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治堵大家談」年中回眸

上半年,年度緩解交通擁堵行動計劃強力推進

停車、查處非法客運等法規落地實施

區域交通治理披荊斬棘

公共交通服務細微入手

北京交通向著精治共治法治揚帆前行

“治堵大家談”節目緊跟北京交通的步伐

聚焦交通前沿,第一時間發佈建設新方案、出行新技術

服務市民出行,選題最大限度的貼近日常生活

交流、解決咱老百姓最關心的交通問題

節目中,市民與嘉賓積極互動

節目外,城市交通的方方面面在點滴積累中悄然變化

成為節目也是這座城市的“治堵觀察員”

我們攜手並肩,共同為這座城市的交通出謀劃策

讓每天的出行更加美好!

細化服務管理、借力科技創新,北京交通走向持續改善

01

第七十一期 2018.01.03

嘉賓: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科技處調研員鄒迎、北京智通智能交通產業聯盟秘書長吳瓊

主題:規範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 實現交通服務管理創新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自動駕駛曾是科幻小說裡對未來生活的想象,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突破性進展,如今也正一步步走進現實生活。道路測試是自動駕駛從研發到規模化應用的關鍵環節,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意義重大。我市已將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作為一項重大的管理創新工作來推進,發佈了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和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兩個指導性文件。在確保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下,積極穩妥的推動自動駕駛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02

第七十二期 2018.01.10

嘉賓: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緩堵工作處副處長周天、緩堵工作處朱傑、路政局項目中心綜合科科長葉凱豐

主題:紮實推進緩堵行動計劃,2017成效顯著,2018再接再厲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治理大城市病,緩解交通擁堵,是北京市的重要任務之一。交通部門大力推進年度緩堵行動計劃,每年都有新目標、新舉措、新成效。2017年,全市中心城區交通運行狀況逐步改善,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2%,平均交通指數控制在5.6,與2016年持平,保持在“輕度擁堵”級別。2018年,交通部門將繼續紮實推進年度緩堵行動計劃,持續加快軌道交通建設,運營里程增加到630公里以上;進一步優化地面公交線網,改善各種出行方式的接駁換乘條件;治理自行車道900公里,切實保障慢行系統通行條件……通過各方面的舉措,確保中心城區路網交通指數控制在5.7左右。

03

第七十三期 2018.01.17

主題:科技推動、觀念引領,2017年我們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多樣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2017年,一系列熱點事件影響著我們出行的方式和習慣,許多黑科技與交通結合為擁堵治理和出行帶來了巨大便利,年底,北京交通廣播第一次聯合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推出了《北京百姓出行•2017》交通大數據報告,用數據分析了CBD、中關村、金融街、姚家園、新發地等五個出行熱點區域,盤點了無人駕駛自動運行的燕房線、一路綠燈暢快通行的綠波帶、更加便捷的刷手機坐地鐵等助力百姓出行的五大黑科技,並且總結了以共享自行車為首的影響百姓出行的五大新聞熱點事件,從多個角度描繪了2017年北京百姓出行的圖景。

04

第七十四期 2018.01.24

嘉賓: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工程管理處副處長張偉、首發集團科技和規劃設計部部長張騏

主題:堅持首善標準 雕琢首都路網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北京有著世界上最發達的快速路網系統,路網密度全國第一,道路品質也有著領銜和標杆的地位。2017年,建設項目達到9項,里程達到208公里,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得到廣泛應用,綠色環保已成為普遍的施工理念。2018年新年伊始,道路工程建設已經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預計全年在建高速公路將達到9條左右,主要包括興延高速、延崇高速、新機場高速、新機場北線高速中段、京秦高速、首都地區環線高速通州大興段等重點項目。為北京新機場、冬奧會和世園會、京津冀一體化和副中心建設等國家發展戰略和重大活動提供了交通保障,帶動了區域交通發展,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加多樣和便捷的選擇。

05

第七十五期 2018.01.31

嘉賓: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設備管理總部系統集成部部長徐鼎、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曉爭

