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後市是否繼續看漲?

6月29日下午,由盛達期貨主辦、大連商品交易所支持的盛達期貨農產品錢江高峰論壇在杭州中豪大酒店秋景廳舉行,農產品期貨網作為支持媒體同來自國內各地的玉米及玉米澱粉產業研究者和投資人及飼料企業採購等約50人受邀參加會議。

玉米後市是否繼續看漲?

農產品錢江高峰論壇現場

會議由盛達期貨研究院副院長孟金輝老師主持,除了對參會嘉賓在高溫天氣下趕來支持表示感謝外,亦希望大家在聽了此次會議的老師講解和分析後,對玉米行業的後市有更明確的方向。

玉米後市是否繼續看漲?

黑龍江省玉米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慧維

黑龍江金象生化有限責任公司市場與戰略發展部經理、黑龍江省玉米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慧維從玉米深加工方面來分析國內澱粉行業及澱粉糖行業的現狀。不同的市場及政策需求影響了玉米深加工行業的規模和發展方向,目前大部分玉米深加工企業都在盈利,但環保與安全持續高壓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推動深加工企業的轉型升級。張慧維老師指出,國內澱粉行業產能已經出現過剩,特別是隨著玉米臨儲政策的取消後改為直接補貼,澱粉行業利潤出現明顯的上漲;在澱粉糖行業方面,澱粉糖行業利潤水平上升勢頭迅猛,並強調澱粉糖在技術層面可代替白糖,但目前替代方面沒有明顯優勢。

玉米後市是否繼續看漲?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副秘書長馬闖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副秘書長、北京博亞和訊副總經理馬闖從國內肉類市場及飼料行業的基本面來闡述。一直以來,我國就是世界最大的肉類生產國以及消費國和進口國家,而主要以豬肉為主,而國內近年來肉類的減產主要是糧食的減產、影響動物成活率的流行性疫病以及食品安全、環境保護和消費者需求提升等,其中影響生豬的仔豬流行性腹瀉以及藍耳病,還有家禽養殖最害怕的禽流感等都是近年來影響市場肉類供應的主要因素。馬闖老師指出,2018年國內養殖還在繼續恢復,豬肉產量將會增加,進口量將會減少10%-15%,豬肉總供應量將會出現增加。但是從整個國內肉類需求來看,豬肉需求將會出現下降,而家禽以及牛羊肉將會增加,深加工佔比將繼續提升。從飼料消費來看,2017年飼料消耗總量同比增長1.3%,其中豬料以及水產飼料出現增長,而禽料及反芻類飼料出現下降;飼料原料使用方面,2017年全年消耗原料總量約2.9億噸,其中能量類飼料約1.89億噸,蛋白類飼料約1.01億噸。飼用玉米方面,替代品市場的小麥等價格的高企以及從美國進口高粱關稅增加提高了成本已經沒有明顯的優勢。預計後期國內飼料產量將出現穩中有增的趨勢。

玉米後市是否繼續看漲?

盛達期貨研究院副院長孟金輝

盛達期貨研究院副院長、資深玉米行業研究者孟金輝老師從市場熱點、未來趨勢、季節模式、操作策略等方面簡析玉米市場及趨勢變化。臨儲玉米拍賣壓制現貨價格,但無繼續下跌空間,預計2018年玉米拍賣總成交量約達8000萬噸,目前庫存有約1億噸,從庫存看玉米後期還有上漲的空間,後期需要重點關注政策方面的情況。對於2018年玉米產量來說,目前玉米單產還有一定的提升潛能,不過需要看生長後期的天氣情況,特別是黃淮海平原及東北的西部地區仍存在夏季伏旱及東北的早霜天氣。目前北方港口與南方港口價差約80元/噸,並且隨著貿易戰導致的高粱及DDGS進口數量下降將會導致玉米供應缺口的增加,缺口或將超過4100萬噸。在投資操作方面孟老師建議,玉米期貨1807合約預計迴歸現貨約1700-1730元/噸的價位,但不建議無交割能力的投資者參與;做多1901玉米期貨需要警惕秋季的季節性下跌風險。

玉米後市是否繼續看漲?

論壇簽到處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