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凌乱潦草,为什么还能成为千古名帖?

铁锤历史

中华历史上留下来的千古名帖(不是指碑刻),大部分都是手稿、诗稿,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更是一篇草稿,又涂又改是很正常的。为什么这些诗稿、手稿、草稿反而能够写得特别出彩呢?主要因为不经意间写出的草稿,书法尤为率意,无刻意之迹,达到了所谓的“无欲于佳乃佳”的境界。

此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能够成为千古名帖的原因,我认为还有以下几点:

1、该帖追叙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堂兄、常山郡太守颜杲卿与其子颜季明镇守常山,取义成仁、为国捐躯之事,背后包含着颜氏一门忠烈彪炳千秋之报国故事,体现了忠君爱国的崇高境界与思想情怀,深受后世儒家知识分子的崇敬。

2、该帖是一篇情感、书法、文辞俱佳的优秀之作;颜真卿在带兵收复常山之后,面对仅仅寻得的侄子颜季明的头颅,情难自禁,提笔作文之际,抚今追昔,血泪交进,悲愤交加,文辞正义凛凛,很能打动人心。

3、《祭侄文稿》其中删改涂抹之处,正可见颜真卿为文构思之时,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真情实感充分流露,是颜真卿众多行书中最好的一篇。

4、从书法艺术性来说,该书点画密聚、虚实相间,交相映衬,轻重、黑白之间的节奏变化,形成强烈对比,再加上草稿特有的率意所造成的用笔“不拘小节”和结体的偏于松散,形成了颜体特有风格,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麓风轩

很多朋友都看不懂祭侄稿,也看不到书法和情绪有什么关系,分不清用笔之处的心态变化。

今天就说一下这个问题,这可能是一篇比较长的文章,预计万八千字,先从《祭侄稿》的文章和历史开始说起,这是读懂祭侄稿这篇书法作品的关键,然后再说文章-书法-情绪的关系,会举例解释。

这样大家会比较全面的了解祭侄稿,无论是对欣赏书法作品,还是学习颜真卿书法,都有非常多的帮助。

本文的出发点就是:专业内容,通俗讲解,争取人人听得懂学的到。

清代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慎伯谓平原《祭侄稿》更胜《座位帖》,论亦有理。《座位帖》尚带矜怒之气,《祭侄稿》有柔思焉。藏愤激于悲痛之中,所谓‘言哀已叹’者也。”

此书论段出自清人吴德旋,写的非常精妙,说“祭侄稿有柔思”这是有别其他评论者的说法,我深感赞同,所以用此段开篇。

我们先从文意来解释祭侄稿,这算是了解颜真卿和祭侄稿的来历。

尤其此篇文章与书法与情绪完美合一,不可只临字,不知“文”。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

首先交代了时间,人物。

乾元元年,是758年,颜真卿时年49岁。是唐肃宗的时代,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的那一年,唐肃宗是李隆基后下一任皇帝,李隆基he杨贵妃已经被打跑了。

第十三叔,指的就是颜真卿本人,“从父”在古代就是叔叔的意思。比如《伯远帖》中,也有“群从之宝”的句子

“从”就是堂兄弟这一帮一窝生的娃。比如从兄就是“堂兄弟”,从父就是叔伯。

古人如果父母去世了,那就得由叔伯养着。

比如韩愈《祭十二郎文》大家都学过,其中就有: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

韩愈和十二郎就是叔侄关系,韩愈只比十二郎大几岁,但是,十二郎父母死了,就由韩愈及其媳妇抚养了。

季父和从父的意思差不多,就是三叔为“季”,四五六七八叔为“从”,颜真卿行十三,所以就叫十三叔,就和电影里的十三姨一样。

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

这里说的是颜真卿的身份,就是一个地方长官,掌管军事,上轻车都尉相当于从三品官。

开国候说明是封了候的,以后才是“鲁公”,公侯伯子男。

以清酌庶羞。祭於亡姪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璉。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

从这开始,才算正文,才算是情绪的开始。

清酌庶羞,就是美酒佳肴,祭奠用品。

大概意思就是,用这些薄酒小菜,祭奠我得子侄季明,(赠赞善大夫是死后追加的,“赠”字处有涂抹,说明颜真卿当初觉得有必要加上官职,比较正式)

赞善大夫就是“提意见的官”,和白居易一个品级。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璉。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

现在子侄一辈,就你还活着,而且从小就是好孩子,德行好,品质佳,才华棒,是一家之宝,让我们都感到很安慰。

这是文章中开篇,褒奖侄子的。

方期戩穀。何图逆贼开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

“方期戩穀”,接上文,每慰人心。

每次看到他都感到非常安慰,都觉得这小子日后一定会更好,非常有出息。

但是怎么会想到逆贼(安禄山)突然叛乱,并且举兵开始挑衅我们!

