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沐氏家族为何可以镇守云南近三个世纪?

钊君在此

第一次听说明朝的沐氏家族是看《鹿鼎记》的时候,里面的云南沐王府是反清复明势力之一。其实沐氏是明代世袭黔国公,只不过因为世代镇守云南,威权日盛犹如皇族亲王,因此百姓尊称黔国公府为沐王府。咱们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对开国功臣相当严苛的人,用杀戮严防权臣的出现,那么像沐王府这种权势家族是怎么来的?这里面就不得不提沐王府的开创者沐英,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就是沐英打下的基业。

沐英和明太祖朱元璋是安徽凤阳老乡,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沐英的父母都死于战乱,当时还是一个孩子的沐英四处流浪,1352年,8岁的沐英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朱元璋。当时朱元璋和马皇后刚刚结婚没有孩子,因此收养沐英为养子,让沐英改姓朱当成亲生儿子一样抚养教育,从此沐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战功无数,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要说朱元璋养子不少,大都被他诛杀,为什么独独厚待沐英呢?

1、沐英是朱元璋夫妻第一个养育的孩子,相识于微末,感情深厚。沐英和朱元璋其他的养子不同,两人相识的时候一方面沐英才8岁,心思单纯;另一方面朱元璋当时只是一个红巾军小头目,远没有后来的权势,因此这对父子相认的目的很单纯。另外朱元璋夫妻一直到1355年才有了亲生儿子朱标,在这之间的3年沐英受到了这对夫妻的所有关爱,这种感情基础是其他养子甚至于朱元璋的亲儿子比不了的。

2、沐英摆的正自己的位置,知道感恩。1367年时天下形势已经明朗,朱元璋称帝在即,这个时候立谁为太子就提上了日程。朱元璋为了给亲儿子朱标铺路,就让名义上的长子、养子朱英改回叫沐英,实际上就是将沐英排除在了皇族之外。沐英没有任何怨言,任劳任怨,依然将朱元璋和马皇后当成亲生父母一样尊敬,将朱标等人当成弟弟一样爱护,但是在外人面前沐英从不炫耀和朱元璋的关系。后来沐英年仅48岁就病逝,主要就是因为马皇后和朱标先后去世,悲伤过度所致。

3、沐英确实功勋卓著。在明朝的开国将领中,沐英是和蓝玉齐名的后起之秀,18岁就已经成为坐镇一方的将军,在平定江西、福建、关陕、甘肃、青藏等地的战斗中屡建奇功;1381年,沐英随大将军徐达北征蒙元,独当一面,可以说论战功沐英是徐达、常遇春之下有数的几人之一了。

4、明朝云南特殊的形势需要有能做主的人坐镇。明朝初年云南地区蒙元残余、大理段氏、番王土司等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叛乱时有发生。而云南远离当时的明朝统治中心,等出事再派人镇压就全晚了,必须有能镇得住的人在此地掌控军政大权,和朱元璋关系亲密的沐英就成了最好的人选。从洪武十四年至洪武二十五年,沐英镇守云南期间先后平定安抚威服曲靖、广南两府之乱,浪穹等地变乱,土著首领思伦发叛乱,东川土酋之乱,贵州普安、云南临安之变等等,几乎是一年一场大战,沐英都完美的解决了。

1382年,沐英因为养母马皇后病逝悲伤过度吐血伤了身体;1392年,又因为好兄弟太子朱标去世,沐英身体彻底垮了,不久病逝。当沐英的遗体运到南京后,朱元璋亲自出城迎接,追封沐英为黔宁王、配享太庙,从此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直到明朝灭亡。


当狗容易做人难

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有一个家族镇守了云南两百多年,直到明朝灭亡

后,这个家族还在为反清复明做着努力,直到后来大势已去,才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而销声匿迹。这个家族就是明代的沐氏一族。


沐氏一族,第一代家主是沐英。沐英是谁?我想大家多少了解一些,他是朱元璋的养子。在当年元末那个混乱的时代,百姓流离失所。七岁的沐英与母亲躲避战乱而逃


难,但母亲却不幸在途中遇难。成为孤儿的沐英流落至濠州,当时的朱元璋正在濠州起义,无意中认识到了这个可怜的小孩子,见他乖巧可爱,便与马皇后将他收为养子,视


为己出。教他读书识字、用兵之道。



公元1362年,年仅十八岁的沐英就被朱元璋任命为帐前都尉,镇守镇江。随后又被封为镇国将军,在后来的年月中,他随着朱元璋南镇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公元1381


