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上半年,年度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强力推进

停车、查处非法客运等法规落地实施

区域交通治理披荆斩棘

公共交通服务细微入手

北京交通向着精治共治法治扬帆前行

“治堵大家谈”节目紧跟北京交通的步伐

聚焦交通前沿,第一时间发布建设新方案、出行新技术

服务市民出行,选题最大限度的贴近日常生活

交流、解决咱老百姓最关心的交通问题

节目中,市民与嘉宾积极互动

节目外,城市交通的方方面面在点滴积累中悄然变化

成为节目也是这座城市的“治堵观察员”

我们携手并肩,共同为这座城市的交通出谋划策

让每天的出行更加美好!

细化服务管理、借力科技创新,北京交通走向持续改善

01

第七十一期 2018.01.03

嘉宾: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科技处调研员邹迎、北京智通智能交通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琼

主题:规范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实现交通服务管理创新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自动驾驶曾是科幻小说里对未来生活的想象,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如今也正一步步走进现实生活。道路测试是自动驾驶从研发到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环节,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我市已将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作为一项重大的管理创新工作来推进,发布了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两个指导性文件。在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的推动自动驾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02

第七十二期 2018.01.10

嘉宾: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缓堵工作处副处长周天、缓堵工作处朱杰、路政局项目中心综合科科长叶凯丰

主题:扎实推进缓堵行动计划,2017成效显著,2018再接再厉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治理大城市病,缓解交通拥堵,是北京市的重要任务之一。交通部门大力推进年度缓堵行动计划,每年都有新目标、新举措、新成效。2017年,全市中心城区交通运行状况逐步改善,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2%,平均交通指数控制在5.6,与2016年持平,保持在“轻度拥堵”级别。2018年,交通部门将继续扎实推进年度缓堵行动计划,持续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运营里程增加到630公里以上;进一步优化地面公交线网,改善各种出行方式的接驳换乘条件;治理自行车道900公里,切实保障慢行系统通行条件……通过各方面的举措,确保中心城区路网交通指数控制在5.7左右。

03

第七十三期 2018.01.17

主题:科技推动、观念引领,2017年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多样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2017年,一系列热点事件影响着我们出行的方式和习惯,许多黑科技与交通结合为拥堵治理和出行带来了巨大便利,年底,北京交通广播第一次联合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推出了《北京百姓出行•2017》交通大数据报告,用数据分析了CBD、中关村、金融街、姚家园、新发地等五个出行热点区域,盘点了无人驾驶自动运行的燕房线、一路绿灯畅快通行的绿波带、更加便捷的刷手机坐地铁等助力百姓出行的五大黑科技,并且总结了以共享自行车为首的影响百姓出行的五大新闻热点事件,从多个角度描绘了2017年北京百姓出行的图景。

04

第七十四期 2018.01.24

嘉宾: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工程管理处副处长张伟、首发集团科技和规划设计部部长张骐

主题:坚持首善标准 雕琢首都路网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北京有着世界上最发达的快速路网系统,路网密度全国第一,道路品质也有着领衔和标杆的地位。2017年,建设项目达到9项,里程达到208公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得到广泛应用,绿色环保已成为普遍的施工理念。2018年新年伊始,道路工程建设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预计全年在建高速公路将达到9条左右,主要包括兴延高速、延崇高速、新机场高速、新机场北线高速中段、京秦高速、首都地区环线高速通州大兴段等重点项目。为北京新机场、冬奥会和世园会、京津冀一体化和副中心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活动提供了交通保障,带动了区域交通发展,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加多样和便捷的选择。

05

第七十五期 2018.01.31

嘉宾: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设备管理总部系统集成部部长徐鼎、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晓争

主题:开通满月,情况如何?燕房线前来汇报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近年来,北京轨道交通发展迅速,每年都有新的线路投入运营,最小行车间隔也在不断缩短,工作日客运量超过千万成为常态,相当于春运每天都在北京纵横交错的轨道网络里上演。2017年是北京轨道建设历史上在建线路最多、在建里程最长、建设任务最重的一年,新开通的燕房线因为高大上的全自动无人驾驶赢得许多关注。开通一个月以来,燕房线运营平稳有序,客流稳步上升,P+R、公交、自行车等多种方式接驳为周边市民提供了多远选择,母婴室、等候室等暖心设计迎来乘客赞誉。“无人驾驶”的背后是强大团队在有力保障,相信他们以及和他们一样的所有交通人的默默付出会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通达、宜居。