你的父亲(颜杲卿))非常尽忠,(中间被涂去的部分经过两次更改,首先是“x制”后来改成“被胁”,一次都差不多,说明季明的父亲,颜真卿的哥哥是被坑的,最后可能感觉尺度太大,也可能是不利于君臣和谐,改成了“竭诚”就是尽忠,这种改动实属是无奈的,期间隐去了多少无奈和阴谋诡计,可能乱世做官,一直会在“忠”和“义”之间挣扎)

是常山的指挥官,我当时也收到了命令,在平原驻守。(这是颜平原的来历,世称平原是因为在平原做过官,而且书法名声也很高)

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

仁兄出于爱护我,让你(季明)给我传话。

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

你给我传完话之后,已回到常山,于是土门被夺回。

土门打开以后,凶逆(安禄山)的威风大受挫折。

贼臣(王承业)拥兵不救(此处也涂改两次,主要涂改就是“拥众”可能也是为了防止矛盾,不指名道姓)

致使(常山)孤城被围攻陷氏父亲(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以及家族人等)先后被杀。好像一个鸟巢被从树上打落.鸟卵自然也都会摔碎,那里还会有完卵存在!天啊!面对这样的惨祸,难道你不感到悔恨。

其实写到这里就应该明白颜真卿悲愤之处,是他的哥哥为了保护他打头阵的感激,以及贼臣明明可以救下他哥哥和家人,但是按兵不动的气愤。

二者为两个极端差,所以写此文是非常悲愤。

写到此处,用笔顿挫更加明显,明显用力,线条与人心的情绪非常同步。

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

究竟是谁让这场灾难发生?(此处暗指贼臣)

念及你(季明)遭遇这样的残害(被杀后只留头部,身体遗失)

就算再给我一百个身体又有什么用?(意思是都不是侄子的身体)

呜呼哀哉!我承受圣上的恩泽,派往河关(蒲州)为州牧(长官),又从泉明带人去常山,带着装你首级的木盒,一同回来。

摸着木盒,心里的思念,悲痛摧绝心肝。

重点看“摧”字

其实颜真卿“摧切”二字在王羲之现存摹本手札都能找到原字。

这是丧乱帖的摧字,当然颜真卿那个摧是来自另一个王羲之字帖的“摧”。王羲之现存手札“摧”有两三个。

之所以用丧乱帖,因为王羲之所有“摧”的体势都差不多,中间的空白及笔顺都差不多,而且丧乱帖也是纪念亲人的悲愤之作,有异曲同工之处。

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巨大的悲痛使心灵震颤,容颜变色,请等待一个合适的日子,选择一块好的坟地,可能时间要久一些,还请你的灵魂不要埋怨在这呆的时间过长,呜呼哀哉!请享用这些祭品吧!

在文章的意思上,已经解释完了。大家不妨自己读一下这篇文章,在回忆一下文意。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开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首先,怀念季明是由于当初季明只有十几岁,非常有才华,因为不投降就被杀害了,始作俑者其实并不是安禄山,安禄山当时已经凶威受挫,只要附近的人肯出兵相救,就不会出现这种惨剧。

但是“贼臣不救”,让季明被害后,只剩头颅,不见身体。

而且常山本来是颜真卿要去驻守的地方,但是他的哥哥为了保护弟弟,才去的常山,因为平原在常山后方。

悔恨,愤怒,无奈一并表现在笔端,就有了这幅作品。

开篇时说“祭侄稿有柔思”,从开始回忆季明的好,再到涂改不适当用词的“无奈”,都表现出颜真卿的“柔思”,这些细微的地方。

这是颜真卿的妙处所在,因为祭侄稿用的秃头笔。

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50岁时书。计25行,共230字。

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季明为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共同效忠王室。其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归葬时仅存头颅。颜真卿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

看颜真卿的第一部分,这部分的用笔用墨非常自然,介绍自己,情绪没有多少波动,结构没有太多变化,用笔也是圆润厚重中一笔墨的自然变化。

此段“转”多,用笔虽有枯墨,但是提按的节奏还是在平稳的状态。

这段的用笔,你明显会发现用笔的幅度要么特开,连带非常多,笔画非常细,比如“亡侄赠赞”“每慰”“阶庭兰玉”

