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berry为了明确定位,放弃表现不佳“店中店”、 社区店

Burberry为了明确定位,放弃表现不佳“店中店”、 社区店

Burberry为了明确定位,放弃表现不佳“店中店”、 社区店

日前,Burberry为了明确品牌定位,将削减影响品牌批发业务的门店数量,并将放弃部分表现不佳的商场“店中店”,关闭远离高端奢侈品消费者社区的门店。

事实上,作为转型的一部分内容,2015~2017财年,Burberry的门店数量一直在减少。关店似乎未给Burberry带来明显的业绩提升。Burberry2017财年业绩报告显示,该集团实现销售额27.3亿英镑,同比下滑1%,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95%至4.67亿英镑.

相对于欧洲其他知名奢侈品牌,Burberry 目前在奢侈品领域的定位还相对模糊:渠道方面,不少商品仍通过批发渠道在多品牌门店分销,部分品牌专卖店的形象也不足够高大上;产品方面,公司把旗下 Prorsum,London 和 Brit 等三个不同档次的品牌合并为 Burberry 核心品牌,也使得其产品的价格区间要比 Louis Vuitton 或 Gucci 等奢侈品竞争对手更为宽泛,不够聚焦于“顶级奢侈品”

“时尚内容”和“简化”这两个词将会是 Burberry 未来产品的关键所在,这意味着 Burberry 在未来很可能会更加注重时尚和奢华产品,同时寻求更好地服务那些高消费客户。

即将实施的关店计划是为了确保分销与品牌定位一致,该公司将从美国和 EMEIA 地区开始,对非奢侈品类别的批发和零售门店进行合理化改革,通过改造商店和提高奢侈品购物服务来改造店内体验,这意味着不符合奢侈品标准的批发业务可能会被剔除。

关闭店铺是Burberry最大战略

在财报中,Burberry预计,2019财年和2020财年收入和营业利润率将继续维持稳定表现,并有望实现节约1亿英镑成本的目标。不过,首席执行官Marco Gobbetti也强调,品牌仍然处于转型的过渡期。

目前看来,该转型计划也正在实施中,截止到2018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Burberry在全球关闭了34家店铺,综合新开设14家店铺,共计关闭了20家店铺,其中有6家为线上店铺。Burberry在财报中指出,关闭20家零售门店,这让集团累计节约了6400万英镑成本。

“关闭店铺是Burberry更大战略的一部分。尤其是关闭一些非战略性地点的小型商店,并在高知名度、有影响力的时尚市场上投资新商店,这样可以通过更精准的成本投入来确保其在所有市场获得正确的品牌定位。”Marco Gobbetti说。

有针对性的关店举措可以让Burberry更加集中精力发力奢侈品的核心消费者,缩短零售链,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还需要“推动Burberry全球奢侈品零售和数字化业务迈上新台阶”。

不同于香奈儿、爱马仕等,Burberry给人的印象,更像是介于轻奢品与一线奢侈品之间的中高端品牌,给人印象传统和保守,看家产品是格子风衣和格子巾。

事实上,Burberry目前的定位仍属于中等价位的奢侈品牌,其入门级产品的定价稍低于高端奢侈品的入门价位。他强调,Burberry未来应该向更高端的奢侈品牌进化,重新拿回价格主导权,从而提升品牌的盈利能力。

为此,Burberry计划对其产品组合进行调整与革新,推出更高价位的手袋和配饰,同时决定在未来进一步减少百货等折扣渠道的出货量,以提高正价商品销量。

Burberry为了明确定位,放弃表现不佳“店中店”、 社区店

与此同时,为了更加贴近年轻一代和街头时尚的潮流,Burberry并非没有推出经典与潮流相结合的设计款式,在前创意总监Christopher Bailey的“离职秀”上,也有不少既有的风衣轮廓、格子款式,又增加了许多亮眼设计的产品。

在数字化上,Burberry宣称多年以来一直都是电商领域的先行者,不仅最先推出时装秀直播,还是最早涉足时装秀与科技跨界的品牌,并成为最早实行即看即买的奢侈品牌。

早在2015年,Burberry就在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平台开设了其在中国的线上旗舰店,2018年2月,又与英国时尚电商平台FarFetch建立了合作关系。数字研究机构L2每年都会公布奢侈品牌在数字化上的表现排名,过去几年都是Burberry拔得头筹,不过在2016年,Gucci取代Burberry成为第一名。

Burberry为了明确定位,放弃表现不佳“店中店”、 社区店

数字战略将继续是

Burberry未来计划的一部分,随着逐渐向高端奢侈品牌定位,社交媒体渠道和其他渠道的数字化将成为入门级消费者的主要“门户”,这些消费者可能不适合更高的价格层。

显然,Burberry的新战略并不是脱离数字。这也意味着它需要更激动人心的产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但是,真正的挑战将是提高价格并保持销售平稳。例如,Gucci的销售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其价格变得更加容易获得。

Burberry严重依赖中国市场

转型之际,Burberry试图更加贴近中国市场。2016年,Burberry宣布以5400万英镑(约合4.7亿元人民币)从中国经销商手中收回剩余15%的公司代理权。此前曾将格子围巾、风衣等Burberry经典商品带进中国内地的香港耀莱控股公司正式退出。

事实上,Burberry集团自2010年起就开始收紧中国代理权,曾以现金7000万英镑(约合6.15亿元人民币)回购50家中国门店及其经营权。

在过去,Burberry严重依赖中国市场。

中国消费者的花费占到该集团销售额的40%,这个比例高于其他奢侈品公司。

根据Burberry2015财年财报显示,中国大陆消费者的花费占到中国消费者购买Burberry消费的50%。而收回中国业务,意味着更加掌握对中国市场渠道的控制权。

不仅如此,看重中国市场的Burberry,甚至在美国和英国市场之前,就在中国试验了新的数字订单配送方法——可从当地配送中心和店铺网络的存货中提货,提高了库存可用性,缩短了交货时间。

为拉拢中国年轻人市场,Burberry在两年前,签下吴亦凡出任其品牌第一位非英裔代言人,随后又宣布周冬雨为品牌大使,进一步加强明星策略。吴亦凡在微博有超过3000万的粉丝,Instagram上近600万粉丝,被认为是理想的带货人选。

Burberry为了明确定位,放弃表现不佳“店中店”、 社区店

在签下吴亦凡后,Burberry2017年第一财季可比销售额上涨4%,超出原来2.5%的预期,财报认为,吴亦凡的代言拉动了中国内地市场的销量,其中15岁左右的少年消费者比重有所增加。不过,奢侈品牌开始大量起用年轻流量偶像参与代言并非没有风险。

在《2017中国奢侈品报告》中,麦肯锡咨询使用了“日渐成熟老到”这个说法来形容目前中国消费者的特点。

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潜力很大,但消费者也在一步步成长起来。随着渠道的多样化和新兴通路的透明化,中国消费者变得越来越聪明和理性,就要求品牌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对消费者的定制能力有所提升。在Alessandro Michele掌权Gucci后,为Gucci带去了品牌转型和革新,不仅是财务数据上的,也是审美上的。Burberry能不能有类似的表现可能还需要观察。

服饰天下

最具商业价值的创新生态平台

Burberry为了明确定位,放弃表现不佳“店中店”、 社区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