年,朱元璋派付友德、蓝玉、沐英等人率军清缴云南的元军残余势力。这是沐英第一次进驻云南,也是他日后功业的开始。


云南的元军虽然剿灭,但仍然有大理的段氏割据一方,沐英后来又被朱元璋命令讨

伐段氏。沐英分析战况,一举击溃了段氏的势力。大理归附之后,云南其他的势力尽皆

归降,云南也正式化为大明的国土。


好景不长,后来发生的一件事,给了沐英很大的一个打击。公元1382年,马皇后病逝,当沐英听闻此消息时,几日不食,甚至还咯血。还未从伤痛中走出的沐英,很快又


收到了叛军来袭的军报,于是,与蓝玉率领军队返回昆明,联合当地驻军,与叛军交战多日,终于将叛军一举击溃。虽然云南暂时统一,但有时仍有反叛势力出现,又经过了


四年,终于将反叛势力一一剪除。


云南一统之后,沐英积极为百姓谋福利。开始兴修水利、发展教育、农业。在朱元

璋统一天下之后,大宴群臣。在宴会上,朱元璋高兴地说:“自从你镇守云南之后,我

就省心多了”。也正是因为云南有了沐英的镇守,才能得到多年的太平。


公元1392年,太子主标病逝,沐英闻此消息,肝肠寸断,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情谊

深厚。自此沐英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时年四十八岁。沐英死后,朱元璋伤痛

异常,把沐英接回京城安葬,追封黔宁王,世袭爵位,享太庙。

沐英一生对朱元璋忠心耿耿,更是为朱元璋的一统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子孙们继承了他的遗志,终于大明,守护云南,保卫西部边陲的安定。

总而言之,沐氏一族能够镇守云南两百年,离不开朝中皇族的支持,但更是因为自己的那一颗忠君爱国之心。



小小呆萝卜


丽江的纳西族虽然地处边陲,交通不便,但汉化的却很彻底,说汉话过汉族的节日,而且由于汉化的原因,纳西族还是云南省为数不多的高考不加分的少数民族!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明代沐氏家族在丽江纳西族之间强力推行汉化的结果,同时由于沐氏家族汉化的突出成就,沐氏家族三百年基业的开创者沐英,一面帮助明太祖朱元璋鞍前马后的打天下,一面利用在云南形成的势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地位。

最终达到掌控云南的地步,当然,沐英不是为了割据一方,包括他的后人,都是一方面发展云南经济文化,另一方面帮助大明稳定云南局势。


为了彻底打消朱明的猜疑,他们一直在丽江地区主动推行汉化措施,尤其是在文字以及语言文化上,共同的文化特征使得沐氏家族与朱明朝廷有了更多的共鸣,也就有了更多的了解。

沐氏家族几代人都受到朱明朝廷的善待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现今丽江古城的――木府中,原沐氏家族办公居住生活的场所,有一处藏书阁叫万卷楼,也是整个木府建筑的中心,在一楼大厅的正中间,端坐着沐氏家族的开创者沐英。

而在中央的房顶上,在沐英的头顶上,一条蜿蜒巨龙盘旋欲下,怒目圆睁的的注视着沐英,这就很有意思了,寓意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山虽高,皇帝虽远,但真龙天子皇帝一直在注视着你,让你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沐英家族可以镇守云南三百年,最大的秘密不外乎与中央朝廷同呼吸共命运,唯有如此,才是生存至高大道!