还有用笔非常小心的地方“之灵”,提按行笔的节奏非常短且重,这两个很重要。

这是一种“柔细”之处。

这些思念怀念侄子的词语,所以用笔并没有用笔很重,当然除去涂抹处。

但是说到“灵”“祭”的时候都是用笔到了笔肚的位置。

而且结字上明显比之前的部分放开了一些,开阔了一些。

“何图逆贼”“尔父”连带少,按笔多,明显和之前连笔多是有区别的。

这种轻重,并不是所有的笔重就是心情沉重,而是根据在书写过程中通过笔法的变换,来看出心态的变换的。

比如连带多到提按多连带少,都有笔轻笔重之处,但是表达的心态就有不一样。

所以并不是看完这篇文章就能体会到作品中的情绪。

而是要多临,临的时候,自己写字时用笔的感觉和之前的不一样了,就会发觉原帖中的文意,或者关键词,就有些关联。

以此推及之处还有《寒食帖》,寒食帖有凄凉之意,心情也比较沉重,也是根据用笔的变化来看出的。

一个人写字,心情不一样,用笔的连断,轻重,节奏,都是受影响的,至于字形,则表现的不是那么强烈。

能看出心态情绪的变化,多是线条中的变化。

所以,相看处作品中更深的层次,就一定要多临。

整体用笔再也没有赞美季明是那样轻快连带多的用笔了。

提按轻重的变化明显出来了。

这就是通篇的情绪通过节奏来表现。

颜真卿用秃头笔,但是有些起笔的地方非常锐利,可以看出行笔速度,还有比如“臣”字,竖是切笔下去,是非常用力的。

到“百身何赎”明显感受线条和之前又不一样了。

侄子有首无尸,明明才十几岁。

从此开始线条用笔小脚枯重,连带变多。

其实全文,连带变化最精彩处,就在这页。

第一行的正,第二行的奇,第三行由正变奇,最后几个字就已经歪的没法看了,恰恰也说明文章的结尾,情绪几近崩溃。

这是线质上的变化,通过文章意思,线条变化,可以揣摩颜真卿的心思。

此篇作品笔法非常自然,没有太多修饰,相对《争座位》来说,简直太糙了,但是也太精彩了。

收笔有鼠尾,有枯虚不实,用锋有正有侧,甚至随意涂改。

有些字,单字拿出来,没有什么艺术性特别高的地方,但是放到整篇作品里,是那么自然。

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即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以前已经说过篆籀笔法,是颜真卿自张旭处悟得,此篇用笔用秃笔,所以有些点画直接点入也是圆的,但是也因此可以看出很多细线条的表现,是颜真卿功力的表现,是非常难以捉摸的,也是没有工夫非常难以模仿的,在加上其中轻重粗细,浓枯的对比变化,是难以用规律所讲清的。

或者说此篇根本没有规律可言,他做到了和王羲之一样用笔鬼神莫测,所以后世将其和书圣并立,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此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

尤为精彩的是末尾几行,由行变草,迅疾奔放,一泻而下,大有江河决堤的磅礴气势。

至十八行“呜呼哀哉”,前三字连绵而出,昭示悲痛之情已达极点。

从第十九行至篇末,仿佛再度掀起风暴,其愤难抑,其情难诉。

此篇书作,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是书,实则是抒发一种悲愤。

用笔用墨不计工拙,字的连带顾盼全是由情绪带动,所出法度,全出无意,实则是平时功力的结晶。

真正做到了“无意于佳乃佳”,这是历史作品上不多见的。

如果大家看历史上的三“神品”三大行书,兰亭,祭侄稿,寒食帖,都是诗文“稿”。

“稿”很重要,说明没有当做作品来写,却又因为写时是离着情绪最近的时候,下笔最自然的时候,最不计较工拙好坏的时候,所以写出来的作品,反而变化更难以捉摸。

公字画雄秀,奄有魏晋而自成一家。前辈云,书法至此极矣。 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苏文忠谓:“见公与定襄五书草数纸,比公他书尤为奇特。”信夫。如公忠贤,使不善书,千载而下,世固爱重,况超逸若是,尤以宝之。

这是宋人的评语,其中一句“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说的最妙。

因为注意力全在修改文章上,于字画上并没有着意,所以说达到了更精妙的地步。

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端楷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心手两忘。真妙见于此也。观于此帖,真行草兼备三法。前宋名重当时。

元人评语,这是说颜真卿楷不如行草,行草不如书稿的出处。

曾经我说此句“楷不如行草,行草不如书稿”,有人还抬扛,说这是我自己杜撰的,我并无心解释,因为这类人太多了,和此类人解释不得,这类人永远是以管窥豹,不会反省自己的无知。

文中“告”所说是告身帖一类工整的官用楷书作品,书简就是颜真卿现在流传刻帖中的手札信笺,草则是“稿”。

书法到了一定地步,追求的就是自然,所有可能一个书家名家,即使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并不是字字精妙,本本精妙。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应该有天时地利人和。

