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臉上的「小黑痣」

眾所周知,太陽是地球上光和熱的源泉,有了陽光,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有了陽光,我們人類才能在溫暖中不斷繁衍生息……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當望遠鏡在17世紀被髮明後,天文學家可以更好地觀察賜予人類光和熱的太陽。在經過研究後,人們驚訝地發現太陽的臉上有時會長出一顆一顆的“小黑痣”,這是為什麼呢?又會對地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太陽臉上的“小黑痣”,其實叫做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是在太陽的光球層上發生的一種太陽活動。太陽黑子是磁場聚集的地方,黑子是太陽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現象。一箇中等大小的黑子大概和地球的大小差不多。

太陽臉上的“小黑痣”

我們的祖先早在兩千多年前就開始注意到太陽黑子的活動,僅正史上就有100多次的相關記載。現在公認的世界上第一次明確的黑子記錄是公元前28年我國漢朝人所觀測到的。在《漢書·五行志》裡是這樣記載的:“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

伽利略是近代史上最早運用望遠鏡觀察並研究太陽黑子的人。應該說,他發現太陽黑子是十分幸運的,因為 1610 年前後恰逢太陽活動的高峰期,這時太陽產生的黑子很多。然而,由於他宣傳日心說,與教會發生衝突,他的天文研究被迫中斷,到晚年,目力衰退也使他難以觀測。

到1826年,德國的一位藥劑師、天文愛好者施瓦貝開始記錄太陽黑子數,繪出太陽黑子圖。這樣,他一直堅持到80歲,連續觀測黑子達43年之久。他發現,每經過約11年太陽活動很激烈,黑子數目增加很多,差不多可以看到四五群黑子,這時便稱做“黑子極大”。接著衰弱,到極衰期,太陽幾乎沒有一個黑子。因此,每經過11年,就稱做個“太陽黑子週”。為了對太陽活動和黑子變化週期排序,國際上規定,從1755年開始的那個11年稱做第一黑子周。1987年進入第22個黑子周。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於太陽黑子已經有了足夠成熟而全面的認識。太陽黑子實際上是太陽表面一種熾熱氣體的巨大漩渦,溫度大約為3000-4500℃。因為其溫度比太陽的光球層表面溫度要低1000到2000攝氏度,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點。一個發展完全的黑子由較暗的核和周圍較亮的部分構成,中間凹陷大約500千米。一個小黑子大約有1000千米,而一個大黑子則可達20萬千米。太陽黑子的形成與太陽磁場有密切的關係。但是他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天文學家對這個問題還沒有找到確切的答案。不過科學家推測,極有可能是強烈的磁場改變了某片區域的物質結構,從而使太陽內部的光和熱不能有效地到達表面,形成了這樣的“低溫區”。也就是太陽上一顆顆的“小黑痣”。

太陽黑子很少單獨活動,通常是成群出現。黑子活躍時會對地球的磁場產生影響,當太陽上有大群黑子出現的時候,會出現磁暴現象使指南針亂抖動,不能正確地指示方向;平時很善於識別方向的信鴿會迷路;無線電通訊也會受到嚴重阻礙,甚至會突然中斷一段時間,這些反常現象將會對飛機、輪船和人造衛星的安全航行、還有電視傳真等等方面造成嚴重威脅。

太陽臉上的“小黑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