历史三日谈

熟稔历史的人都知晓,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后对待功臣极其严酷,能得善终者仅徐达、常遇春等寥寥数人。不过,当众多开国功臣都在为自己性命担忧时,有一个人不仅不用忧虑自己的安危,甚至还成了明太祖依为股肱的南天一柱,这个人就是沐英。

沐氏家族自沐英受封为西平侯起,世代承袭西平侯、黔国公等职,镇守云南直至明朝灭亡。可以说有明一代三百年,沐氏一族亦镇守云南三百年,同大明国运相伴始终。同为大明开国功臣,为何沐英就能逃过被杀的厄运,并获得世代镇守云南的殊荣呢?原因无非以下三点。

一、“父子”之情,关系非凡

沐英姓沐,朱元璋姓朱,为什么说沐英和朱元璋会有“父子”之情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沐英少年时便为朱元璋的养子,自幼年起便跟随朱元璋南征北讨。沐英八岁时父母双亡,一日被行军途中的朱元璋撞见,朱元璋见其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便收其为养子。此时的朱元璋虽已25岁,但长子朱标尚未诞生,故收养沐英后,朱元璋第一次品尝到了作父亲的味道。是故,朱元璋对待沐英也是极尽宠爱,不仅赐其”朱“姓,令其随侍左右,更是同床共枕,日后沐英虽然复姓“沐”氏,但朱元璋依旧认为其是朱家子孙。

正因沐英与朱元璋的“父子”之情,加之沐英自身也文才武略,故深的朱元璋的赏识与信赖。洪武十年,沐英因征西有功,被封“西平侯”,同时朱元璋更颁下铁券,令沐家可世袭西平侯爵。四年后的洪武十四年,沐英领军进入云南征讨元朝残部及诸反叛土司。洪武十六年,云南平定。朱元璋念云南初定,需一员大将镇守安抚,沐英凭借其与朱元璋的“父子”亲情,自然也就被朱元璋委以重任,留守云南,自此开创了沐氏家族在云南的统治。

二、身份特殊,忠贞不二

沐氏家族可以世代镇守云南,其特殊的”养子“身份,也为沐英加分不少。明初为防范北元残余势力,分封诸王镇守边疆,这些王爷均手握重兵,是名符其实的藩王。尽管他们能够为国守边,可反过来也能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兵力,争夺皇位。日后的燕王朱棣就正是凭借藩王起家,夺了侄儿的帝位。因此,朱棣夺位后,大行削藩之策,令诸王成为只有王爵,却无兵权的摆设。可问题来了,诸王的兵权被削了,那谁来守边呢。

这时沐氏家族的重要性便凸显,沐英为朱元璋养子,受其养育之恩,自然是尽忠卫国。沐英后代对大明亦是赤胆忠心,世间更有明亡之际,殉国者仅沐氏一家之言,足可见沐氏对大明的忠诚。正因其与皇室的关系,及忠贞不二的品质,沐氏自然也就成了守卫边疆的不二人选。同时,沐氏虽为皇室“养子”,可毕竟不是真正的皇族成员,因此沐氏并不能如朱棣一般利用“清君侧”的名义来取得帝位,这也令明朝皇室放心不少。

总而言之,令沐氏一族镇守云南,不仅不会出现藩王危害皇权的弊端,还能坐收藩王镇边的好处,明朝诸帝自是乐见其成。

三、卫国守边,藩屏中央

除上文所述的沐氏与皇室的关系,及其身份的特殊性外,沐氏能久镇云南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便是其实用性。可以说,沐氏镇守云南就是作为皇室的屏障,为国守边。如今的云南因风景如画,盛产烟草而闻名遐迩。可在五百年前的明代,云南可是个夷汉杂糅,民风彪悍的蛮夷之地。因此,明朝宗室诸王都不愿去云南,觉得去这种鬼地方跟“流放”没什么差别,这也就间接加重了明朝对沐氏的倚重。沐氏世镇云南的三百年间,也的确发挥帝国屏障的作用,云南数次的叛乱皆为沐氏平定,保证了大明西南边陲的平稳安定。

沐氏不仅在军事上维持了西南的安定,更大力建设与发展云南。沐英初镇云南时,即大兴屯田,招纳流民,教化百姓,使云南在元末大乱中得以迅速恢复,当沐英去世时,云南上下皆为之举哀,可见其政绩之深得民心。沐英之后的数代子孙,虽日渐腐化,可也依旧实施着沐英留下的劝农桑,勤水利的政策,尚可安抚云南民心,这样也就打下了沐氏在云南的民众基础。