也有一些人,看到一些书家的平时作品,就说“徒有其名”,这也是没见识的表现,从古至今的大家,每个人的每个时期,都有好作品和不好的作品。

比如米芾手札,三十多岁想对五十多岁的作品,简直差太多了,即便是五十多岁的作品,固然也有高低之分。

前十二行甚遒婉,行末“循尔既事”字右转,至“言”字左转,而上复侵“恐”字,“有”旁绕“我”字,左出至行端,若有裂文,适与褙纸缝合。自“尔既至泽”逾五行,殊鬱怒,真屋漏迹矣,自“移牧”乃改。“吾承”至“尚飨”五行,沉痛切骨,天真爛然,使人动心骇目,有不可形容之妙,与《禊叙藁》哀乐虽异,其致一也。“承”字掠策啄碟之间,“嗟”字左足上抢处隐然见转折势,“摧”字如泰山压底柱鄣,末“哉”字如轻云之捲日,“飨”字蹙衄如惊龙之入蟄,吁,神矣。

元人评语,再此就不多解释了。

元章独称《座位帖》,盖尝屡见,而《祭侄》则闻而未睹,今《宝章录》可考,宜其并称《座位》而不及此也。世论颜书惟取其楷法遒劲,而米氏独称其行草,为劇致。山谷亦云,奇伟秀拔,奄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回视欧、虞、禇、薛辈,皆为法度所窘,岂如鲁公萧然出于绳墨之外而卒与之合哉。盖亦取其行书之妙也。况此二帖皆一时藁草,未尝用意,故天真烂漫出于寻常畦径之外。米氏所谓忠义愤发,顿挫鬱屈,意不在字者也。

文征明跋语,文征明早年就是学颜出身,二十多岁颜字笔法已经有成象,后来听其老师劝导,专心一致,逐渐走到二王,于晚年的时候从圣教出。

晚年小行书,虽然是二王根基,但是其中很多地方还是有颜味儿的。

在临祭侄稿的方面,个人觉得有二人最好,第一是洪厚甜,就是上图临者。

还有一个就是沃兴华。

此二人的名声可能在大多数人耳朵里都不太好,一个玩坏了楷书,一个是玩坏了书法。

但是无论如何,水平还是水平,并不可以偏废全,可学之处还是要学一下,不可学之处可不学。

诚如黄庭坚所说,学书当如柳下惠能坐怀不乱,才是高手。

做“鲁直闭门者”则修为就不够了。


梁宇航

颜真卿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十分精妙,擅长写行、楷,独创了"颜体"楷书。他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我们耳熟能详的"颜筋柳骨"就是形容他们两人的书法。

公元755年,安禄山造反,隔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队攻陷常山地区,时为地方长官的颜杲卿坚守城池,顽强抗敌,终连同其子季明一同被判军俘获。因为不愿归降,连同颜氏家族30余口家人一起慷慨赴死。直到758年叛军平定后,颜真卿才找回了侄子季明的头骨。手捧至亲骨肉的尸首,内心的悲痛如决堤洪水咆哮而出,感念颜氏一族的忠肝义胆,提笔疾书祭词一篇,那就是流传至今的《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较颜真卿的其他作品而言,显得凌乱潦草,但却千古流芳,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浑然天成的艺术性。《祭侄文稿》本身并不是一篇书法字帖,而是在悲痛伤怀中书写的一篇祭文。苏东坡曾说:“书法无意乃佳”,而这篇撇除一切书法故意的行文,是一位书法家书法造诣的最直接体现,其可贵就贵在“无意”,无为书法而书的意念。

二是其本身具有的艺术价值。这篇《祭侄文稿》在书法上具有三大特色,即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开张自然的结体章法和渴涩生动的墨法,笔法、章法和墨法的巧妙结合,勾抹之处的斟酌变换,都让人从文字之中感受到了笔法的精妙和蕴藏的力量,可谓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三是其蕴藏的厚重情感。这篇文稿成于颜真卿万般悲痛之际,字里行间可见其对国与家的情感迸发,其中蕴藏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使这篇文稿较一般的书法真迹更具重量。与其说我们能够在这篇文字中看出颜真卿的书法动力,不如说我们更多地看到一个爱国之士最真挚诚恳的灵魂。这篇有魂的文字,自然是要千古流芳的瑰宝。


国家人文历史



《祭姪文稿》是颜真卿的为姪子季明写的祭文行草书文稿。

由于书稿原无意于书法,皆因情生意,天机自然,且以深厚的篆书线条笔意入书,书法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一泻千里。书风神采飞扬,姿态横生,笔势雄奇,遒劲朴厚杂流丽,得自然之妙而超神入圣,历代被评为颜书行草第一,又被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或可与王羲之《兰亭序》抗行。



我们知道书稿类书法作品都是作者为文而文,根本无意与书法的好坏,如书法作品《兰亭序》但因为无意而出人意外,全在平日里厚积薄发,因情因感而作,故要比那些刻意创作的作品更生动自然,感情的投入更真实,无一丝一毫虚伪或做作之态。