新起点,新期待,新年还有大动作

06

第七十六期 2018.02.28

嘉宾: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主任周正宇

主题:新年,新起点,新期待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新年、新起点。滴滴出行发布“2017年度城市交通出行”报告显示,2017年北京车速比2016年提升了10%,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完成《2017年北京市交通运行情况分析》发现,2017年中心城区交通运行状况逐步改善,工作日高峰时段交通指数由2016年的6.1下降为6.0,一年中共有7个月指数同比下降或持平。北京交通发展站在了一个扭转拥堵、走向持续改善的转折点上。新年,新期待。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北京交通总结出“源头治本、精细治标、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交通治理十六字“药方”,并将引领北京交通未来发展。立足新的历史起点,2018年北京交通还有新的大动作。未来,通过把交通承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约束条件,通过大城市病的治理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推进,通过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建设完善和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等理念的普及和落实,伴随逐年扎实推进的缓堵行动计划,北京交通一定会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全市谋划,各区推进,2018缓堵再发力

07

第八十一期 2018.04.04

嘉宾: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缓堵工作处副处长周天、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项目中心工程师殷浩

主题:法治精治共治齐推进,2018缓堵再发力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交通出行环境的改善,源于持续不断的推进、日积月累的努力、共治共享的氛围。每年的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为北京的治堵、缓堵工作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行动指南。近日,《2018年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出炉,面对地铁已经成网、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变化,2018年,北京交通将紧紧围绕落实《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坚持“改革创新、建管结合、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原则,保护古城风貌,聚焦关键问题、突出重点区域、强化社会共治,综合运用科技、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确保缓解交通拥堵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08

第七十七期 2018.03.07

嘉宾:东城区交通委员会副主任胡向军、东城区百街千巷指挥部办公室静态交通组组长哈洪涛

主题:疏通道路微循环、缓解停车难,东城区因地制宜,重拳治堵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中心城区是缓解交通拥堵的重点区域,核心区缓堵更是交通拥堵治理的重中之重。东城区路网特点鲜明,东西向主干路多,南北向主干路较少,同时胡同多,很多胡同与周边形成不了有效的微循环。为此,东城区下大力气推进次支路建设,通过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提高路网通行能力,2017年共开工建设35条次支路。停车是东城区面临的另一难题,作为核心区,东城区停车需求较大,而胡同多,停车资源不足,停车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为缓解停车难,东城区大胆探索,因地制宜,摸索出“挖潜、共享、建设”等三条解决路径,综合运用,从不同角度共同推动停车困难的缓解,取得了显著成效。

09

第七十八期 2018.03.14

嘉宾:西城区住建委副主任刘维岩、西城区交通委交通综合科副科长牛皓、西城区交通支队警官刘克勤

主题:西城区多措并举,打通微循环提升通行能力,推动共治共享缓解停车难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城市病与交通病的的治理离不开立足全局的统筹规划,也离不开各区因地制宜的想对策,一处一处的做提升。2016年以来,西城区大幅提升市政道路建设力度,两年间,累计开工56条,长期造成区域交通拥堵的断头路、瓶颈路得到治理,慢行系统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提升。为缓解停车难,西城区大力挖潜停车资源,面对土地资源不足的现状,积极推进“错时停车”,试点APP共享停车和居民区停车自治,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出盘活停车资源,缓解停车难题的新途径。

10

第七十九期 2018.03.21

嘉宾:朝阳区交通委市政交通规划科副科长钟鎛、朝阳区交通委交通管理科副科长祖纲

主题:着眼城市发展,服务市民出行,朝阳区聚力缓堵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2017年,朝阳区大力挖潜停车资源,增加车位供给,制定出台《朝阳区立体停车设施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明确立体停车设施建设流程及规范;对全区慢行系统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结合道路大中修工程、疏堵工程、慢行系统专项整治等项目,全面提升步行、自行车出行环境;制定出台《朝阳区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整治方案》,创新思路,有效推动共享自行车停放秩序提升。2018年,朝阳区将继续大力缓解停车难,新建3000个居住区停车位,推进5处立体停车设施建设,优化调整10条以上公交线路,实施125公里慢行系统建设,继续加快实施化工路、孙河组团一号路等20条道路,启动通马路、茶家东路南段等45条主次干路建设,满足朝阳区发展和市民出行的需要,也为核心区与通州城市副中心之间的连通提供便利。

11

第八十期 2018.03.28

嘉宾:丰台区交通委交通综合科科长凌燕军、丰台交通支队交通科科长马海波

主题:完善道路网络,增加停车供给,丰台区交通环境持续提升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丰台区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等交通枢纽聚集,过境交通压力突出。2017年围绕疏解非首都功能,立足区域实际,在道路建设、改造,拥堵区域综合治理,停车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2018年,丰台区将继续提升交通综合治理能力和交通服务管理水平,大力完善主干路网,重点围绕丽泽商务区、丰台火车站、服务新机场开展路网建设,深度挖潜停车资源,强化停车秩序管理,增加车位供给,提升停车资源使用效率,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行环境。