总而言之,沐氏家族外得明朝皇室支持,内有云南民心,加之自身对大明王朝的耿耿忠心,沐氏家族能累镇云南近三百年而家门不坠,自然在情理之中。

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

潘洪钢:《论明代沐氏世镇云南》,云南社会科学,1987年。


历史研习社

云南在中央王朝叙事中,近乎不存在。《剑桥隋唐史》没有提到南诏;《剑桥辽宋夏金元史》本来讲周边王朝,也没提到大理国。反而对越南的梳理很多。云南近乎一个研究空白(介绍性的另说)。(其实今天做新清史的西方学者,不如做唐宋新云南史,那更有颠覆性。)

按照当下的历史叙事,云南在战国时期已经纳入楚国,秦汉都在中央王朝控制中,唐宋不属于中原王朝。唐代长年受其侵扰。宋代更是,“帝(宋太祖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续资治通鉴》)。

长期的化外之地,汉化程度远远低于越南、朝鲜。虽说他们在新千年已经脱离华夏。

1、元朝先例

汉文化的内敛也好,农耕文明文弱化也好。在结束第一个千禧年后,属于传统中原王朝的交趾、高丽离心率越来越强。华夏可能真的遇到了自身的发展瓶颈

少数民族的南下,为中原王朝带了新的疆土。金有东北。元混一华夏。忽必烈执行对南宋的“斡腹”战略,灭亡大理。鉴于云南四周环境与其内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大元的分封传统。由梁王世镇云南。

(忽必烈灭大理)

中央王朝利用云南地方土司制度与宗室分封制度相互制约的关系,维系着对西南的统治。

2、云南形势

1381-1382,明军在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宿将统帅下,迅速平定云南。迅速建立行政体系。

立临安府及各府十四卫,置云南都指挥司,以都督谢熊、冯诚署司事。
置云南布政司,改中庆路为云南府,命汝南侯梅思祖、平章潘原明署司事,以张紞等为参政、参议等官。

大的战争好结束,日后云南无休止的战争对大明的消耗很大。有日本学者统计至少有一百八十个卫所的士兵参加了后来的云南战争。(《海与帝国》)。戚继光的祖先就阵亡在这场战争中。

(明军取云南)

留心这一时期的明军作战情况就会发现,非常注重昆明、曲靖、贵阳、镇远的交通,大渡河、东川、昆明的交通。

“云南士卒既艰食,不宜分屯。止于赤水、毕节、七星关各置一卫;黑张之南,瓦店之北,中置一卫。如此分守,则云南道路,往无碍矣。
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可行,无瘴毒之患,令四川军士乘闲暇时开通其道,以温江至建昌各驿马移置峨眉新驿为便。

云南的兵员、供给,在很长时间里需要这两条大动脉。这时候卫所图到云南就是两条线。如此持续的战争。加上元朝的先例。云南需要世镇

3、世镇的组合拳

当时的形势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至于选择沐英,他是朱元璋养子、战功赫赫,关键是朱元璋信任他。这才把云南交给他镇守。到了朱棣时代,双方有过一些矛盾。在顾诚先生的《靖难之役和耿炳文、沐晟家族——婚姻关系在封建政治中作用之一例》文中说的很详细了。

这里要强调的是明朝对节制云南是有系统制度的。不会做到一家独大。

(制度设计中的相维相制是大道)

A:驻云南藩王有岷王。实在是之后无能出问题了。估计按朱元璋制度设计是他世镇云南的

B:云南的巡抚、三司官员中央直接任免。黔国公不能参与提名。而且朝廷派驻云南还有镇守太监。

C:云南的财政自然是入不敷出,每年需要中央转移支付部分(协济),这不是由黔国公节制的

D:每一代新的黔国公其任职之前都在南京或北京长大。

E:云南的军力有限,保持弹压土司。在麓川叛乱的时候,就难以支撑,需要中央接管。

又需要世镇,有节制世镇是明代经营云南成功的秘诀。到了嘉靖、万历时期,云南行政化和募兵化越来越严重,世镇的沐家地位也在逐渐下降。这已经是另一个问题了。目前社会院秦博在做。

(明代云南)

4、越南教训

引申一下,朋友们都知道朱棣时代,陷入交趾战场,明朝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其中,犹如石沉大海。在后来不得不退出。如果采取云南制度或许可以改变很多。历史轨迹的转变很可能是由于制度设计的成功造成的。

