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四大都督中,周瑜燒赤壁,呂蒙取荊州,陸遜敗劉備,爲什麼獨獨魯肅沒戰績?

用戶65016386783

四大都督當中,如果按照實力排序,順序是這樣的:

陸遜、周瑜、呂蒙、魯肅。其中魯肅實力最弱,因為魯肅只是一個外交家,而且還是二流。這就是為什麼魯肅沒有戰績,在歷史上不太出彩的原因。

魯肅和周瑜兩人屬於莫逆之交,兩人結識於周瑜的一次佂糧搶地主行動。當時周瑜官居居巢長,向富戶攤糧。而魯肅家屬於有名的大戶,存量很多。有多少呢?一共兩囷。一囷三千斛,兩囷就是六千斛。周瑜沒有說要多少,但是魯肅直接給了一囷。周瑜大驚,認為此人值得攀交,於是兩人結為莫逆之交。

而魯肅結識孫權也是得力於周瑜的推薦,當時魯肅的朋友劉子揚勸魯肅投靠當時的實力派軍閥鄭寶。魯肅已經答應了,正準備啟程呢,這時周瑜聽說了趕緊勸他。周瑜說:孫權正在招賢納士,以江東為基業定可以一展你的才華。而且我還聽說東南方有帝王之氣,因此你跟著孫權會前途無量。魯肅答應了,為什麼呢?因為魯肅的志向不是輔佐一個小小的軍閥,而是要輔佐能夠稱王稱帝的人。為什麼這樣說呢?從他結識孫權後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

魯肅投靠孫權後,孫權找魯肅單聊。孫權自稱有齊桓公的志向,希望魯肅能夠像古代門客一樣幫助自己。而魯肅直接勸孫權不要滿足於做一個小小的諸侯,要有帝王之志:

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孫權暗喜,自己終於找到知音了。不過孫權沒有表現出來,反而自稱沒有考慮那麼多。

魯肅善於外交,拙於軍事。這就是他為什麼自始至終沒有戰績的原因。那麼我上面為什麼說魯肅是個二流外交家呢?主要還是因為魯肅虎頭蛇尾,沒有把事情辦好。為什麼這樣說呢?

曹操南下伐劉表,劉表病死。這時局勢變得複雜起來。很明顯的,曹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孫權。孫權是戰還是降,在劉表病死之後就在朝堂上展開了大討論。

大多數人主張投降,為什麼呢?因為曹操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後幾乎被神話了,成為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戰神。所有人都怕他,因此東吳的文官武將,大部分都主張投降。然而魯肅卻堅決的主張進攻,這和孫權的想法不謀而合。最後孫權拔劍砍掉桌角,一錘定音,以後再敢言投降者立斬。

那麼魯肅為什麼敢於迎戰曹操呢?其實魯肅是有準備的。魯肅準備以弔喪的名義去荊州,查看荊州的局勢。如果劉備和荊州的繼承人能夠團結,那麼就和荊州聯合一塊抗曹,如果劉備和荊州的繼承人不和,那麼就趁亂搶佔荊州地盤,在長江上游堵住曹操。

後來,魯肅成功和劉備見面,確立了連劉抗曹的聯盟。關於這一次孫劉聯盟抗擊曹操的連橫之舉,其實是曹操大兵壓境之後孫劉之間的自然抱團,算不上是多麼高明的外交之舉。但是卻被東吳的史官拿來大吹特吹魯肅,也被蜀國的史官拿來大吹特吹諸葛亮。到底是誰提出了孫劉聯盟抗曹呢?是魯肅的主推還是諸葛亮的舌戰群儒的功勞,到如今還是眾說紛紜。

因此,魯肅在赤壁之戰前的外交基本還算是可圈可點的,但是到了赤壁之戰之後就顯得很無力了。為什麼這樣說呢?

赤壁之戰後,曹操佔據了荊州的南陽郡,劉備佔據了半個南郡和夏口,而孫權則佔據了半個江夏郡和半個南郡。周瑜在攻打江陵時甚至負了重傷,因此周瑜堅決主張保住半個南郡。這樣的話,如果想要西進攻取劉璋,道路就很順暢。曹操如果再來進攻,仍然可以在江陵防守。

但是魯肅不這樣認為,魯肅仍然認為依照東吳的實力抵抗不了曹操的進攻。需要把半個南郡借給劉備(這就是借荊州的來歷),讓劉備幫忙防守。魯肅這樣考慮對嗎?

