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乡村旅游成脱贫新引擎

青海新闻网讯 走进乐都区湟水河北侧高庙镇的卯寨景区,吸引众人眼球的不但有雕梁画栋的仿古建筑,四周五颜六色正在盛开的月季花,也让游客心旷神怡。昔日的“碱沟滩”,经过绿化和改造,变成如今的“世外桃源”,绿水青山成了老百姓们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望着眼前巨大的变化,卯寨景区联合党总支部书记李连和感慨道,昔日的卯寨不叫“卯寨”,而是被村民叫做“碱沟滩”,因为这里严重缺水,又是盐碱地,根本长不了庄稼,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片荒滩,而新庄全村182户799人的生产生活也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谢永兰是新庄村的村民,以前一直在乐都城区的餐馆里打工,顾得了挣钱却顾不了家,拿着微薄的工资还得维持家里的开支。“自从我们村的景区开始营业,我就到这里来当服务员了,工资待遇还算不错,离家又近,下班了家里的里里外外我都能照顾得到。”谢永兰说。

随着景区的不断发展,知名度也慢慢提升,一到春夏季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去年一年,就吸引游客20多万人,年营业额接近500万元。游客的不断增多让村民们喜出望外。游客前来购买、采摘蔬菜成为了村民们致富的又一大经济来源。“市场上现在一斤辣子3元左右,在我家里采摘新鲜辣子一斤要4元多。”村民王存鹏说。家住高庙镇扎门村的习桂英已经是景区内卖蔬菜的常客了,她箩筐里的西红柿已经卖得差不多见底了。“这几天几乎每天都能卖个200元至300元。自从到景区来卖蔬菜,基本到下午就卖完了,还能卖个好价钱,比去城区里卖赚的钱多了好几倍呢!”习桂英说。

目前,卯寨景区内占地3100平方米的河湟特色民宿和河湟小吃一条街,以月季花为主的百亩花海,游客服务中心、滨河商业街、后街工坊等配套工程也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中,不久后将对游客开放。“现在景区正在申报国家3A级景区,发展得越好,规模越大,带动的人就越多,辐射的村子也会越多,乡村振兴的目标就不会变成空话大话。”李连和说。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经济业态,已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引擎,卯寨老百姓也从绿水青山中找寻到了“致富的捷径”,走上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旅游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