5、清代云南

清承明制,体现到云南就是吴三桂世镇云南。但清王朝许多措置错误,诸如云贵兵马钱粮都归王节制,官员都归王节制。这是肯定有出事的,等于鼓励造反。

其实经过三百年的内化,足够流官治理了。再后来改土归流,与内地无异。

(改土归流)

6、总结

西南彻底汉化,有历史的偶然性,更多是必然性。中央王朝在边疆治理上采取封建与郡县同存的制度是过度之计,也是伟大的制度设计。沐家为西南边疆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能世镇几百年,除了内外形势以及家族信仰外,更多来自有效的制度设计。

7、参考文献

李中清先生的博士论文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2,太祖平滇

溫海清.再論蒙古進征大理國之緣起及蒙哥與忽必烈間的爭鬥問題——以所謂“斡腹”之謀爲主線

[2]石坚军.“斡腹”考述[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一枚明粉

因为沐氏家族的老祖宗沐英是朱元璋的干儿子,不过仅凭这点还不能完全让朱元璋放心。

沐英是朱元璋在路边捡回来的,当时他与夫人看到沐英挺可怜,膝下又无子女,就把沐英认作干儿子,起名为朱英,沐姓是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改的。

这个沐英的功绩什么的就不多说了,作为明朝的开国功臣,功劳肯定是非常大的,我就不做叙述,我们来探讨为什么沐英能深得朱元璋信任。

感恩之心人人都会有的,更何况当年沐英还是个小孩子,为了报答朱元璋的养育之恩,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十几年,每次杀敌都是冲在前面,最危险最困难的事他都要去做,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忠义,这些朱元璋都看在眼里,对沐英也非常肯定。


沐英平定云南之后,就留在了云南,但是有一个问题,朱元璋疑心很重,当年的开国功臣都差不多被杀光了,沐英在云南那么远的地方,他相当于云南地区的土皇帝,要是沐英养兵造反,那自己这江山岂不是没了,但沐英是自己的干儿子,十几年走过来,朱元璋对他的品性很了解,认为沐英不是这样的人,但朱元璋还是不放心,于是朱元璋做了最后一次试探。

那一次沐英到京城述职,朱元璋留下来请他吃饭,吃饭的时候朱元璋嘀咕到:朱英啊朱英,你到底是谁的孩子呢?

其实朱元璋这就开始试探了。

朱英一个劲儿的回答:我只是陛下和皇后的孩子,深沐陛下的养育之恩。

朱元璋似乎还是不满意,一次不够又反复问了好多遍,朱英就始终磕着头重复那句话,最后朱元璋一下子笑出声来。

对沐英说:你是朕的养子,你不能再随朕姓朱了,既然你一直口念深沐之恩,就赐你沐姓吧。

通过朱元璋这句话可以看到,朱元璋的重点在于沐英知道感恩,给他赐沐姓更是完全肯定了沐英,所以朱元璋对沐英放心,让他镇守云南。


历史先森

明代沐氏家族为何可以镇守云南近三个世纪?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成这4个方面:

第一,沐氏家族的双重身份:既是藩王,又是流官。

一方面,沐氏经由明朝中央政府任命、代表行政权向帝国边陲的延伸;另一方面,沐氏虽然实际是黔国公,但威福自专,尊重拟于亲王(云南百姓称黔国公府为沐王府),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权。

第二,沐氏家族的独特身份:尊尊而亲亲和举贤而上功的统一。

从朱元璋的养子沐英开始,沐氏家族和明朝皇室之间有着拟制血亲般的亲密关系,能够得到明朝皇室的信任和偏袒,而作为回报,沐氏家族成员也一直忠心耿耿,尽心竭力。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相比于真正的血亲藩王,沐氏家族不可能在法统上对皇位构成觊觎和挑战,可谓有血亲藩王之利而无其弊。

(沐英死后被明朝廷追封为“黔宁王”,系明朝开国元勋之一)

(南京沐英墓出土梅瓶)

第三,沐氏家族起到的作为明朝政府代表和与云南及周边国家政治势力之间桥梁纽带的作用。

沐氏家族极力周旋于云南地方势力,以及后世的缅甸、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和地方政权之间,