不對,為什麼這樣說呢?後期曹丕和曹叡兩朝的進攻東吳充分說明,東吳可以在荊州以及東吳的長江沿線抵抗住曹軍進攻。而魯肅則想當然的認為,東吳不行,非待依靠劉備才行。

其實不把半個南郡借給劉備也是可以的,如果曹操來攻,劉備迫於形勢照樣還會和東吳聯合,不用非待借南郡。而南郡對於東吳太重要了,南郡位於長江上游,卡死了東吳西進的水路。周瑜拼了一條命在荊州的地盤上訂下一顆釘子,魯肅轉眼就給拔走了。所以魯肅是一個典型的投降派,在外交上太軟弱。

而後期孫權想要借南郡的路去進攻劉璋,劉備就耍起了無賴,不讓東吳過境。孫權鼻子都氣歪了。而夷陵之戰和荊州南部四郡武陵、零陵、桂陽、長沙的邊境摩擦也是魯肅軟弱外交帶來的惡果。

所幸的是魯肅死後,孫權及時啟用了呂蒙和陸遜,最後成功奪回了荊州,算是搬回了敗局!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魯肅是個外交家,在赤壁之戰前的連劉抗曹表現上可圈可點,但是赤壁之戰後由於魯肅的投降主義外交策略,致使東吳喪失了南郡,也喪失了西進的機會,從這一點來看魯肅的外交水平算是二流。整體來說,魯肅是個外交家,能力有限,因此孫權沒有給魯肅太多機會去領兵,也就沒有大的戰績可言了。


每日趣評

這個奇特現象,恰應了一句《孫子兵法》裡的話: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放在魯肅身上,這也足以評價他一生的卓越才華。

在東吳集團的發展壯大歷史上,看上去“沒戰績”的魯肅,也正是憑藉著其獨家的軍事眼光與縝密的規劃能力,親手為東吳設計了一條崛起之路,並最終成就了三足鼎立的大格局。這份獨家貢獻,不但在他身後繼任大都督的呂蒙陸遜比不了,即使是有著“羽扇綸巾”優雅風姿的周瑜,同樣也要叫聲佩服。

▲本文配圖來自《新三國》

魯肅的貢獻有多大?他的老朋友周瑜就很有發言權,當年周瑜在居巢打拼時,窮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聽說魯肅家有糧食,就硬著頭皮來借,卻出乎意料的順利。魯肅直接大手一揮,把家裡的三千石糧食爽快贈給了周瑜,也從此開始了兩位軍事家一生的友誼。就以這份知人識人的睿智說,就可見不俗。

後來經過周瑜強推,魯肅得以投到孫權的門下,在當時的東吳團隊裡,比起周瑜張昭等人,他屬於絕對的新丁,卻是迅速後來居上,成了孫權身邊離不開的謀士。如此風光,也正因為他同樣睿智的眼光。當時的孫權,說是一方諸侯,其實地盤還小的可憐。就連他治下的好些名門士大夫,都對他持觀望態度,未來該怎麼走,孫權自己都不知道,張昭等人也說不清楚,但唯獨魯肅一句話,就叫他撥雲見日:漢朝不可復興,曹操也無法立即除掉,唯有穩固江東後佔領荊州,才有希望建立漢高祖一樣的功業。

可以說,雖然孫家盤踞江東已經三代,但只有從魯肅這句話開始,這個未來“三足鼎立”中一極的政權,才真正找到了努力方向。而且比比同樣給劉備做出“隆中對”謀劃的諸葛亮就知道,魯肅這一番謀劃,就是東吳自己的“隆中對”,雖然在“漢室能不能復興”這個大問題上,魯肅與諸葛亮看法相左,但是天下格局的走向,卻是英雄所見略同。

也正是因為這不謀而合的追求主張,魯肅在江東集團內部,成了間接的“孫劉聯盟”主張者。著名的赤壁之戰前,也正是魯肅兩邊說合,最終促成了聯合抗曹的局面。雖然三國題材的小說,把這個功勞安排在諸葛亮身上,但《三國志》卻為魯肅說了公道話:劉備與權並立,共拒中國,皆肅之本謀。

只以這句話說,魯肅在東吳集團的位置,都是獨一無二。甚至放在當時天下,他也是數一數二的頂級謀略家。野史上對他“忠厚長者”的描述,其實是低估了他強大的謀劃能力。

而且千萬別以為,長期在周瑜身邊做參謀長的魯肅,是個弱不禁風的文弱書生。魯肅此人文武雙全,練得一身精湛武藝,帶兵治軍更是一把好手。以孫權的話說“作軍屯營,不失令行禁止”。標準的鐵腕統帥類型。著名的岳陽樓,就是魯肅當年的閱兵臺。他雖然不曾作為統帥指揮過重大戰役,卻親手為東吳打造出精銳軍隊。