《祭侄文稿》就是因为和王羲之的《兰亭序》一样是无意与佳乃佳,更重要的是艺术与情感、理智的交互的绝妙佳作。

《祭侄文稿》自始至终,还记录者颜真卿心理情感变化,所以作品开始一段相对类似楷书那样的工稳,在情感发生第一次变化时出现了一行非常粗重的线条,说明心情随着对侄子的记忆再现心情开始变得沉重起来,在还没有往下书写三行时心情愈发悲愤,字迹开始出现错乱,字体也开始草意加重,作者似乎在努力控制自己悲愤欲绝的情绪,但复又无法抑制,字迹故越来草,涂改的地方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最后一行字几乎完全变成了草书的连带书写,且字也显得不那么严谨如开端部分的字,这反映了颜真卿已经悲愤到了极点,几乎到了再也难以成书成文的地步。

这种情感和王羲之的《兰亭序》不同,一个是在酒后逸性,感叹生命的无奈和无常,一个却是因为失去亲人的悲愤和郁郁不平。也和苏东坡的《寒食帖》更不同。可以说这三大行书代表了至极的人类的三种情感,并且是以书法线条和空间、形质语言的表达或描述,这更加增添了其书法的艺术和情感魅力以及生动性和自然之美,这种美不是妙造自然之美而是无意与佳乃佳的自然和情感之美。







翰墨书道

一、首先我觉得是人品居上,众所周知颜真卿是颜回的后人,同时颜氏家族又是中华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家族之一,(颜氏家训)现在都是我们学习和传承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典籍。所以颜真卿的出色是家学渊源,在加上大唐的包容并蓄,使得唐代出现了书法的第二座高峰,这些都有力的促进了书法的传承与创新,所以颜真卿以人品立身,字也就呈现了独特的个人魅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颜体,颜筋”。

二、祭侄文稿为什么可以在通篇几乎修改涂抹的情况下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与颜真卿创作此文是的心情是一脉相承的,大家知道当颜真卿得知自己侄子遇害的消息后心情极度悲痛,这可以从他的文中可以看出“父陷子死、巢倾卵复”,所以在书写时没有在注重书法创作时所遵循的准则,这恰恰显得作品更加与众不同,但不可否认是即使心情在极度悲痛的情况下也同样保持了自己的书法风格,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三、纵观天下三大行书,除第一外其实第二和第三的作者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都是非常崇高的,颜真卿忠君报国,杀身成仁、苏东坡屡遭贬斥依然怀有赤子之心,在他们身上没有向命运低头的屈服,只有不断完善自我人格的光辉,所以天下三大行书,我认为,王羲之在由隶转行开创的承前启下的书体,颜真卿则是光明磊落舍身付义的倾诉,苏东坡则是中国读书人在贬斥流放仍然是关心民间疾苦,位居高位时则心怀天下苍生的高尚情操。

谢谢你为回答打分!
极差
较差
一般
不错
很棒
感谢你的打分,你的打分对我们很重要!

重新打分

创建于2017.9.4

kmhfyk

颜真卿《祭侄文稿》帖子是公认的天下第二行书,在中国浩瀚的书法艺术宝库里,知名度和影响力仅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是许多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用之不尽的典范。

一件书法作品是否能成为千古流传的艺术臻品,主要从以下关键词来判断即可。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1,情感。

情感是所有艺术的灵魂,给作品中凝注饱满情感是打动欣赏者的根本。

颜真卿跟侄子颜季明既有血缘关系,又有战友关系,他们的关系和感情非同寻常。在平定“安史之乱”时,颜季明不幸被俘,继而在756年遭到杀害。

颜真卿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情不自禁,提起笔流着热泪写了一篇悼念侄儿的文章,这篇文章就是《祭侄文稿》。

颜真卿《多宝塔碑》

在书写时,颜真卿并没有考虑什么章法、布局等外在形式,他只是带着沉重而饱满的情感,用文字来表达亲情的断裂所带来的悲愤,同时对侄子的生平和功劳做了描述。由于太过于专心,即使笔头上没墨了,他依然用意识指挥着笔下意识地写下去,让情感在书法线条里构成了川流不息的气韵。

颜真卿像

2,自然。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自然状态下的信手之作,直抒胸臆,没有矫揉造作之感。

由于情绪太过激动,甚至有些字写错了,他依然没有停下笔。直到他写完,他才发现有错别字,于是就用笔涂涂改改,没想到取得了另一种有虚有实,有轻有重的表达效果。

那是一种不加雕琢和掩饰的自然之美的流露。

颜真卿《颜勤礼碑》

3,文采。

文学性是评判书法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平常人眼里,颜真卿仅仅是一位书法家,或者是将军,其实,颜真卿还有一个身份——诗人。《全唐诗》收录了颜真卿27首诗词,尤其《劝学》、《咏陶渊明》等诗歌,是非常优美的古诗。在文采方面,颜真卿也是一把好手。

