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退休后再发新书《那年那信》

敬一丹退休后再发新书《那年那信》

2015年,敬一丹以一部《我遇到你》为职业生涯做了一个小结,书中回顾央视27年心路历程,引起广泛关注。三年之后,其新作《那年那信》跨越68年时光,浓缩1700封珍藏家书,承载了五代人的痕迹,是一部“家世”式的成长记录。

敬一丹退休后再发新书《那年那信》

图说岁月,不愿忘却

敬一丹向现场观众说明自己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她说,怀旧,是一种态度,不愿忘却,珍视。现在有很多方式,但是白纸黑字有独特的力量,能触摸的感觉。敬一丹认为,每个人对于信这种特殊的文本,都是有特殊感觉的,它所提供的东西是朴素而平和的,但从中也可以看到跌宕起伏的历史。

敬一丹诠释了这次活动的主题的含义,记忆是一个人的本能,记录是媒体人的自觉,而纪念体现了代际的传承。关于记录与记忆的价值,她不无感慨地说:“我记录时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愿望,我希望曾经让我流泪的记忆都不要冲淡。这些记忆里裹挟的力量,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

在新书分享环节中,敬一丹通过五张书中的插图向现场观众讲述了在自己心中有着特殊意义的五个小故事。封面图片上的邮戳“1968年11月25日”记录着敬一丹文革时期目睹被抄家的记忆,画上人物的神情还原了她当时内心的无助。同是文革时期,第二张插图背后的故事则是敬一丹在黑龙江省图书馆“偷看禁书”的经历。敬一丹说,这两段记忆不应被忘却,希望后辈不再有同样的不幸。正视记忆、展望未来,正是敬一丹记录的初衷。

现场屏幕跳转至第三张插图,敬一丹分享了自己儿时手指被缝纫机穿破,母亲没有立即哄她,而是马上叫来两个弟弟进行教育,告诉他们姐姐的不易,嘱咐他们日后要善待姐姐。敬一丹说,正因母亲“很有性格”,他们姐弟至今手足情深。

第四张插图描绘的是敬一丹的青春记忆。敬一丹分享了自己当知青时第一次看彩色电影《春苗》,对男主角“一见倾心”的青涩回忆。在看完电影的回家路上,敬一丹路过小河,突然出现满眼萤火虫的梦幻景象,插图便由此而生。

最后一副插图和敬一丹母亲有关。敬一丹在现场分享了一个特别的纪念视频《云颂》。《云颂》是敬一丹父亲写给她母亲的情诗,后来由敬一丹的友人改编成同名歌曲。敬一丹在母亲生日时将这首歌曲制作成视频,记录父母从青葱岁月到儿孙满堂。

敬一丹告诉大家,书中的插图源自同龄同学李晓梅笔下,俩人在插图内容的探讨上可谓默契至极,这说明她的记忆不仅属于她个人,也属于那个时代的每个个体。

敬一丹退休后再发新书《那年那信》

朱军:信给予我们力量

朱军在分享阅读感受前,通过演唱其担任制片的新节目《信中国》主题曲抒怀。他说,歌词中的“纸已泛黄,墨仍飘香”代表的是岁月。从《那年那信》中,他读到了岁月和岁月留下来的记忆、岁月凝结成的情感,在任何时候都能打动人,都可以让我们在文字及文字记录的岁月中找到我们的前辈和我们的未来,而这便是信给予我们的力量。他认为,每封信、每个时代、每个家族成员、每个文字记录的不光是家庭,而是整个社会的过往,也是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朱军还道出从书中读到的幸福。这幸福一指拥有1700封完整家信的幸福,二指在条件艰苦年代下,家庭成员间浓厚温情所带来的别样幸福。在朱军看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幸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过往。我们在文字中看到了一些东西,不是说我们要用这些东西怎么着,其实可能更多的就是在文字中看到一个脉络,看到我们未曾经历的,甚至是未曾听到过的故事,这些故事能够给自己内心带来哪怕一点点温暖、震撼与思索就够了。

敬一丹退休后再发新书《那年那信》

白岩松:年轻人,请去了解你的家族

白岩松先是分享了家族和自己在文革时期的经历,并提出自己在教学生的过程中发现了“巨大的时间墙”。他提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于自己和同龄人而言就像昨天一样,但对于跟自己学生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来说,遥远得已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白岩松会给每届自己带的研究生出一个作业,就是画出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和自己的父母走到一起的路线图。他说每次在做这份普通的作业之前,学生们都会觉得这太简单了,可是回来交作业的时候都是哭着讲述的,因为他们不知道那么艰难,不知道那么偶然,不知道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

于是,白岩松希望《那年那信》这本书能够提醒现代的年轻人:去复原你家族的历史,去了解你父母的故事,了解你爷爷奶奶的故事,了解一下你这个家族经过了怎样的千山万水那么有机缘地相遇。他认为,这是敬一丹这本书特别重要的一种价值,而亲情、友情、成长、人,才是亘古不变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