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認爲「天下第一」,明代山水畫與文壇的大師級領袖

董其昌認為“天下第一”,明代山水畫與文壇的大師級領袖

董其昌認為“天下第一”,明代山水畫與文壇的大師級領袖

明代是我國山水畫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內出現了不少的文人畫家,以沈周為首的“吳門畫派”在這一時期裡也異軍突起。沈周作為我國畫壇上屈指可數的藝術大師,不僅創造了大量精湛的書畫作品,更在繪畫思想上獨樹一幟,正是因為沈周獨特的繪畫思想他才能有成熟的藝術創造出像文徵明、唐寅等影響巨大的藝術大師。

董其昌認為“天下第一”,明代山水畫與文壇的大師級領袖

除了沈周在繪畫上的成就外,沈周是明成化、弘治年間吳中文壇的代表人物,他的山水詩以樂遊精神為核心,表現出對山水境界的熱烈探求。以愉悅感為核心的山水情懷和有別於傳統山水詩主孤寂格調的樂群氛圍,鮮明地體現出他藝術家的審美特質和作為市隱者的獨特心態,突顯了他對個體生命之生存狀態的思考和在與自然的融合中體悟生命之存在的價值追求,從而詮釋了不同於傳統文人的價值觀和生存狀態。

董其昌認為“天下第一”,明代山水畫與文壇的大師級領袖

沈周樂遊山水的獨特性與他自身的特質密切聯繫。其一,沈周是明中期隱士之代表,明中期正是市隱文化大興之時,沈周亦自稱市隱者。但他很少混跡市井,他居住在鄉村,流連於山水,從形跡上更像一位傳統隱士,他觀察和對待外在世界的心態就鮮明地體現出了市隱者的特徵。其二,沈周詩畫兼善,作為一代藝術大師,他對山水的觀照亦體現出飽滿的藝術情懷。

董其昌認為“天下第一”,明代山水畫與文壇的大師級領袖

沈周詩畫兼善,其藝術家的審美眼光和情懷使得他在觀察山水時較之其他詩人有更為熱烈的審美追求。他追求奇異的境界,在詩作中亦表現出探險獲奇的心態,這使得他的遊山水區別於常態之遊,充滿了主動性和探求性,內蘊著活力和激情。

董其昌認為“天下第一”,明代山水畫與文壇的大師級領袖

沈周認真學習中國畫史上各家之長,多方面的接受前人的藝術成就,而不是僅僅侷限於某人或者某派。他在學習,繼承的基礎上敢於突破,敢於創新。但從他的早期山水畫作品中可以看到,沈周早期的山水畫主要宗法王蒙,這與王蒙的作品在吳中的流傳與影響不無關係。王蒙是湖州人,元末官理問,後充官隱居臨平(今浙江餘杭)與蘇州,吳縣相距不遠,故吳中地區王蒙的畫作收藏頗豐,王蒙的山水畫以董源,巨然為宗,兼參眾家之長,變古創法,獨具面貌,寫景繁密多變,表現林巒鬱茂蒼茫的氣氛,山水佈局,滿而不臃,千巖萬壑,密而不塞,富於層次感和空間感,長於表現江南水鄉山川秀色,反映文人山林隱居生活,其作品極受推崇,被董其昌稱為“天下第一”沈周的師長輩大人都擅長王蒙的繪畫風格,且曾祖父與王蒙有君子之誼,家中即有王蒙真跡,沈周多有機會觀摩學習,這對沈周早期繪畫風格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董其昌認為“天下第一”,明代山水畫與文壇的大師級領袖

沈周的山水畫在佈景十分繁複,結構也特別嚴謹,筆法工細銳利,格調縝密精謹,當時的作品被稱為“細沈”沈周三十歲“始學弄水墨”曾作《山溪客話圖》圖中山巒圓渾,頂多密攢苔點,山水用披麻皴,畫法宗王蒙,兼取董巨,為早期“細沈”的代表作。

董其昌認為“天下第一”,明代山水畫與文壇的大師級領袖

這種偏愛王蒙的繪畫風格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也並不影響他學習倪雲林,趙孟頫等其他名家。因而,那時他的筆法特點主要是松秀溫潤,但尚未完全擺脫明初蘇州畫壇的影響,作品也明顯的表現出“述”多於“作”。全面地、系統地學習和繼承前人畫法,這就為他全面掌握筆墨技法,最終形成自己的特有的畫風,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董其昌認為“天下第一”,明代山水畫與文壇的大師級領袖

沈周他是明代“正統”的文人畫最有影響的代表畫家。明初最高統治者崇尚南宋院畫,後來掀起“浙派”也不例外。這種因循守舊的風氣,雖在當時的勢力很大,但終究被沈周及他的弟子們所打破。沈周不斷探索,用於創新文人畫的風尚。後來的石濤和八大山人,就是在沈周、文徵明等文人畫的基礎上不斷推向前進的。吳門畫派的沈周、文徵明、唐寅都是詩、書、畫兼長的多才多藝的大家。仇英畫上雖無詩文題詠,但他的青綠山水受趙孟頫影響極重,同樣是具備了文人畫條件的。明四大家把文人畫這一傳統發展到更完美、更普遍流行的地步,是因為他們確認書法和繪畫在用筆的技法上本有關聯。

董其昌認為“天下第一”,明代山水畫與文壇的大師級領袖

詩和畫的內容意境又常是一致的,所以詩、書、畫一體不僅完全能夠取得和諧,並且能夠互相補充,使畫的主題更突出,內容更豐富。明四大家在題跋的字數、位置和字體方面也都別具匠心。詩詞、題跋所佔畫面的位置、面積。輕重都和畫的構圖有關聯,成為畫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字體和畫的筆法也是和諧一致的。詩、書、畫三位一體就形成了所謂的題畫詩,這是明四大家的一大特色,也是世界美術領域中的獨特創造。

董其昌認為“天下第一”,明代山水畫與文壇的大師級領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