當然,說到魯肅“沒戰績”的問題,也因為他一個重要的立場:孫劉聯盟。在他繼任大都督的那些年裡,是孫權與劉備兩家的關係蜜月期,而在處理荊州的歸屬問題上,也正是魯肅靈活的手腕,才使得雙方能夠多次擱置爭議。特別是公元215年,當孫權與劉備為了爭奪長沙三郡劍拔弩張時,正是魯肅不顧個人安危,在會談裡怒斥關羽,終於令關羽心悅誠服低頭,把長沙三郡乖乖交給了東吳。這一英雄時刻,被羅貫中先生妙筆一揮,反而變成了關羽單刀赴會的英雄時刻。

所以說,在東吳草創時期,魯肅不但為東吳規劃了發展路線,更以靈活外交思維,為東吳贏得了和平發展環境。後來孫權能夠奪回荊州,其實就是魯肅的苦心經營打底。可笑的是,後來孫權喝飽就忘挖井人,在魯肅去世後吐槽魯肅“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如此錯誤見識的孫權,晚年淪為那般昏庸,真心不奇怪。

但魯肅,卻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戰略家,忠心耿耿的謀臣。藉著這個問答,正可表達對他的敬意。身邊有一個魯肅這樣的朋友,一個忠厚且幹練睿智的好友,都是值得珍惜的事情。


我們愛歷史

看到這個問題,蘿蔔不得不為我最喜歡的戰略大師,魯肅正名!!

東吳的四大都督,魯肅沒戰績,要分怎麼看。如果單憑指揮作戰的話,魯肅戰績確實少,但是戰績分戰鬥和功績,魯肅屬於戰鬥經驗少,但是功績絕壁不低的大都督。

說魯肅沒有戰績的,那是因為你不瞭解魯肅這個人。魯肅是東吳乃至整個三國時期為數不多的幾個戰略大師之一。東吳的大都督,有高超戰略眼光的,只有魯肅和周瑜。

先說周瑜,放棄演義中的周瑜吧,和正史相差太大。很少有人知道周瑜是個戰略大家,周瑜跟孫權提出了攻佔兩川聯合馬超圍攻曹操的方案,也就是著名的二分天下論。

但在周瑜趕回駐地江陵,準備出征的路上得了重病,計劃還未實施就病逝了,年36歲。周瑜死後,計劃就擱淺了。假如周瑜未死,那麼攻佔西川的是劉備還是孫權就不知道了。

再說魯肅,魯肅的功績絕對不亞於周瑜。

江東,也就是以孫權為首的東吳勢力,其實就是一個軍閥集團,未來的路怎麼走?孫權作為繼承父兄家業的新首領,將帶領東吳走向何方,孫權心裡沒底。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目標明確;後來的劉備,有諸葛亮隆中對,三分天下作為目標;東吳有什麼規劃,孫權很迷茫。

這時,周瑜給孫權介紹了一個人,並大加宣揚其才能。這個人就是魯肅,周瑜認為魯肅的才幹足以輔佐王霸大業,並建議孫權應該多方蒐羅魯肅這樣的人才,以成就大業,不能讓他們離開。

孫權當即召見魯肅,兩人相談甚歡。待眾賓客告退後,魯肅本想起身告辭,孫權卻把他拉回來,兩人對席共飲。孫權向魯肅求教,如何在父兄遺業的基礎上,建立齊桓、晉文的霸業。

魯肅向孫權提出了著名的榻上策:如今天下大亂,漢室已不可復興,曹操也不能很快消除。將軍只有鼎立於江東,趁北方未定,消滅黃祖,再進攻劉表,守住長江之天險,然後稱帝,進而統一全國,建立漢高祖的大業。

魯肅的榻上策為孫權建立霸業,規劃了藍圖,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早七年。孫權當時並未認可,然而他明面上表示自己只是想佔據江東,好好的服務漢室,暗下卻非常重視魯肅,大加賞賜。

榻上策雖未得到認可,但是其依託荊州,穩據江東,意圖霸業的稱帝之路,已然給迷茫中的孫權打開了一扇窗。孫權相信魯肅一定是能夠助他成就大業的人。這是魯肅第一大功,為東吳發展指明方向。