主題:開通滿月,情況如何?燕房線前來彙報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近年來,北京軌道交通發展迅速,每年都有新的線路投入運營,最小行車間隔也在不斷縮短,工作日客運量超過千萬成為常態,相當於春運每天都在北京縱橫交錯的軌道網絡裡上演。2017年是北京軌道建設歷史上在建線路最多、在建里程最長、建設任務最重的一年,新開通的燕房線因為高大上的全自動無人駕駛贏得許多關注。開通一個月以來,燕房線運營平穩有序,客流穩步上升,P+R、公交、自行車等多種方式接駁為周邊市民提供了多遠選擇,母嬰室、等候室等暖心設計迎來乘客讚譽。“無人駕駛”的背後是強大團隊在有力保障,相信他們以及和他們一樣的所有交通人的默默付出會讓我們的城市越來越通達、宜居。

新起點,新期待,新年還有大動作

06

第七十六期 2018.02.28

嘉賓: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主任周正宇

主題:新年,新起點,新期待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新年、新起點。滴滴出行發佈“2017年度城市交通出行”報告顯示,2017年北京車速比2016年提升了10%,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完成《2017年北京市交通運行情況分析》發現,2017年中心城區交通運行狀況逐步改善,工作日高峰時段交通指數由2016年的6.1下降為6.0,一年中共有7個月指數同比下降或持平。北京交通發展站在了一個扭轉擁堵、走向持續改善的轉折點上。新年,新期待。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北京交通總結出“源頭治本、精細治標、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交通治理十六字“藥方”,並將引領北京交通未來發展。立足新的歷史起點,2018年北京交通還有新的大動作。未來,通過把交通承載力作為城市發展的約束條件,通過大城市病的治理和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的推進,通過現代化交通體系的建設完善和綠色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等理念的普及和落實,伴隨逐年紮實推進的緩堵行動計劃,北京交通一定會呈現出嶄新的面貌!

全市謀劃,各區推進,2018緩堵再發力

07

第八十一期 2018.04.04

嘉賓: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緩堵工作處副處長周天、北京市交通委員會路政局項目中心工程師殷浩

主題:法治精治共治齊推進,2018緩堵再發力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交通出行環境的改善,源於持續不斷的推進、日積月累的努力、共治共享的氛圍。每年的緩解交通擁堵行動計劃,為北京的治堵、緩堵工作提供了明確的目標和行動指南。近日,《2018年北京市緩解交通擁堵行動計劃》出爐,面對地鐵已經成網、共享經濟快速發展的新變化,2018年,北京交通將緊緊圍繞落實《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堅持“改革創新、建管結合、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的原則,保護古城風貌,聚焦關鍵問題、突出重點區域、強化社會共治,綜合運用科技、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進交通與城市協調發展,確保緩解交通擁堵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08

第七十七期 2018.03.07

嘉賓:東城區交通委員會副主任胡向軍、東城區百街千巷指揮部辦公室靜態交通組組長哈洪濤

主題:疏通道路微循環、緩解停車難,東城區因地制宜,重拳治堵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中心城區是緩解交通擁堵的重點區域,核心區緩堵更是交通擁堵治理的重中之重。東城區路網特點鮮明,東西向主幹路多,南北向主幹路較少,同時衚衕多,很多衚衕與周邊形成不了有效的微循環。為此,東城區下大力氣推進次支路建設,通過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提高路網通行能力,2017年共開工建設35條次支路。停車是東城區面臨的另一難題,作為核心區,東城區停車需求較大,而衚衕多,停車資源不足,停車的供需矛盾比較突出。為緩解停車難,東城區大膽探索,因地制宜,摸索出“挖潛、共享、建設”等三條解決路徑,綜合運用,從不同角度共同推動停車困難的緩解,取得了顯著成效。

09

第七十八期 2018.03.14

嘉賓:西城區住建委副主任劉維巖、西城區交通委交通綜合科副科長牛皓、西城區交通支隊警官劉克勤

主題:西城區多措並舉,打通微循環提升通行能力,推動共治共享緩解停車難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城市病與交通病的的治理離不開立足全局的統籌規劃,也離不開各區因地制宜的想對策,一處一處的做提升。2016年以來,西城區大幅提升市政道路建設力度,兩年間,累計開工56條,長期造成區域交通擁堵的斷頭路、瓶頸路得到治理,慢行系統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提升。為緩解停車難,西城區大力挖潛停車資源,面對土地資源不足的現狀,積極推進“錯時停車”,試點APP共享停車和居民區停車自治,通過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出盤活停車資源,緩解停車難題的新途徑。