12

第八十二期 2018.04.11

嘉宾:海淀区交通委交通综合科科长任海琼,海淀区交通委静态交通科科长王炎,海淀区住建委重大办副科长武东生

主题:海淀一批热点区域的拥堵将得到缓解,快看看有没有你周边的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海淀风景秀丽,“三山五园”每年吸引无数游客赏景游园;海淀高校云集,凭借科技创新优势,几乎成为中国互联网巨头的聚集地。交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海淀区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结合,2017年完成了杏石口路海淀外国语学校路口和路段优化、北航校园出入口改造、西郊线公交接驳与步道连接建设等10项疏堵工程,后厂村路、肖家河地区、五彩城周边的治理改造也在进行之中。近几年,海淀区不断加大北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建成北清路、温阳路等3条主干路,正在建设的翠湖南路、上庄路北段等5条主干路预计年内3条可以实现通车,海淀北部“四横四纵”的主干路网格局正在形成。

13

第八十三期 2018.04.18

嘉宾:石景山区交通委交通办主任李亚利、石景山区交通委停管中心主任张建、石景山区交通委市政办副主任张亮

主题:石景山区精细化管理静态交通和共享自行车持续发力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石景山区持续推进疏堵改造和次干路、支路建设,缓解区域交通拥堵。2017年重点治理了阜石路金安桥、八大处周边、融景城地区等6个交通拥堵点,围绕北京保险产业园等重点区域,建设石景山园北I区一号路、秀池南街等次干路、支路,今年年底前,鲁谷村路、北重北路西延、八大处周边微循环道路等道路也将基本完工。结合打造“北京市静态交通示范区”和“共享汽车示范运营区”工作,全区以停车资源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利用腾退土地建设一批、利用边角地和闲置绿地挖潜一批、规划配建一批的方式,充分挖掘停车设施建设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停车泊位供给;在共享自行车管理方面,石景山区创新思路,精细管理,通过实施一揽子措施,有力规范共享自行车的停放秩序。

14

第八十五期 2018.05.02

嘉宾:通州区交通局交通组织运行事务中心主任于冬博、通州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市政科副科长王颖、通州交通支队交通科科长彭立

主题:通州——打造适应城市副中心要求的联通内外交通格局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城市副中心承载着调整首都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功能,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2017年,通州区完成通胡路和京塘路的综合治理,京秦高速通州段和首都地区环线北京段全面开工,宋梁路建成通车。伴随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通州区内联外通的交通格局正在形成。近期,《通州区2018年交通综合疏堵实施方案》将发布实施,方案经过多层面的意见征集和研究,细化分解了任务,明确了完成时限,展望未来,通州的交通将不断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停车管理进入法治时代

15

第八十四期 2018.04.25

嘉宾: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法制处副处长李子成

主题:《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5月1日起施行,法治精治共治推动停车治理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16

第八十六期 2018.05.09

嘉宾: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交通项目主任刘岱宗

主题: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停车管理有共识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从5月1日开始施行,通过地方性立法理顺停车管理理念,明确各方权责,构建公共治理体系,从此,北京停车管理进入法治时代。那么这一条例将对市民在北京开车、停车产生什么影响?世界其他大城市又是怎么来解决停车问题的呢?美国每辆小汽车平均配有八个停车位,覆盖城市面积的30%以上,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为更好地解决停车问题,西雅图市决定在公共交通服务覆盖良好的地区内,要求新开发项目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供给以取代停车位的配建,同时建议共享停车位,使停车位获得最大的使用效率。英国JustPark公司打造了一款共享车位的APP,用户可以将自家闲置的花园或车位出租,车主也可以通过APP寻找到停车位。首尔鼓励民宅小院拆掉院墙,开辟停车空间,实践“小型、分散、就近”的理念,避免公共停车场与实际需求脱节的情况。未来,北京的停车管理更加有法可依,相信随着条例的实施,停车难停车乱将得到有效缓解。

聚焦交通前沿,畅谈新技术、新动态

17

第八十七期 2018.05.16

嘉宾: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副总经理冯昕晖、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AFC监视中心主任杨萍、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宣传主管梁丹妮

主题:北京地铁全面进入扫码乘车新时代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从4月29号开始,北京市轨道交通全网(不含西郊线)实现了扫二维码乘车。截至5月14日,易通行app累计注册用户已超过270万人,每天通过易通行app进出站的乘客近40万人次,其中二维码进站量超33万人次,FAM进站量近6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易通行app,无需押金和充值,绑定工行、支付宝或京东任一支付渠道开通二维码乘车业务后,可实现扫码进出站,先信用乘车后付费,并可享受月度累计优惠。此外,系统支持离线状态生成乘车二维码,乘客在没有4G信号时仍可正常使用二维码乘车服务刷码进出站,北京地铁全面进入扫码乘车新时代。