都知道赤壁之戰,周瑜功勞巨大。其實魯肅對於赤壁的貢獻也不亞於周瑜。赤壁之戰爆發,是因為曹操佔據了荊州,趕跑了劉備,意圖南下,侵吞東吳。

魯肅認為,聯劉抗曹,才是取勝之道,於是魯肅追到逃跑的劉備,勸劉備與孫權合作,共拒曹操。劉備非常高興,同意了魯肅的請求。也就是說,聯合抗曹的策略是魯肅提出的,並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周瑜。

裴松之在《三國志》註釋中,明確表示“劉備與權並立,共拒中國,皆肅之本謀”。“建計拒曹公,實始魯肅,於時周瑜使鄱陽,肅勸權呼瑜,瑜使鄱陽還,但與肅暗同,故能共成大勳。”

正是因為魯肅堅定聯合劉備抵抗曹操,所以在曹操南下,百官惶恐,孫權無助時,魯肅能給孫權定心丸,決不投降,並勸孫權召回周瑜,二人聯合劉備,在赤壁大敗曹軍。赤壁安定君心,最終贏得勝利,是魯肅的第二大功。

赤壁之戰後,劉備到京口拜見孫權,請求都督荊州。眾人都反對,只有魯肅勸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以便共御曹操。曹操聽到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的消息,正在寫信的他,嚇得筆都掉在了地上。

魯肅借荊州給劉備非常的高明。一是可以用劉備先擋住曹操,東吳則休養生息,等到時機成熟再吞整個荊州,以爭天下;二是可以全力與劉備聯盟,聯合二家之志破曹,再決雌雄。

可以說魯肅看的非常遠。周瑜也深諳魯肅的謀略之強,所以周瑜在病危去世前,特意寫信給孫權,讓魯肅擔任大都督之位,掌管全軍。試想,魯肅要是沒有功績能統領全軍,做大都督?

赤壁之戰後,魯肅做了什麼呢,不是沒作為,而是始終夠維持孫劉聯合,共拒曹操,使得曹操不敢輕易南下,維持穩定局面十餘年。曹操不得已只得去西涼和馬超幹仗。維持國家穩定無戰亂,這是魯肅的第三大功績。

在赤壁大勝後,由於魯肅功勞巨大,孫權隆重的迎接魯肅,並親自為魯肅扶鞍,請他上馬,並問魯肅,這足以顯示先生的榮耀了吧。魯肅表示,還不夠,只有您成就帝業,再用輪軟安車來徵召我,那才是我魯肅真正的榮耀。

魯肅去世後,孫權親自弔唁,併到墓地送葬,諸葛亮也來弔唁(正史中諸葛亮並沒有給周瑜弔唁)。孫權登上祭壇,回憶魯肅“安車軟輪”的榮耀,大加讚歎魯肅“明於事勢”。

魯肅是一個偉大的戰略家,提出鼎足江東,依託荊襄,聯合劉備,共御曹操,圖謀天下的霸業。然而,46歲的魯肅死後僅僅兩年,孫劉聯盟即告破裂。自此,孫劉再也沒有真正的走在一起過。

東吳僅僅一個魯肅,日後的東吳再無此戰略,也無戰略大師,偏安一隅,內鬥不止,直到最後被西晉所滅。

基於以上,你還認為魯肅沒有戰績嗎?有的時候,我們看人不能簡單的看,一件事背後的功臣可能不止一個,不能單單以戰爭論英雄,而戰爭的背後往往有著更多的英雄,你能他們沒戰績嗎。


蘿蔔說

其實三國東吳四大都督中,魯肅的戰績和功績並不比周瑜、呂蒙、陸遜三人差,其高瞻遠曙和大智若愚甚至是其他三人無法相比的。

魯肅是孫劉聯合的首倡者。早在劉表病逝,荊州無主,形勢混亂時,魯肅便向孫權提出到荊州"探虛實":如果曹軍還沒到荊州,他們東吳便派大軍搶先一步吞併荊州這個軍事要地。如果曹軍佔領了荊州之地,他們東吳便和劉備聯合抱團取暖。



魯肅還是在半路中便探知曹軍已戰領荊州,劉備狼狽逃往江夏時,他日夜兼程找到劉備,說服孫劉聯盟,再加上諸葛亮的支持,最終促使孫劉聯合抗曹。


赤壁之戰中,魯肅一方面另一方面又積極獻言獻策,為周瑜的火攻連環計的勝利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赤壁之戰後,吳蜀因爭奪荊州之地劍拔弩張,魯肅以大局為重,以和事佬的身份,致力於穩持聯合抗魏的大方針不變,想盡一切辦法,極力維護好雙方關係,維持了三足鼎立的良好局面。