10

第七十九期 2018.03.21

嘉賓:朝陽區交通委市政交通規劃科副科長鍾鎛、朝陽區交通委交通管理科副科長祖綱

主題:著眼城市發展,服務市民出行,朝陽區聚力緩堵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2017年,朝陽區大力挖潛停車資源,增加車位供給,制定出臺《朝陽區立體停車設施建設工作指導意見》,明確立體停車設施建設流程及規範;對全區慢行系統存在問題進行系統梳理,結合道路大中修工程、疏堵工程、慢行系統專項整治等項目,全面提升步行、自行車出行環境;制定出臺《朝陽區共享單車停放秩序整治方案》,創新思路,有效推動共享自行車停放秩序提升。2018年,朝陽區將繼續大力緩解停車難,新建3000個居住區停車位,推進5處立體停車設施建設,優化調整10條以上公交線路,實施125公里慢行系統建設,繼續加快實施化工路、孫河組團一號路等20條道路,啟動通馬路、茶家東路南段等45條主次幹路建設,滿足朝陽區發展和市民出行的需要,也為核心區與通州城市副中心之間的連通提供便利。

11

第八十期 2018.03.28

嘉賓:豐臺區交通委交通綜合科科長凌燕軍、豐臺交通支隊交通科科長馬海波

主題:完善道路網絡,增加停車供給,豐臺區交通環境持續提升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豐臺區機場、火車站、長途客運站等交通樞紐聚集,過境交通壓力突出。2017年圍繞疏解非首都功能,立足區域實際,在道路建設、改造,擁堵區域綜合治理,停車設施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2018年,豐臺區將繼續提升交通綜合治理能力和交通服務管理水平,大力完善主幹路網,重點圍繞麗澤商務區、豐臺火車站、服務新機場開展路網建設,深度挖潛停車資源,強化停車秩序管理,增加車位供給,提升停車資源使用效率,營造良好的交通運行環境。

12

第八十二期 2018.04.11

嘉賓:海淀區交通委交通綜合科科長任海瓊,海淀區交通委靜態交通科科長王炎,海淀區住建委重大辦副科長武東生

主題:海淀一批熱點區域的擁堵將得到緩解,快看看有沒有你周邊的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海淀風景秀麗,“三山五園”每年吸引無數遊客賞景遊園;海淀高校雲集,憑藉科技創新優勢,幾乎成為中國互聯網巨頭的聚集地。交通是城市發展的支撐,海淀區通過“點線面”的有機結合,2017年完成了杏石口路海淀外國語學校路口和路段優化、北航校園出入口改造、西郊線公交接駁與步道連接建設等10項疏堵工程,後廠村路、肖家河地區、五彩城周邊的治理改造也在進行之中。近幾年,海淀區不斷加大北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建成北清路、溫陽路等3條主幹路,正在建設的翠湖南路、上莊路北段等5條主幹路預計年內3條可以實現通車,海淀北部“四橫四縱”的主幹路網格局正在形成。

13

第八十三期 2018.04.18

嘉賓:石景山區交通委交通辦主任李亞利、石景山區交通委停管中心主任張建、石景山區交通委市政辦副主任張亮

主題:石景山區精細化管理靜態交通和共享自行車持續發力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石景山區持續推進疏堵改造和次幹路、支路建設,緩解區域交通擁堵。2017年重點治理了阜石路金安橋、八大處周邊、融景城地區等6個交通擁堵點,圍繞北京保險產業園等重點區域,建設石景山園北I區一號路、秀池南街等次幹路、支路,今年年底前,魯谷村路、北重北路西延、八大處周邊微循環道路等道路也將基本完工。結合打造“北京市靜態交通示範區”和“共享汽車示範運營區”工作,全區以停車資源普查數據為基礎,通過利用騰退土地建設一批、利用邊角地和閒置綠地挖潛一批、規劃配建一批的方式,充分挖掘停車設施建設資源,最大限度地增加停車泊位供給;在共享自行車管理方面,石景山區創新思路,精細管理,通過實施一攬子措施,有力規範共享自行車的停放秩序。