《祭侄文稿》只有短短240余字,通篇遣词造句凝练,没有一个多余字,彰显了颜真卿高深的文学修养。

历史上那些书法名帖,都是书法家自创诗词,是书法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祭侄文稿》同样如此。

颜真卿诗歌《劝学诗》

4,情怀。

情怀可以提升境界和品味。

在《祭侄文稿》中,颜真卿依靠书法的外形,文字的内核,表达了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同时也宣扬了爱国爱民,为国家利益赴汤蹈火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这些情怀历来是中华民族基因里的高贵品质,上到国家下到百姓,骨子里都认可这些品质,符合审美共性的特质,也会大力宣扬这些,因此,《祭侄文稿》会一直流传下去。


鸿鹄迎罡

我们都知道,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兰亭序里面也是有涂抹的痕迹的,但是《祭侄文稿》里面涂抹的痕迹更多,几乎通篇都是涂抹。

然而就是这样一幅作品,却被历代书法名家推崇,颜真卿也因此成为一代宗师,是继王羲之以后的又一位行书大家,他的行书是有开创性的贡献的。

原因就是,他的这幅作品体现了书法书写的最高境界,心手合一!

我们普通人练习书法,更多的把精力放在如何写好一个人笔画,如何写好一个结构,如何处理好书法的章法等这些技法层面的东西,这是最低层次的书法创作。

这种书法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现技法,对于书写内容的关照不够,然而好的书法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俱佳的,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的统一。

好的书法作品,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法,更要把这种技法通过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展现书写着的情怀和追求,这也是书法被称为艺术的重要原因之一。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书写于他的侄子被人杀害,在寻找尸首的时候只找到了一个头颅,是在悲愤欲绝的心情下写的。

完全没有去关注技法,只是用毛笔陈述自己亲人去世的悲痛之情。

同时,它的高超的技法也在这种自然的状态下降流露出来,是一篇心手合一、形式和内容、书法与人生高度统一的作品。

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也不为过了。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不二斋

{《祭侄文稿》是一篇抒情祭文,并不是一本书法帖,不能用书帖眼光看待}

《祭侄文稿》被誉为是中华十大名帖之一,还被称为中华书法世界中三大行书之一。作者颜真卿是初唐四杰之一,他更多一种身份则是中华楷书四大家之一。大笔者看来,《祭侄文稿》的历史文学价值远远大于其书法文化价值。

一、什么是《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是真实的颜真卿手稿,书稿写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从唐到现在,这册手稿存世已1000多年,作为真迹,其珍贵性可想而知!

文稿墨本采用麻纸本,行书体。尺寸规格横轴:纵高28.2厘米,横长75.5厘米。书写内容共23行,每行10至12字不等,总计字数234字。历史久远,铃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等加印。这既代表了它的真实性,也增加了它的珍贵性。此外还经过了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现在收藏在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

相传,《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当年,公元755年,安禄山谋反,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将军联络其兄长常山太守颜杲卿一起起兵讨伐叛军。可是756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队却攻陷了常山地区,作为地方长官颜杲卿将军没有弃城逃跑,死守城池。最后随其少子季明一起判军俘获。因为不愿归降叛军,先后遇害,颜氏家族30余口家人被杀害。唐肃宗758年,叛军平定后,颜真卿托人到河北找回侄子季明首骨。面对自己特别喜欢的侄子遗骨,颜将军挥泪写下这篇情真意切的祭文。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幅作品代表的不是书法这回事,更多是蕴含了对“颜真卿”的人物展示,显示了那个历史事件的特殊背景。

二、颜真卿《祭侄文稿》根本就不是一本书法帖!

当初,在那种悲伤的情况下,再狠心的人,也不至于想到要借某件事来写一份字帖留给后人。这时的情况与王羲之《兰亭集序》情况类似,他本身并没想就将某篇文章当作一幅书法作品来书写。只不过是后人将它作为了一种书法字帖来看待而矣!


书法创作,又要抒情是还要写故事难事中的难事。《祭侄文稿》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以一种非书法创作的场景下的平常文作。通过这种手稿的阅读,希望从领悟平常书写技巧的人来说,更能寻找到一种平凡书写的比较标准。

《祭侄文稿》与颜体的其它字帖经起来,看到的只是颜真卿习惯性的笔法,说美观根本上无可比之处。

作者写作这篇作文时,我们可以想象,他本意就是为了写下一篇蔡文而矣,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爱侄的思念之情。他本人本未希望用这篇文章去感染谁。如果那时,颜真卿还想的是写得篇文章去感动谁,那也太那么点铁石心肠。

成为名帖,只不过是一种后们的一厢意愿的作法而矣!

