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是在朋友圈假装幸福

文:疯兔先生

我们只是在朋友圈假装幸福

“你幸福吗?”

“我不姓福,我姓曾。”

关于幸福感,这是曾经火遍整个网络的采访。

说到幸福感,现代人的“幸福感”还真不低——秀恩爱,秀吃喝,秀旅游。幸福感俨然成了我们的生活必需品。

只是,这份幸福感仅仅藏在了朋友圈里。

我们拒绝平庸,标新立异。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被别人看不起,谁都有虚荣心,谁不愿意包装自己?假装自己过得幸福呐。

对于我们而言,朋友圈就是一张个人生活履历,更是在无形之中成了一张攀比价值感与幸福感的指数表。

朋友圈里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暴露我们的爱好,能力,甚至是情商。

我们假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难免弹不出一首小星星;我们假装到处旅游,其实只是路过打卡;我们假装有撩不完的小姐姐,实际上孤身一人。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朋友圈里假装幸福。

因为缺乏存在感,我们在朋友圈里寻找安慰。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我们也只有在朋友圈里做着幸福的白日梦。

我们只是在朋友圈假装幸福

不管如何,白日梦总是令人羡慕的。

有时真的羡慕小Z。就在我勤奋耕耘在写作之路上时,小Z在朋友圈可谓是过的风生水起。

他今天还在云南丽江自拍,大后天就跑到四川成都吃火锅,一个月后更是跑到日本溜达了一圈。

在朋友圈里,小Z除了旅游还是在旅游,用他的话讲:“世界这么大,时刻在路上”。

我和小Z毕业于同一所大学,他那时就梦想着环游世界,而我则是当上一名作家,眼看着他裸辞之后的梦想就快要实现了,而我却几乎毫无进展。

为什么人与人的差距就那么大呐?

可是,到后来我才发现,这一切都只是小Z在假装罢了。

他并没有裸辞掉工作,而是继续做着那个卑微的工作,拿着可怜的薪水,这几年小Z不仅哪里都没去,而且几乎整天窝在家里。

感情他的“环游世界”全是PS出来的。

后来我问到他为何这样做的时候,他说自己实在没有勇气裸辞,但又梦想着那样做,他实在是没钱,但他更不愿自己没有能力去追梦。其实,他只是害怕自己“有梦想,不迷茫”的形象崩塌罢了。

于是他钻研起PS技术,至少这样还可以“环游世界”,至少他“有梦想,不迷茫”的形象保住了,哪怕是在朋友圈里假装。

做这件事之前,他的害怕总归不是全无道理的,只是虚伪被拆穿之后,必然要面对新一轮的恐惧。

是他太缺乏存在感了吗?我觉得并不全是。而是整个社会让人轻飘飘。我们不害怕走路,但害怕自己跌倒,更害怕别人嘲笑,于是,攀比和假装成了最好用的盾。

正是因为现实生活的矛太容易戳破白日梦的盾,所以我们才退居“幕后”,隐于网络,寄居朋友圈。

然而,有了朋友圈之后,我们开始小心翼翼地伪装自己。

所谓“自古深情留不住,多是套路得人心”。真实固然是好,但真实总叫人受伤害,虚伪固然是不好,但虚伪往往深得人心。

我们尽力在朋友圈里假装幸福,每天和不同的小姐姐“你来我往”,再放上几张聊天截图到圈里晒一晒。

我们当真过得幸福吗?或许只有自己才知道。

有个朋友习惯在朋友圈里发些打卡健身和每日阅读的动态,基本上每次都是夜深人静时发,每则动态还要配上“充实的一天”“终于完成打卡”之类的话。

其实,他朋友圈里的所谓“充实”仅仅是把健身软件打开,然后,等着视频播放完毕,自己打完一局游戏后打个卡便完成了。

他读书也是一样的套路,往往一天两本书,最多的时候一天五本书,问他读了什么——全然不知道。

可以这么说,他是在听运动,而不是做运动,他在翻书,而不是在读书。

最终目的不过是把结果分享到朋友圈罢了。这样假装的幸福感到底有什么意义呐?

他义愤填膺地告诉我,他不甘人后,他要变得强大,想得到别人的认可,打造自己爱看书,爱健身的个人IP,不管是否真的在做,他只需要别人以为他在做就好了。

到头来,如此苦苦寻求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连自己都难免怀疑起来,尽管如此,为什么还要继续假装幸福呐?

说到底,谁让他的朋友圈里全是如此“幸福”的感觉呐。

毕淑敏说:“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幸福是自己的,从来都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若是自己真的幸福,又何必在朋友圈里假装幸福。

我们只是在朋友圈假装幸福

一味成全别人的幸福是不会幸福的。

艾丽是我在课外读书会上认识的女孩,她平时最喜欢读书和旅行这两件事,朋友圈的动态也是元气满满。

比如,她每一篇分享的文章上总是会写上分享的理由;每一本读书推荐上也会写出这本书的亮眼之处;每一次在朋友圈发的旅行自拍会真切地写下旅行感受。甚至在上次,她从三亚回来,还特意带了一块小石头给我。

艾丽的朋友圈给我的感觉就是,她真的在朋友圈生活,或者说她在用生活渗透和感染朋友圈,而不是在假装生活。

如果说朋友圈是有颜色的话,艾丽的一定是彩虹色。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每次辛辛苦苦发一则冗长的动态或一篇文章,还不到五秒钟,便集了好多个赞。

我们忙着在网络里演戏,假装邂逅难得的知己,相见恨晚的感觉油然而生。可谁知,这不过都只是对生活的意淫罢了。

我们的生活需要真正用心去经营,而不是假装经营。假装的幸福换来的也只能是虚假的认同。

你要明白,你对生活付出多少,生活就会回报你多少。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戒掉网络幸福感。因为他们了解到,真正幸福的人是不需要假装在朋友圈幸福的,更何况,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秀幸福。

真正幸福的人,利用生活里的闲暇时光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而不是吃个饭先拍照发朋友圈,健个身,读个书必须打卡签到,甚至早晨洗个澡刷个牙也要发圈“幸福”一番。

真正幸福的人根本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去假装幸福,他们的幸福是处处藏在生活里的小确幸。

生活的假装让人疲惫,看似幸福的开始却大多没有幸福的结尾。我们生来都是脆弱敏感的,因为没有真正的幸福感,才会生怕假装经营的幸福感瞬间崩塌。

在充满幸福和正能量的朋友圈里,没有人是错的,这就像是喝酒,小酌怡情,大醉伤身。

朋友圈本是情绪和思想的出水口,点点滴滴,细水长流才能饮甘止渴,反而现在将幸福感一股脑地灌进肚子里,难免是要呛到人的。

虚假的幸福感容易让我们审美疲劳,分不清真正的幸福,反倒是偶尔一次的幸福,以及生活里平凡但温暖的小确幸,最叫人觉得弥足珍贵。

就像莎士比亚说的:“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