總之,魯肅不是我們傳統中的愚昩無能的人,而是一個具有超級智慧和才能的謀士,其功績不在周瑜之下,更在呂蒙和陸遜之上。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相比於周瑜、呂蒙、陸遜在赤壁、江陵、夷陵分別取得的輝煌戰績,魯肅確實沒有取得與此相彷彿的“戰爭功績”,歸納起來原因如下:

魯肅以外交謀劃能力見長,指揮作戰能力並非其所長

魯肅自從因“二分天下計”而被孫權擢用之後,一直都是孫權集團的“外部戰略規劃者”與“外部交往踐行者”,所以,魯肅為孫權霸業所貢獻的功績,往往不在於指揮軍事行動獲得的“戰績”,而在於進行外交活動而取得的“謀績”。

具體而言,魯肅所取得的“謀績”主要有:確定孫權集團戰略方向的二分天下之計、赤壁戰前促成孫劉聯盟、力挺孫權抗曹、赤壁之戰中擔任周瑜的贊軍校尉出謀劃策、力主借南郡以聯劉抗曹、單刀赴會劃湘而治平分荊州。

魯肅善用柔一些的外交戰略來建立功績,從劃湘而治看,魯肅完全是利用了劉備方面忙於益州漢中戰線無暇東顧、荊州關羽軍力缺乏的局部戰略對比,便實現了領土的取得,這未必比不上通過轟轟烈烈的戰鬥便取得領土的周、呂、陸三位都督。

赤壁戰後十年形勢決定了魯肅沒有出擊的機會

赤壁戰後,曹操雖然新敗,卻因其佔據了漢末天下精華所在的河北、齊魯而依舊強大。在劉備入蜀、曹操西進以前,整個天下是“一超(曹)一強(孫)多弱(備、璋、魯、馬、韓)”的局面,在這種局面下,孫權必須聯合弱勢的一方方能抵抗“一超”曹操。所以,孫權方面在此時是不可能攻擊在江陵與荊南三郡盤踞的劉備勢力,自傷友軍的。而面對曹操方面,由於曹軍控制了襄陽與合肥,對孫吳版圖此時的兩部分(江夏、江東)均形成戰略壓制態勢,是不可能取得對曹作戰軍事勝利的。所以,魯肅都督荊州時期,並不是他不想戰,而是客觀形勢不允許他貿然出擊,僅僅允許他用一些更為巧妙的手段去博取湘水東岸的土地。

這一對於孫權方面難以破局的赤壁戰後尷尬形勢,直到曹操西進取得關隴、劉備西進取得益州,並且二人在漢水流域展開激烈爭奪後,方才被打破。劉備集團直接從一弱驟然暴發為西南一強,實力幾乎趕超孫權,並且佔據了上游戰略優勢,使得孫權勢力處於一超曹操、一強劉備的雙重三方(合肥、襄陽、益州)壓制的態勢之下,這才使得孫權集團為了自保自利而偷襲荊州,而此時的魯肅早已去世,生生錯過了博取荊州功名的機會。

總之,魯肅確實是沒有留名青史的著名戰績,但魯肅為孫權集團確立了基本發展戰略、並在赤壁之戰前後貢獻了巨大的主戰支持與謀略智力,併為呂蒙襲取荊州提供了更加完整的戰略跳板:湘水之東,功績還是相當巨大的,絲毫不遜於其他三位大都督。



寒鯤

戰績不一定必須是在戰場上殺敵取勝,有一句話說的好,叫做"善戰者五赫赫之功!"意思就是說真正懂得戰略先機的人,在戰爭還沒有發起的時候,能夠阻止戰爭的爆發,並且達到勝利的目標。魯肅就是這樣的人。

魯肅

魯肅在歷史上的定位應該是戰略家和外交家,而不僅僅是軍事家。戰略家是比軍事家更高層次的境界。

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中,真正具備戰略眼光的是周瑜與魯肅。這裡只談魯肅,我舉兩個例子來具體佐證一下我的觀點。

一,魯肅榻上策的戰略構想:

孫權與魯肅

魯肅準確的預見了袁紹兵敗,曹操將統一北方,果然後來的官渡之戰證明了他的準確性。主張孫權在經營江東的基礎上,沿長江而下,滅黃祖和劉表,奪取荊州,他當時沒有預見到劉備會崛起。然後慢慢發展,與曹操二分天下。

