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究竟是哪一幕场景历经800年没有改变?请看下图: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码头边,几个搬运工正在把船上的粮食背到仓库去。管事的发给每人一根很长的竹签,作为他们领取报酬的凭证。直到民国年间,码头工人装卸完货物以后,依然要凭竹签领取报酬,这种计算工钱的方式历经800年没有改变!

如果不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以拍纪录片的方式”画出了《清明上河图》,我们今天还真是无从了解这样的历史巧合。这幅画的名字里有一个“河”字,可见码头、粮船之类的“河景”必然是画面的主角。确实,《清明上河图》将近一半画面都在描绘北宋都城汴梁(河南开封)的母亲河——汴河: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和今天一样,宋代已经有了专门的货船和客船,从外表就能看出区别。货船中最有名的当属运送粮食的漕船。汴河漕船一年运粮近50万吨,是“南粮北运”的主力,百万首都居民填饱肚子主要靠它们: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漕船窗户很少,乘坐舒适度差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岸上又一个管事的在给搬运工分配任务。话说背后有个算命老头在“做生意”,您注意到了吗?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客船的窗户比漕船多得多,门窗的做工也比较讲究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河边有不少“吊脚楼”似的河景餐厅,专做船客的生意

宋代造船规模很大,官方造船动辄上千艘,民间更是不计其数。船只的吨位也很大,普通海船达到100多吨,大型远洋船只更是在200吨以上,而且普遍使用了指南针。内河航运虽然没有海运那么危险,但政府还是采取了专门措施,保障船只安全: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桥梁边上有一根木柱,这是干什么用的?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木柱顶端是一只用羽毛做成的假鸟,原来是风向标,帮助船只在通过桥洞时掌握风向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堤岸对航运安全至关重要。人们不仅用柳树护堤,而且每年砍去老枝,催生新枝,这样可以促使柳树向地下深处扎根。所以柳树的样子很奇特,树干极粗,枝条极细。这也成了汴梁八景之一:隋堤烟柳(汴河原是隋代开凿的运河,故称隋堤)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船侧摆出祭祀水神的供品,也算是保佑航运安全的特殊措施吧~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画家非常关注船只的细节,比如右边的漕船卸货完毕,吃水很浅。左边的客船还在前进当中,吃水较深

宋代的造船技术和航运技术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比如,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船坞,也就是造船厂啦;船舱分为许多隔间,其中一间触礁进水也没关系;桅杆可以适当旋转,利用多向风力;大船出海要携带小船,也就是今天的救生艇。

甚至有两大领先世界的造船技术出现在了《清明上河图》里: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多数船的船身有一排排黑点,代表钉子。可不要小看这简单的黑点,里面暗含了一项“发明专利”。

宋代船只使用多层船板,每层木板分别捆扎拼接在一起,再用钉子把多层木板钉在一起,增加了船身强度。同时代的欧洲木船仅用皮条绳索捆绑船板,牢固程度差了很多。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从视觉效果来说,一排排船钉也带来了特别的装饰美感

第二大领先技术就是船舵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船舵的国家,早在汉代就已普及,宋代的船舵更是实现两大技术突破: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有链子穿过舵叶上的孔,可以在水浅或者不需要用舵的时候把舵叶升起来,避免损坏,这就是著名的“升降舵”技术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请注意,垂直的舵杆并没有直接绑在舵叶边缘,而是往舵叶的中间挪了挪,转舵的时候更省力,这种技术叫“平衡舵”。没看懂?看下图就明白了: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欧洲普及平衡舵技术比中国晚了700

有人以为中华文明是单纯的农耕文明,轻视航运,更轻视海洋。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元之地,中国人的大航海时代早在唐宋就开始了!

时至今日,世界十大港口中有七个在中国,我们的造船规模更是世界第一!这或许就是老祖宗的航海基因在发挥作用吧~

【小链接】《清明上河图》已经在北京故宫“石渠宝笈特展”亮相了,展至10月11日。由于人气太旺,不早起排队是绝对看不到的。

常听人说国画写意,不讲透视。这样说太过笼统。《清明上河图》里就有透视的例子:

民国码头竟然保留了宋代《清明上河图》里的这一幕!

这两条船明显符合透视原理,可见国画有时也会考虑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只是没那么严格——也正因为不严格,所以国画可以不断变换视角,创作出好几米、乃至几十米的鸿篇巨制。更多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咱们下期接着聊~

图文/张择端/博小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