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中国文学大师,一个是美国诺奖得主,是好友却为何决裂?

林语堂可算得上国学大师,其文学水平之高,从获得3次诺贝尔奖提名就可见一斑。然而他在名气大响之前,曾有一段日子并不好过,先是杂志严重亏损,后来又因文学道路不同,与好友鲁迅反目成仇。鲁迅代表的“左联”,对林语堂的作品大加批判,令林语堂简直尴尬至极。

一个是中国文学大师,一个是美国诺奖得主,是好友却为何决裂?

1934年,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奖得主赛珍珠来到中国,给她丈夫的出版公司物色中国作家。当时正处于中国百家争鸣的时代,知名的作家很多,但是作家里的英语高手并不多,加上对美国人的偏见,赛珍珠没有找到合适人选。恰巧林语堂早年上的是教会学校,英语比中文还利索,又正处于困难时期,于是找到了赛珍珠寻求合作。

一个是中国文学大师,一个是美国诺奖得主,是好友却为何决裂?

二人一拍即合,林语堂花了十个月写了第一部书《吾国与吾民》。这本书在美国出版之后,赛珍珠大力推广,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席卷美国的畅销书,4个月翻印7次。后来写的《生活的艺术》更是大获成功,在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霸占一年的时间。

一个是中国文学大师,一个是美国诺奖得主,是好友却为何决裂?

一个是中国文学大师,一个是美国诺奖得主,是好友却为何决裂?

原来林语堂在写书的时候,还在琢磨研制中文打字机,为此几乎倾家荡产。他国内虽然有23万大洋存款,但是抗战结束之后,通货膨胀太厉害,银行的钱几乎血本无归,研究打字机又花了近10万美金。他想自己跟赛珍珠是好朋友,又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借点钱应该不难,没想到被赛珍珠一口拒绝。赛珍珠并不是吝啬,只是觉得他的研究无用,借他钱也是浪费。

一个是中国文学大师,一个是美国诺奖得主,是好友却为何决裂?

一个是中国文学大师,一个是美国诺奖得主,是好友却为何决裂?

不过话说回来,赛珍珠还是讲义气的,她在1940年就推荐林语堂为诺奖候选人,两人决裂之后,依然再次推荐。只不过很可惜,林语堂有过三次机会,都擦肩而过,与诺奖无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