孫權在魯肅生前,確實是按照他的構想來實施的,滅黃祖後佔有了部分荊州地區,同時曹操在統一北方後,開始把目標對準了南邊的東吳,以很快的速度揮兵荊州,攻陷了荊州大部分地區,劉表投降。然後厲兵秣馬,將矛頭指向了東吳,決定發動赤壁大戰。

在這種情況下,魯肅根據實際情況,告知孫權此時要聯合已經初成氣候的劉備集團,聯合抗曹。孫權採納了魯肅的建議。

二,赤壁之戰的聯合

在東吳討論要聯合劉備抗曹的同時,劉備這邊在諸葛亮的建議下,也決定了要聯吳抗曹的主張,並積極開始聯絡,劉備這邊派的是諸葛亮,東吳這邊派的是魯肅。雙方不謀而合,之後雙方往來頻繁,商量合作,諸葛亮與魯肅相互展現了他們的外交天賦。

東吳這邊,魯肅繼續對孫權提出了,要借荊州給予劉備的決定,以使劉備集團有立足之地,不然,唇亡齒寒,劉備集團滅亡,則東吳也無活路。孫權同意了魯肅的主張。

而劉備這邊,有了荊州之地,也就有了立足之地,赤壁之戰後,實力逐漸強大起來。


三,夷陵之戰的絕交

赤壁之戰,天下已成三國鼎立之勢,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劉備,佔據了荊州大部,隨後奪取了益州,攻下了漢中,一時間蜀漢國力達到巔峰。

諸葛亮的隆中對和魯肅的榻上策,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荊州這塊地盤。誰完全佔有了荊州,誰就獲得了入住中原的主動權,就會打破三國勢力均衡。

在這種情況下,東吳派魯肅前去索還荊州,顯然蜀漢不會將到了嘴邊的肉吐出來,魯肅開始了他生命中最後一次外交活動,單刀赴會(是的,你沒有看錯,歷史上單刀赴會是魯肅的事,跟二爺沒有關係),出使荊州,荊州守將關羽不肯歸還。不久魯肅病逝,呂蒙接班。

魯肅

劉備佔有荊州大部,益州全部,還有整個漢中,打破了三國均勢。於是曹魏和東吳聯手。最後導致了呂蒙白衣渡江,蜀漢關羽被殺,荊州失手,接著又直接導致了蜀吳夷陵之戰的爆發,最終蜀漢慘敗,國力大損,東吳險勝,偏居長江一側。曹魏一家獨大。

最終的結果,又回到了,諸葛亮和魯肅的戰略規劃中,吳蜀聯盟,並一直持續到蜀漢滅亡。

你對魯肅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歡迎討論。


歷史中穿越過來的俠客

文|小河對岸

在《三國演義》中,魯肅絕對是“忠厚無用”的人物,早期是諸葛亮、周瑜的陪襯,後期又是關羽戲耍的對象。而荊州之地,是曹孫劉三方勢力角逐的焦點。對於東吳來說,荊州地處長江上流,乃其門戶要害所在。故而,充當荊州鎮守之任的將領,都是東吳一時最為傑出的英才。那麼,“忠厚無用”的魯肅又如何能接替周瑜鎮守荊州,而在此風口要害之地,既要外抗曹操,又要內防劉備,與虎狼相爭食呢?

《三國演義》是一部尊劉抑曹、弱化東吳的小說,東吳被嚴重地邊緣化,其人才也自然遭受了極大程度的矮化。正史記載中的魯肅,當然不同於《三國演義》中刻畫的魯肅形象。

據《吳書》記載:(魯)肅體貌魁奇,少有壯節,好為奇計。天下將亂,乃學擊劍騎射,招聚少年,給其衣食,往來南山中射獵,陰相部勒,講武習兵。父老鹹曰:"魯氏世衰,乃生此狂兒!"