三、有人看图说话,给予《祭侄文稿》过度解读,是真正对颜真卿感情亵渎;

三大行书作者都有雄厚的书写技能,有感而发写出一个时代文墨特色,有其文化考古的意义。作为古代四大名家的手笔,书法爱好者自然喜欢观摩其手稿。《祭侄文稿》除了作书法字帖之外,其作品写得情真意切,是一篇标准高级别的散文。这样的作品又增加了新的读者群!

但是,按照中华民族的“尊重死者”(而且这是一个年轻的爱国者)的文化传统,何需一定把一篇寄托悲伤情绪的文章当作一篇书帖临来临去呢?

真要临,那就多看看《兰亭集序》或者别什么的,有何不可?


创新炎黄

我们都知道,颜真卿的祭侄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艺术价值可见一斑,而要是问到,为什么祭侄稿会被认为是千古名帖,我认为总的原因是:

颜真卿的祭侄稿,写出了中国书法新高度,拓宽了中国书法书写表达的内容。而透过这幅书法作品,我们不仅能够一窥颜鲁公高超的书法技艺,同时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颜真卿的品德和气节!

下面分5个要点论述:

一、王羲之与颜真卿的不同

在颜真卿写出祭侄稿以前,中国书法是什么样的状态呢?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秀雅华美。这四个字当然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想见,在颜真卿出现之前,谁是中国书法最高艺术的代表呢?

毫无以为,是王羲之,而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简单来说,就一个字——雅。这种雅气,是一种贵族的雅气、贵族的高贵。我们别忘了,王羲之不是一个平头百姓,而是一个贵族公子哥,但是与我们印象里的纨绔子弟截然不同,王羲之虽说是富二代,但是,人家关心民间疾苦,常常忧国忧民,所以才有为街头卖扇子的老婆婆写字的传说。

但是,我们通观王羲之的书法,整体上,是一种不温不火的中和之美,即便是我们印象中应该龙飞凤舞的草书,在王羲之的笔下,都变得一个个温文尔雅、气度高华。

但是,我们看颜真卿的书法,就不一样了。如果概括地说,颜真卿的书法的特点是——壮。这种壮,是理直气壮,也是壮美的代表。如果说王羲之“书生”,温文尔雅,那么颜真卿就是一位“硬汉”。

这一点当然不仅仅表现在在他的书法名作《祭侄稿》里,而且颜真卿的楷书也透露着一股正气,因此有人说颜真卿的楷书,如关羽座帐,气势逼人。

二、时势造英雄

而联系到颜真卿生活的年代,唐朝,我们不难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繁华的盛世,也是一个文化高度繁荣的文明。颜真卿所处的年代,正是狂草艺术突飞猛进的年代,而唐朝所特有的奔放、热情开明的气质,让艺术家们无所顾忌的挥洒笔毫,展现他们的天性烂漫。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的话,这样一个洒脱不羁的、释放自己天性、自由的时代,我们能够想象到的,也只有魏晋时期的魏晋风骨了,你比方说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而王羲之恰恰生活在那个时代。而王羲之的书法,也没有辜负那个时代,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无人可比的书法大家。

在王羲之之后,中国的大唐盛世,也恰恰有这样一个自由的、让艺术家们随性洒脱的一个时代。所以,颜真卿成为了那个时代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代表。从此也奠定了中国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并肩的两座高峰的地位。

三、新时代的艺术变换

与王羲之不同,颜真卿此时此刻生活的大唐,对于艺术自由度的探索更加大胆开放。而中国书法也从一味的“雅”开始慢慢走向“壮”的审美。

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颜真卿的祭侄稿成为了他一生书法的最高代表,因此有人说颜真卿书法——楷不及行,行不及草,草不及稿。

因此,从时代意义上来说,颜真卿的书法——祭侄稿,其意义就是呼应时代的艺术主张下的产物,成为那一个时代艺术的代名词。无论从艺术形式上还是艺术技巧以及艺术的精神内涵上来说,这都是大唐盛世才能产生的杰作。

当然,具有讽刺意义的事,这幅在气度、格局上象征大唐艺术的珍宝,在某意义上,又是大唐衰落和耻辱的标志。因为它所标记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正是大唐盛世的转折点。而这层意义,又为祭侄稿增添了更加深刻的丰富内涵。

四、激愤之作

中国书法,讲求无意于佳乃佳。王羲之的兰亭序、十七帖,怀素的自叙帖、王献之的快雪时晴帖,都是即兴的产物。但是与这些即兴产物下的艺术作品不同,颜真卿在创作这幅艺术作品时,所面临的心境要比之前的那些书法家复杂得多,也艰难的多。