14

第八十五期 2018.05.02

嘉賓:通州區交通局交通組織運行事務中心主任於冬博、通州區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市政科副科長王穎、通州交通支隊交通科科長彭立

主題:通州——打造適應城市副中心要求的聯通內外交通格局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城市副中心承載著調整首都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功能,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2017年,通州區完成通胡路和京塘路的綜合治理,京秦高速通州段和首都地區環線北京段全面開工,宋梁路建成通車。伴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通州區內聯外通的交通格局正在形成。近期,《通州區2018年交通綜合疏堵實施方案》將發佈實施,方案經過多層面的意見徵集和研究,細化分解了任務,明確了完成時限,展望未來,通州的交通將不斷呈現出嶄新的面貌。

問題導向,深化改革,停車管理進入法治時代

15

第八十四期 2018.04.25

嘉賓:北京市交通委員會法制處副處長李子成

主題:《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5月1日起施行,法治精治共治推動停車治理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16

第八十六期 2018.05.09

嘉賓: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交通項目主任劉岱宗

主題:停車入位、停車付費、違停受罰,停車管理有共識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從5月1日開始施行,通過地方性立法理順停車管理理念,明確各方權責,構建公共治理體系,從此,北京停車管理進入法治時代。那麼這一條例將對市民在北京開車、停車產生什麼影響?世界其他大城市又是怎麼來解決停車問題的呢?美國每輛小汽車平均配有八個停車位,覆蓋城市面積的30%以上,造成大量資源浪費。為更好地解決停車問題,西雅圖市決定在公共交通服務覆蓋良好的地區內,要求新開發項目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供給以取代停車位的配建,同時建議共享停車位,使停車位獲得最大的使用效率。英國JustPark公司打造了一款共享車位的APP,用戶可以將自家閒置的花園或車位出租,車主也可以通過APP尋找到停車位。首爾鼓勵民宅小院拆掉院牆,開闢停車空間,實踐“小型、分散、就近”的理念,避免公共停車場與實際需求脫節的情況。未來,北京的停車管理更加有法可依,相信隨著條例的實施,停車難停車亂將得到有效緩解。

聚焦交通前沿,暢談新技術、新動態

17

第八十七期 2018.05.16

嘉賓: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副總經理馮昕暉、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AFC監視中心主任楊萍、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宣傳主管梁丹妮

主題:北京地鐵全面進入掃碼乘車新時代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從4月29號開始,北京市軌道交通全網(不含西郊線)實現了掃二維碼乘車。截至5月14日,易通行app累計註冊用戶已超過270萬人,每天通過易通行app進出站的乘客近40萬人次,其中二維碼進站量超33萬人次,FAM進站量近6萬人次。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易通行app,無需押金和充值,綁定工行、支付寶或京東任一支付渠道開通二維碼乘車業務後,可實現掃碼進出站,先信用乘車後付費,並可享受月度累計優惠。此外,系統支持離線狀態生成乘車二維碼,乘客在沒有4G信號時仍可正常使用二維碼乘車服務刷碼進出站,北京地鐵全面進入掃碼乘車新時代。

18

第八十八期 2018.05.23

嘉賓:北京市路政局道路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心主任楊秀峰、勘察設計科工作人員王春羽,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軌道交通所副所長王書靈

主題: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方案敲定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近日,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建設方案獲得批覆,回龍觀至上地將建設6.5公里自行車專用路,滿足區域間通勤需求。自行車專用路的規劃建設體現了北京交通向以人為本轉變、精細化開展綜合交通治理的實踐。作為北京市自行車專用路的示範工程,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在建設施工和後續管理上都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分析和積極的嘗試探索。為充分保障自行車出行路權和騎行安全,方便周邊居民使用,線路將採用封閉管理,僅在關鍵節點位置設置出入口。沿線無紅綠燈,道路中間將設置多功能車道,擁有潮汐車道、超車道等功能。