魯肅雖給人一種有儒生的感覺,但漢末三國時期的儒生不同於明清時期的儒生。唐朝以前的儒生都兼習文武,其日常裝束也都是身佩長劍,而有一種遊俠的氣質。自宋朝以後,才偃武修文,儒生也就不再佩劍,而是手搖紙扇附庸風雅,這也是尚武精神缺失的重要體現。在魯肅的身上,就能體現出遊俠的豪傑之氣,而絕不是今人想象中的那種孱弱書生形象。

演義中的關羽“單刀赴會”,實際上是魯肅單刀赴會,據裴松之引《吳書》註解《三國志》:(魯)肅欲與(關)羽會語,諸將疑恐有變,議不可往。肅曰:"今日之事,宜相開譬。劉備負國,是非未決,羽亦何敢重欲幹命!"乃趨就羽。

魯肅不但有膽色過人,更是難得的王佐之才,其與孫權的“榻上對”可堪比諸葛亮的隆中對。孫權曾對陸遜言道:...公瑾(周瑜)昔要子敬(魯肅)來東,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孤普請諸將,諮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駮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周公不求備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貴其長,常以比方鄧禹也。

孫權將魯肅比作東漢雲臺二十八將之首的鄧禹,而周瑜在臨終之前也向孫權上書言道:...當今天下,方有事役,是(周)瑜乃心夙夜所憂,願至尊先慮未然,然後康樂。今既與曹操為敵,劉備近在公安,邊境密邇,百姓未附,宜得良將以鎮撫之。魯肅智略足任,乞以代瑜。

魯肅鎮守荊州之時,雖與曹、劉兩方勢力並無大的戰事發生,致使其戰績並不突出,但其軍事才能並不能抹殺。《吳書》對魯肅的評價甚高,而評論道:(魯)肅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內外節儉,不務俗好。治軍整頓,禁令必行,雖在軍陳,手不釋卷。又善談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周瑜之後,肅為之冠。

參考史籍:《三國志》等等


歷史聞知社

呵呵,魯肅保東吳十年國泰民安,兵不血刃從關羽手裡拿下荊州三郡,還讓蜀國無話可說。再看其他大嘟嘟的戰績,最牛逼的周瑜,最大的功勞應該是保住了東吳基業,然後進攻取得一個南郡,還是在劉備的幫助下,自己還報廢了,呂蒙,過遠大於功,先說功,取荊州?各位給別人漲姿勢的歷史大佬,看看書吧,荊州三大郡,最主要的襄陽一直在曹操那,劉備手裡就一個南郡,也就是江陵,是從東吳借的,但剛剛說了,東吳魯肅收回三郡,那可是劉備打下的。不僅如此,還使的劉備伐吳,所以他過遠大於功,陸遜,他治軍不下週瑜,眼光不下魯肅,但實力戰績,堪比周瑜吧,擋住劉備,但開疆擴土的話,我記得他自在荊州,貌似沒從魏國打下什麼領土。在我看來,勝率應該和收益成正比的,東吳勝率是最高的,然而,無論魏還是蜀,都是有實際收益的,魏,官渡一戰奠定基礎,滅袁,赤壁,夷陵兩戰卻是隻能衛土,有點不盡人意。反觀劉備,一直敗,先是蹭赤壁之光,於荊州立足,再入蜀,下漢中,反而敗出一種前景,讓兩大強國不得不聯手遏制,縱然結果不盡人意,過程絕不像三國志那樣三言兩語。魏吳之言,贏了就像老子100對你十個人,我倆人加個98人的拉拉隊幹了你十個,輸了就特碼99個拉稀的還有一個送藥的。呵呵,我現在越來越覺得劉備人品太好了,不然曹操孫權,都讓著他,甚至曹丕在他死後,還讓蜀國存在40年尼。。。


不要天真要善良

軍事政治集團需要軍事人才的沙場點兵,更需要運籌帷幄,制定戰略方針政策的肱股謀臣,就如同漢高祖雖有韓信,樊噲更認為蕭何,張良列功頭等。

“草船借箭”魯肅的稀裡糊塗,驚慌失措,“單刀赴會”時的膽小畏縮,遲鈍被挾這些《三國演義》裡的描寫,使魯肅平庸而又老實的形象深入人的印象中,這些都是羅貫中在小說裡造成的假象。

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在公元207年,而早在7年之前,魯肅就在孫權面前獻上過一個相似的帝王之策“榻上策”,使繼承父兄遺業,有爭當群雄首領一匡天下的孫權有了戰略計劃。

第一,他認為“漢室不可復興”,由於外戚掌權,政治黑暗,民生凋敝,任何人想要復興漢室都是徒勞的。第二,“曹操不可卒除”就是認為官渡之戰後曹操勢力強大,再加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僅憑東吳的實力是不可能消滅曹操的。第三“北方誠多務”就是曹操雖然擊敗了袁紹,但北方還有很多軍閥在牽制曹操,建議孫權抓住機會,擴大勢力範圍。