18

第八十八期 2018.05.23

嘉宾:北京市路政局道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杨秀峰、勘察设计科工作人员王春羽,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轨道交通所副所长王书灵

主题: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方案敲定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近日,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建设方案获得批复,回龙观至上地将建设6.5公里自行车专用路,满足区域间通勤需求。自行车专用路的规划建设体现了北京交通向以人为本转变、精细化开展综合交通治理的实践。作为北京市自行车专用路的示范工程,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在建设施工和后续管理上都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和积极的尝试探索。为充分保障自行车出行路权和骑行安全,方便周边居民使用,线路将采用封闭管理,仅在关键节点位置设置出入口。沿线无红绿灯,道路中间将设置多功能车道,拥有潮汐车道、超车道等功能。

19

第八十九期 2018.05.30

嘉宾:兴延公司副总经理张国锋、兴延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杨永

主题:兴延高速建设正在最后冲刺,预计年底全线贯通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兴延高速南起西北六环双横立交,北至延庆京藏高速营城子立交收费站以北,全长约42公里,是2019年世园会、2022年冬奥会重要交通保障设施,也是开发和整合沿线资源的重要联系纽带。全线桥隧比高达64%,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度、舒适度和快捷性。施工过程注意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应用了水压爆破等环境污染小的新技术,并实现了隧道弃渣回收再利用。建成通车后,兴延高速与延崇高速相接,将形成北京西北方向第三条高速通道,可有效缓解京藏、京新高速高峰时段交通压力,也为市区、昌平、延庆地区的市民在京西北方向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案。

传递爱心,助力高考,公共交通在行动

20

第九十期 2018.06.06

嘉宾:公交集团调度指挥中心副经理李金鹏、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客运营销部高级工程师蔡宇、北京北方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出租汽车驾驶员王建生

主题:公交、地铁、出租齐行动,全力做好高考交通服务保障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高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人中重要的一站。每年高考期间,交通运输部门都会制定多项公共交通服务保障措施,确保乘坐公共交通的考生安全、顺畅、及时抵达考点。今年也不例外,轨道交通开通了绿色通道,地面公交适时增加运力,出租汽车组织爱心送考车队,不同行业和部门发挥各自优势为考生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服务,齐心协力助力高考。

精细管理,优化服务,让驾培更规范、便捷

21

第九十一期 2018.06.13

嘉宾: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驾驶员培训管理处处长单明、北京市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行业协会会长安钟岩

主题:驾校报名已有统一平台,轻松实现“货比三家”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5月15日,北京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监管服务平台开始试运行,学员可通过“北京交通”APP或PC端登陆平台,通过平台查询到全市范围内符合经营资质和条件、经过工商登记注册的驾校的基本情况、班型价格,经过自主比较、自主选择后进行报名。并可在个人中心里随时查询到签订的合同,如果培训中产生纠纷,可作为保护权益依据。今后平台还会上线教练员的诚信考核、服务质量及学员评价等信息,为学员提供更多服务和保障。

服务盛会、便捷出行,延庆区精雕细琢完善区域交通网络

22

第九十二期 2018.06.20

嘉宾: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延庆公路分局副局长黎兴松、工程管理科副科长汪洋、养护管理科副科长邢亚杰

主题:服务盛会、便捷出行,延庆区精雕细琢完善区域交通网络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延庆区地处北京市西北部,风景如画,一直都是北京市民郊区游的热门目的地。随着2019年世园会、2022年冬奥会的积极筹备,延庆的路网在不断完善,一大批道路设施都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兴延高速的建设正在最后冲刺,预计年底通车;延农路、百康路(公路段)、东姜路、延康路、康张路等五项道路工程也计划2018年年底完工并正式通车;松闫路改线段道路预计年底完工,其他段大修改造工程计划2020年底完工……未来,延庆区的路网将更加四通八达,市民到延庆也会有更方便快捷和多元的出行选择。

立法引领,保障客运安全和乘客合法权益

23

第九十三期 2018.06.27

嘉宾: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法制处副处长李子成、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执法综合处处长宋戎

主题:《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将于7月1日起施行

2018年“治堵大家谈”年中回眸

5月31日通过的《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将从7月1日开始施行了。这个规定以保障客运安全和乘客合法权益为首要目的,覆盖了非法客运的各种形式,规范了组织者、参与者等非法客运主体,综合施策规范我市客运市场秩序,多措并举打击非法客运行为。配合新规实施,交通部门7月1日起将开展集中整治,重点针对交通枢纽、轨道车站、旅游景区等区域部署力量,严格按照新规要求,对各类非法客运车辆和人员坚决依法予以处罚,全力保障广大市民的乘车安全和合法权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