19

第八十九期 2018.05.30

嘉賓:興延公司副總經理張國鋒、興延公司黨群工作部部長楊永

主題:興延高速建設正在最後衝刺,預計年底全線貫通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興延高速南起西北六環雙橫立交,北至延慶京藏高速營城子立交收費站以北,全長約42公里,是2019年世園會、2022年冬奧會重要交通保障設施,也是開發和整合沿線資源的重要聯繫紐帶。全線橋隧比高達64%,有效提高行車的安全度、舒適度和快捷性。施工過程注意環境保護和技術創新,應用了水壓爆破等環境汙染小的新技術,並實現了隧道棄渣回收再利用。建成通車後,興延高速與延崇高速相接,將形成北京西北方向第三條高速通道,可有效緩解京藏、京新高速高峰時段交通壓力,也為市區、昌平、延慶地區的市民在京西北方向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方案。

傳遞愛心,助力高考,公共交通在行動

20

第九十期 2018.06.06

嘉賓:公交集團調度指揮中心副經理李金鵬、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客運營銷部高級工程師蔡宇、北京北方出租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出租汽車駕駛員王建生

主題:公交、地鐵、出租齊行動,全力做好高考交通服務保障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高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人中重要的一站。每年高考期間,交通運輸部門都會制定多項公共交通服務保障措施,確保乘坐公共交通的考生安全、順暢、及時抵達考點。今年也不例外,軌道交通開通了綠色通道,地面公交適時增加運力,出租汽車組織愛心送考車隊,不同行業和部門發揮各自優勢為考生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服務,齊心協力助力高考。

精細管理,優化服務,讓駕培更規範、便捷

21

第九十一期 2018.06.13

嘉賓: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運輸管理局駕駛員培訓管理處處長單明、北京市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行業協會會長安鍾巖

主題:駕校報名已有統一平臺,輕鬆實現“貨比三家”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5月15日,北京市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監管服務平臺開始試運行,學員可通過“北京交通”APP或PC端登陸平臺,通過平臺查詢到全市範圍內符合經營資質和條件、經過工商登記註冊的駕校的基本情況、班型價格,經過自主比較、自主選擇後進行報名。並可在個人中心裡隨時查詢到簽訂的合同,如果培訓中產生糾紛,可作為保護權益依據。今後平臺還會上線教練員的誠信考核、服務質量及學員評價等信息,為學員提供更多服務和保障。

服務盛會、便捷出行,延慶區精雕細琢完善區域交通網絡

22

第九十二期 2018.06.20

嘉賓:北京市交通委員會路政局延慶公路分局副局長黎興松、工程管理科副科長汪洋、養護管理科副科長邢亞傑

主題:服務盛會、便捷出行,延慶區精雕細琢完善區域交通網絡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延慶區地處北京市西北部,風景如畫,一直都是北京市民郊區遊的熱門目的地。隨著2019年世園會、2022年冬奧會的積極籌備,延慶的路網在不斷完善,一大批道路設施都在緊鑼密鼓的建設和改造過程中。興延高速的建設正在最後衝刺,預計年底通車;延農路、百康路(公路段)、東姜路、延康路、康張路等五項道路工程也計劃2018年年底完工並正式通車;松閆路改線段道路預計年底完工,其他段大修改造工程計劃2020年底完工……未來,延慶區的路網將更加四通八達,市民到延慶也會有更方便快捷和多元的出行選擇。

立法引領,保障客運安全和乘客合法權益

23

第九十三期 2018.06.27

嘉賓:北京市交通委員會法制處副處長李子成、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執法綜合處處長宋戎

主題:《北京市查處非法客運若干規定》將於7月1日起施行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5月31日通過的《北京市查處非法客運若干規定》將從7月1日開始施行了。這個規定以保障客運安全和乘客合法權益為首要目的,覆蓋了非法客運的各種形式,規範了組織者、參與者等非法客運主體,綜合施策規範我市客運市場秩序,多措並舉打擊非法客運行為。配合新規實施,交通部門7月1日起將開展集中整治,重點針對交通樞紐、軌道車站、旅遊景區等區域部署力量,嚴格按照新規要求,對各類非法客運車輛和人員堅決依法予以處罰,全力保障廣大市民的乘車安全和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