我们都知道这幅作品是颜真卿祭奠侄子的作品,而他的侄子就是在保家卫国,打击安史叛军的战斗中被安史叛军残忍杀害的。所以颜真卿既怀有国仇家恨,又怀有痛心自责,将满腔怒火倾斜于笔毫一端,挥笔泪洒满篇。

因此,这样浓烈的感情、激愤难平的心境,是中国书法几千年以来,任何一个书法作品都不能比拟的,没有哪一个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其心态是这样的难过、悲伤。

五、升华

当然,如果仅仅是表达颜真卿一个人的悲伤、难过的情绪,是不能让这幅书法作品成为千古名篇的,真正让他成为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的千古名作的原因,就在于,颜真卿在这幅书法作品里情感上升到了一种家国情怀。

本身悼亡侄子的原因就在于叛军之乱,这一层家恨国仇自然就隐含于其中,而颜真卿又是一位对国家忠心耿耿的人,其情感升华,自然不局限于个人的悲伤层面,对于侄子的悲惨遭遇,自然可以有深层次的升华。

所以,我们看到颜真卿的祭侄稿,不仅仅是一幅“草稿”,他更是一个时代艺术主张的忠实记录者,也是一位对国家忠心耿耿的老人,对于国家深深的眷顾和热爱。


松风阁书法日讲

颜真卿当时担任的职务是挑毛病的监察御史, 所以他在朝堂总是能挑出一大堆的毛病, 宰相杨国忠对他是烦不胜烦。

753年,杨国忠找了个机会把他贬为平原太守。

对颜真卿来说,去哪都无所谓, 反正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嘛。

可当他来到平原郡后,发现麻烦大了: “安禄山手握20万大军,并且大肆更换将领,莫非他敢造反?” 不管别人信不信,颜真卿反正信了。

表面上,颜真卿每天都在游轮上开party, 过得是没羞没臊的腐败生活。

实际上他暗中招募了工程队, 修缮城墙、招募壮丁、整修兵器、储备粮草, 将一个平原郡打造的犹如铁桶一般。


755年,安禄山扯旗造反,直奔长安而去。 面对安禄山如云的铁骑, 黄河以北的地方全都像是豆腐一般,一碰就碎。

可当他们来到平原郡的时候,懵逼了: “这地方就是个王八壳,打不动、撤不了。”

当消息传到长安时,唐玄宗叹息: “河北24郡,只有颜真卿一个忠臣。 我以前不了解他,是我的失误啊。”

这时候,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担任常山太守, 兄弟二人联手御敌。 并且联络了沦陷的17个郡组成“反安联盟”, 由于颜真卿在平原郡的贡献最突出, 大家一致推举他担任总盟主,带领大家归顺朝廷。

这样一来,联盟拥兵20万, 截断了河北的交通线, 这是颜真卿人生最光彩的时刻。

可安史大军毕竟是久经考验的军队, 颜真卿带领的联盟只是乌合之众。


当安禄山回过神来:“原来是你小子跟我作对,弄死你。”

史思明、尹子奇带领兵马调转方向, 麾下铁骑犹如刷子一般,把河北大地又刷了一遍。

那些乌合之众根本抵抗不了一个回合, 纷纷向安禄山献上娇嫩的膝盖, 到最后就只剩平原郡和周边的博平、清河还在坚持。

在这次“河北大扫荡”中, 安禄山充分发挥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以报复河北民众对他的不支持。

常山郡太守颜杲卿和颜季明抵抗不住, 被冲进城中的叛军残忍杀害。

后来,颜真卿派另一个侄子颜泉明去常山, 寻找颜杲卿父子的尸骨, 却只找到颜季明的头骨和颜杲卿的一只脚。

最亲的亲人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 自己却没有能力手刃仇敌,为他们报仇, 颜真卿痛哭流涕, 既为亲人的遭遇伤心,也为国家沦落而难过。



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谁为荼毒?
念尔媾残,百身何赎?
呜呼哀哉。

这是颜真卿在《祭侄文稿》中的话。

他怀着满腔悲愤的心情,为侄子和兄弟的死起草祭文, 心情激荡的无法控制, 以至于这篇稿子到处都是涂抹修改的地方。

但正因为没有任何刻意为之的修饰, 这幅帖子反而充满了率真、意气的流畅, 一举超越众多书法名家精心雕琢的作品, 被评为“中国第二行书。”

排名第一的,是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 排名第三的,是苏东坡写的《寒食帖》。

正如曹宝麟说: “他们正是在无心于书的创作状态下任情恣意挥洒, 才不期而然地达到了最佳的感人效果。”

有时候,你准备充足、全力以赴的去做某些事, 却未必能做的成。

有时候,你随心所欲、毫不在乎的去应付一下, 却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你的心态。 有时候,你引以为豪的东西, 恰恰是你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这时,你就要学会放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