时,纵横交织的尼龙纤维会像网一样裹住弹丸,弹丸继续运动的话,就必须拉伸纤维,纤维的张力减低了弹丸的速度,消耗并吸收了弹丸的能量,起到了防护效果。

防弹衣,野鸡毛,蜘蛛丝

不过尼龙纤维的抗张强度有限,尼龙防弹衣要收到好的防护效果,重量会比较大。于是,本世纪60年代,美国又研制出“凯夫拉”合成纤维。它强度高,韧性大,重量只有钢的五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好几倍,刚柔相济,刀枪不入,最适合做防弹材料,用它制成的防弹衣重量只有4.5千克。现在,它是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防弹材料。

据说,美国又研制出一种叫“斯佩克特拉”的合成纤维。它比凯夫拉还要棒!用这种纤维制成的防弹衣,在保持与“凯夫拉”防弹衣同样防护性能的条件下,重量又能减轻1/3呢!

咦!这件防弹衣真奇怪,上面怎么有那么些口袋呢?这是为提高防弹能力用的。可口袋怎么会提高防护力呢?

原来,像凯夫拉软质防弹衣抵挡一般子弹还行,要对付手枪的钢心穿甲弹和步、机枪射出的高速弹头还差点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又设计出增强型凯夫拉防弹衣。这种防弹衣上面排列有好多“口袋”,平时用拉链拉着。另外,把钢板、陶瓷等硬质材料做成厚薄不一的块状插件。需要加强防护时,可以把插件放进口袋,拉上拉链就行;不需要时,再取出来。当子弹打来,先打到外层的插件上,子弹的大部分能量消耗在这里,剩下的那点破坏力对内层的凯夫拉来说,不过是挠挠痒罢了。这种半柔式防弹衣真算得上软硬兼施了。

我国的科研人员研制出的防弹衣没有使用凯夫拉材料,而是使用我国独创的911型防弹轻型合金钢。把它和高强度纤维防弹织布一起制成防弹衣,穿上后不但轻便、舒服,而且能抵抗距10米外射来的冲锋枪子弹,防护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因为优异的性能,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形象而响亮的名字——护神。

防弹衣,野鸡毛,蜘蛛丝

防弹衣的材料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量较大,轻型的也在千克左右。钢板、陶瓷等材料太硬,穿在身上很难受,即使是凯夫拉材料,也不如普通衣服穿着舒服,永不满足的科研人员一直在寻找更好的防弹衣材料。

坚实的野鸡毛

英国乡间的猎人报告说,那些明明被枪弹直接击中的野鸡竟然经常大摇大摆地从猎人眼皮底下飞走了,只留下几根鸡毛。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这种野鸡的羽毛具有松软的泡沫状结构和人脚上老茧一样的角质状保护体,这种独特结构甚至能抵挡子弹。据说,20根厚度的野鸡毛织在一起就可以抗击所有子弹的射击了。看样子,军方得开个野鸡饲养场,研究一下,造一件野鸡毛防弹衣。

蛛丝防弹

人们发现有一种蛛丝弹性好、硬度大,而且很轻,适合做防弹衣。用蛛丝做的防弹衣重量估计只有1千克左右,而且防弹能力极强,舒适程度更是现在材料无法相比的。不过这种防弹衣不可能靠蜘蛛吐的丝来做,那样即使把全世界的蜘蛛弄来吐丝,也做不了几件。科研人员想通过研究蛛丝的结构来达到人工合成的目的,从而大量生产蛛丝。

据说,利用基因工程,可以把蜘蛛基因植入山羊身上从山羊产下的奶里大规模地提取生产蛛丝的蛋白。如果这能成功,蛛丝防弹衣就真的变成现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