一方面,凭借着这种强大政治影响力为朝廷效力;另一方面,偶尔也不乏养寇自重的成分。

到永历帝逃难入缅的时候,缅甸国王还以永历帝的玉玺和之前明朝诏书大小不相符为理由质疑永历帝,直到沐天波拿出沐氏家族的印章才使得缅甸国王认可——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很多地国内外地方政权和沐氏家族建立了一种准封建关系(Feudalism)也不为过。

第四,沐氏家族高超的为官做人技巧。

前面说到沐氏家族偶尔也不乏养寇自重的成分,可见忠心耿耿之外,他们也不是纯粹的善男信女,他们通过联姻、进贡、贿赂、和皇室本身以及权贵要员们勾兑。在云南,朝廷本身也安排了镇守太监、督抚巡按、三司官员、参赞军务等等制衡沐氏家族的权力,沐氏家族也必须和他们平衡协调好关系。

事实上,世镇云南的沐氏家族,遇到过许多的弹劾抨击,也很多次从抄家灭族的边缘滑过,明朝的皇帝始终控制着他们从婚丧嫁娶到死后归葬,从富贵荣辱到人身自由的一切。

他们就像明朝中央嵌入云南的一个楔子,掌控着局势,也被掌握着。

谈古论金,掰开揉碎历史的人性和技术流呈现给您


谈古论金

一个家族镇守边关长达近三百年,有史以来,只有沐氏家族获此殊荣。

可以让一个家族世袭封疆大吏近三个世纪而不疑,自古以来,也许只有明朝皇帝有此胸襟与气魄。

沐英是云南沐氏的鼻祖,朱元璋的义子。跟随朱元璋东征西讨,荡平群雄,为大明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被封西平侯,镇守云南。朱元璋坐稳江山后,面对功臣骄横跋扈,或结党营私,他大开杀戒,功臣王侯几乎屠戮殆尽,唯有沐英不仅独善其身,而且得到重用,子孙世袭西平侯。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与朱元璋的特殊关系,更重要的是来自他的赤胆忠心。据说,太子朱标病逝后,沐英悲伤过度,不久便撒手人寰,朱元璋特许回南京厚葬。

沐英之后,他的子孙始终秉承先祖遗训,忠于大明,镇守云南。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沐氏家族用怀柔的政策,教化百姓,开学校,受农桑,是这个化外之地,得到很大的发展。也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沐氏家族在镇守云南期间,一无大的暴乱,二无外敌的入侵,更无欺压百姓,图谋不轨之事。有如此忠心的家族坐镇云南,保一方平安,哪个皇帝也是求之不得,何来的猜忌与不安!

即使到了明朝末期,大明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沐氏家族依然不该初衷,恭迎永历帝入云南。与汉贼吴三桂势不两立,做最后一搏。虽兵败身死,也足以无愧先祖,无愧大明。

沐氏家族子所以能镇守云南近三百年,一是来自历代大明皇帝的信任与胸襟。更重要的是来自于他们世代对大明的赤胆忠心。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朱元璋要沐英及其家族世镇云南,其实也是对沐英的一种保全,可说煞费苦心。

沐英为朱元璋养子,历史上以养子争夺继承权而成功者不乏其人,也有因遭忌惮而被杀的。比如日本丰臣秀吉为了自己的儿子能顺利掌权就找茬杀死了自己的养子丰臣秀次(其实还是侄子呢)。

沐英春秋正盛,战功赫赫,说是儿子,但又不是亲生,其实是比较遭忌惮的。

而按照朱元璋的惯常做法,开国大将是被他几乎诛戮殆尽的。

朱文正、蓝玉皆为朱元璋的晚辈亲属,先后被杀,就是案例之一,其中朱文正也是养子。

朱元璋应该跟沐英有相当的信任和感情,觉得这个养子留在心腹中枢,难免出现问题,但是又不想找茬加害,只好派他去外地镇守。

这个可参考诸葛亮给刘表的儿子刘琦出主意让他镇守外地得以保全的案例。


夏国祥Media

沐英。姓氏不详!被朱元璋收为义子。初从军后平定云南!随后朱元璋收命其改姓!沐英以沐天恩!随后以沐也为姓。



本临时镇守云南但朱元璋至死也未召回。随后便成定例永驻云南!末代沐公府沐天波随永历皇帝。在:咒水之难;遇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