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出走深圳是假消息,但更加的震撼人心

媒體消息,7月1日,載有辦公用品的40輛8噸貨車將連續往返深圳和東莞兩地達60車次,2日將有2700名華為員工從深圳去往東莞上班,據華為內部人士透露,除研發團隊全體搬遷外,還有一些其他部門的人員也將前往東莞辦公。

在兩年前,華為搬出深圳的消息就被炒作了一次,而這一次卻是實實在在的搬家了。當然,華為搬出深圳這樣的消息還太聳人聽聞,因為,現在滿打滿算也就不到3000人搬去了東莞,而華為的員工人數可是用萬來計數的。

針對傳言,華為相關人士表示,2018年4月4日,公司已經與市政府簽署了“紮根深圳、展望未來”合作協議,已經表明公司將留在深圳,不會搬遷。

華為出走深圳是假消息,但更加的震撼人心

既然不搬走,華為為什麼要選擇到東莞這樣的地方來做“研發”呢?縱有一萬個理由,那直接的原因當然也是深圳房價太貴了,連華為公司和華為很多員工都已經承受不起,不得不一搬了之。

按照媒體的報道,從2007年至2017年的十年間,深圳的房價從14306元/平方米上漲到了57013元/平方米,漲幅達299%,而華為總部所在的深圳龍崗區,2017年商品房均價為41495元/平方米,漲幅也達到了285%。要知道,龍崗可地地道道算是深圳的郊區。

這樣的房價,恐怕只有靠王者榮耀來維持高利潤率的騰訊可以支撐,華為這個科技巨頭也受不了了。

資料顯示,華為2017年度銷售收入為6036億人民幣,淨利潤增長28%至475億元人民幣。2017年華為研發費用達8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4%,近十年投入研發費用超過3940億元。同樣處在深圳的騰訊公司,2017年騰訊全年收入2377.60億元(363.8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6%,騰訊的研發投入佔比為7%多一點,是華為的八分之一。不到30%的利潤增長根本抵消不了房價翻番的生存壓力,再加上高額的研發投入,更會大大限制了企業發展投入能力。

由此來看,像華為這種高營收高研發投入的公司,都已經承受不住深圳的高房價了,轉投緊鄰的東莞,也算是明智之舉。只是,作為深圳的支柱和象徵,華為要真想離開也並非容易。

另外,華為員工的收入在全中國都是屈指可數的。據有人爆料,通常,在華為工作十年的普通員工,大概在16-17級左右,一年拿到的薪水,在國內稅前也只有60-70萬左右,這個水平和騰訊相當。不過,即便以這樣的收入,在深圳這個一線城市買房,必須是七八年以上的老員工,對於年輕的90後們來講,買房是非常奢侈的。

東莞,曾經是一個充滿了誘惑的城市,現在,也再次因華為的遷入而增添新的誘惑。網傳,華為在東莞會提供約3萬套員工住房,其中松山湖項目2萬套,松山湖安居房5500套,湖畔花園3000套,華為松山湖南區公寓2500套。住房不區分樓棟、樓層、戶型,全部統一為8500元/平方米,分配方案採取的是積分排序形式,入職年限、在東莞常駐年限、年度績效、公司榮譽稱號等都能加分。方案對分房對象也設置了一定門檻,需要華為15~19級(華為薪酬體系級別),且為入職滿3年及以上的正式員工,還要是在東莞常駐或2018年在東莞常駐。當然,也有員工爆料,買房的員工要常駐松山湖,而且這類房子在5年後也不能像普通商品房那樣隨便賣,如果在華為工作不到5年,離職時需要將房子退回華為。

果真如此,這個房價,普通的華為員工可以在百萬以內的總價住上自己的房子,這對於月薪多數在2萬以上的研發人員都不是大問題,可以算是實現了居者有其屋了,真是大大的好事。

雖然華為短期內絕對不會離開深圳,但深圳這樣的城市創造力逐漸失去也是事實,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下降也已經毋庸置疑,如果像華為這樣高收入高待遇的公司都無法承受深圳這樣的房價和消費,中國會像何處去呢?

對於深圳來說,也不算是壞事吧。最近兩年,北上廣深都在向外趕人,北京更是頻繁設定顯著性政策,如今來京的年輕人已經基本上沒有機會開上屬於自己的車,住上自己的房子更是得靠祖宗的庇廕,深圳也不例外。

大城市正在向外趕人,如今這2000多人主動走了,也許深圳市有關部門應該彈冠相慶才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