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前首富陳發樹意外「踩雷」,幾乎丟了一個「小目標」

一週之內,A股3家上市公司退市:*ST吉恩、*ST昆機、*ST烯碳。

諸多投資者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腳,福建前首富陳發樹,竟然也意外“中標”了!

福建前首富陳發樹意外“踩雷”,幾乎丟了一個“小目標”

一週三家公司退市

A股又創造了兩個新紀錄。

2018年5月,一週之內,A股3家公司退市:*ST吉恩、*ST昆機、*ST烯碳。這三家公司,市值近200億,涉及股東總戶數近27萬戶。

這是A股史上第一次,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連續三家上市公司退市。

5月23日,上交所宣佈*ST吉恩、*ST昆機退市。退市的直接原因,就是業績的多年連續虧損,並均先後被上市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

福建前首富陳發樹意外“踩雷”,幾乎丟了一個“小目標”

5月25日,深交所宣佈,*ST烯碳終止上市。這卻又創造了一個新紀錄,這是A股世上首隻“非標”退市股。

*ST烯碳14、15、16年連續三年虧損。雖然, 2017年扭虧,但非常可惜,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非標”審計報告。按規則還是要被退市。

所謂“非標”,就是會計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

陳發樹意外“踩雷”

在三家退市企業27萬股東中,通過“穿透式”,竟然可以發現資深的企業家、投資者福建前首富陳發樹的身影,讓人意外。

福建前首富陳發樹意外“踩雷”,幾乎丟了一個“小目標”

陳發樹的意外,在*ST吉恩上。

根據*ST吉恩披露的2017年報,其財務指標和審計意見明確觸及淨利潤、淨資產和審計意見等三項退市指標,所以上交所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

截至2018年3月31日,*ST吉恩股東戶數為70658戶;3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的多隻專戶產品赫然在列,總持股數量佔總股本的比例將近50%。其中包括東方基金旗下專戶均在2014年9月份參與了*ST吉恩的定增。

福建前首富陳發樹意外“踩雷”,幾乎丟了一個“小目標”

根據中證報數據,機構席位穿透後,東方基金三個專戶中,有福建前首富陳發樹出資的1億元。一眨眼,一個“小目標”就被腰斬之後再打折。

“北上資金”難兄難弟

不僅是諸多散戶入局,福建前首富“踩雷”,來自香港的“北上資金”,也成為他們的難兄難弟。

據瞭解,在2014年末,滬港通開通,當年12月15日,吉恩鎳業入選上證180指數標的股,隨之納入滬股通標的股。2015年6月12日,吉恩鎳業從上證180指數剔除。

福建前首富陳發樹意外“踩雷”,幾乎丟了一個“小目標”

在此期間,有滬股通投資者買入。而這一期間,恰好是2015大牛市,簡單計算,滬股通投資者買入的均價高達17.8元,到2017年該股停牌價6塊多,浮虧大約66%。

作為中國投資者最成熟群體集中地,來自香港的投資者都會在A股上“折戟沉沙”,所以大家也就笑笑吧,這股市的水越來越深,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兒的。

閩商觀察

不專業不炒股

炒小炒差炒新炒消息,曾經是A股股民的標準動作。

大家都想著買對一隻股票——小盤股、新股、業績很差要重組的股,然後股價一飛沖天,可以少奮鬥20年。但實際上,經常是買錯一隻股票,要辛苦好多年。這才是股市的常態。

福建前首富陳發樹意外“踩雷”,幾乎丟了一個“小目標”

但這個常態,到現在更成為規定動作。

大概從2016年開始,新一輪監管收緊了籬笆。A股從一級到二級市場的監管政策全面趨嚴,提高一級市場規範性,降低二級市場波動性是整體方向。尤其是結構上,對併購重組和借殼的把關趨嚴擠壓了相關主題炒作的空間。

這樣,“炒差”坐等重組的事兒,基本上都是竹籃打水。而且在之後,加快上市步伐得到堅定的執行。數據顯示,2017年滬深兩市共有438只新股上市,平均每個交易日2家,IPO總量佔全球的近30%。其中上交所215家,深交所創業板141家,中小板81家,深交所主板1家。

福建前首富陳發樹意外“踩雷”,幾乎丟了一個“小目標”

上市更方便了,炒差就沒空間的。

即使在之前,借殼上市比較流行的時代,炒差依舊是帶有很強的賭博式投資。尤其對於散戶來說。

現在,A股制度性建設日趨完善。但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股市依舊是高風險的投資項目。涉及宏觀經濟、國際貿易、行業趨勢、技術迭代、企業經營,可以說,股市投資,是從宏觀經濟,到中觀經濟,再到微觀經濟的集合體,對專業有著極大的要求。沒有相關的技術、專業知識儲備,不要輕易到股市裡“試水”,除非你願意在裡面多交點兒“學費”,而且交了學費,可能買到的只是教訓,而不是知識。

確實有投資需求,交給專業的公司打理更合適。雖然經常有基金也被“套”慘烈,包括福建前首富投資的基金都被坑的不成樣子。但從幾率來說,絕大部分股票基金,業績總是好多個人投資者的隨意性、盲目性。

文:林仙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