魯肅的“榻上策”和諸葛亮的“隆中對”都是帝王之策,雖然兩者動機不同(劉備是興復漢室)但都是以本集團為中心發展壯大自己,聯合同盟對付曹操,最後由自已統一天下,這個比“隆中對”早7年的“榻上策”其實質和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真難能可貴。

隨著荊州劉表集團的覆滅,魯肅以政治家的眼光首先向孫權提出聯劉抗曹,並主動找到當陽的劉備提出了聯合計劃,得到劉備的認可,魯肅才是孫劉聯盟的倡導者和身體力行者,這和《三國演義》裡的描述是大相徑庭的。



赤壁之戰後,當時周瑜,呂範等人主張把劉備扣留,只有魯肅從全局出發主張放回劉備並借荊州給劉備,以給曹操樹敵,給東吳結友,而後發生劉備借荊州而不還的事。為此《三國志~吳書》記載,孫權在魯肅死後評價他的謀略,肯定了魯肅的“榻上策”和赤壁之戰前的聯劉抗曹的主戰態度,但對借荊州略有微辭。事實上不把荊州借給劉備,單靠東吳是無法與曹操抗衡的,荊州也保不住,《三國志~魯肅傳》中記載當曹操聽說東吳把荊州借給劉備後,震驚之下,落等於地。這一招把曹操欲吞併江南,統一中國的計劃全部打亂了,他能不驚麼。



當劉備取益州,東吳方面向劉備索要荊州不成,兩方面劍拔弩張的緊要關頭,魯肅出於維護孫劉兩家聯盟,以和關羽和談的方式來解決矛盾,在魯肅斡旋下“諸將軍單刀俱會”,經過協商,達成諒解,避免了孫劉內訌,魚翁得利的後果,只才過這出由魯肅主演的好戲,在羅貫中筆下換了主角罷了。

魯肅一生的一系列活動,證明他是三國時期一位大戰略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是他首先提出“三分天下”(只是劉備後來居上,替代了劉表)的帝王之策,也是首先倡導孫劉聯盟,並身體力行,矢之不渝的執行,主導了東吳的外交走向,深遠地影響了此後幾十年的三國進程。

在他去世後,孫劉聯盟不久即瓦解,吳,蜀也最終被各個擊破。


看遍山川

答 | 江隱龍

一方面是孫權活得太久,另一方面是孫權手下四大都督(暫且統稱為都督)中的前三個死得太早,以至於孫權一生居然經歷了四任青史留名的重臣(其實應當是五任,還包括陸遜之子陸抗),同時也經歷四種不同的戰略構思。這四人若論戰績,的確是魯肅最平平無奇,但這依然不影響他的成就與能力。為什麼呢?

因為面對劉備集團,周瑜、呂蒙都是主戰派,而魯肅、陸遜是主和派。但作為主和派的陸遜在其任期遭遇了劉備伐吳,自然便有了功績;而魯肅在其任期時,仰孫權鼻息的劉備根本沒有能力與東吳翻臉,所以魯肅自然也沒有機會享有相應的軍功。我們來具體看一看這幾個人事蹟就能瞭解到大概了。

周瑜最大的軍功是赤壁之戰。歷史上的赤壁之戰基本是在周瑜的領導下完成的,與諸葛亮關係不是很大。赤壁之戰後,周瑜在江東幾近於神,而其本人也自信滿滿,決定西征荊州、益州,竟長江之極與曹操隔江而治。可以西征剛剛開始,周瑜就病死了。

繼任的魯肅,不但不欲西征,反而堅持聯劉——他認為孫權沒有能力既西征荊益又在同時抵禦住曹操的攻勢,所以為求生存必須聯劉抗曹。不得不說,如果沒有魯肅,諸葛亮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幾乎不可能實現。但是魯肅也因此遭到了孫權的不信任。

魯肅同樣早死,繼任的呂蒙一心奪荊州,幸運的是,龐統之死導致了諸葛亮西進益州,於是剛愎自用的關羽最終為呂蒙所擒。然而,呂蒙擒殺關羽後不久又病死了,這時上任的便是陸遜。

與魯肅一樣,陸遜也主張聯劉。但他與魯肅不同,因為此時劉備已經佔據了益州,不聯劉也不現實了。不過劉備最終徵吳,這就給了陸遜一個建功的機會,於是夷陵之戰最終以劉備的失敗,成就了陸遜。

由此可知,魯肅之所以沒有軍功,是因為他的戰略構想與其它幾人不同,並且在其任期沒有遇上相應的戰事,與他是不是會打仗並沒有直接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