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味的花生

在老家呆了一天后,我收拾物品准备回企业上班了。这时,父亲从房间提出了半蛇皮口袋的生花生,准备让我带一些回矿上吃,母亲则立即找来塑料口袋,准备装花生。

我来不及多想,新花生刚上市,父母竟然这么快就晒了半蛇皮口袋的事。迫不及待地从口袋中拿出一颗花生,熟练地去壳,将花生粒放进嘴,可使劲一嚼,嘴里的一丝哈喇味让我明白这不是今年的新花生。我表情木讷地对一旁忙碌的母亲说道:“妈,这个不是今天的新花生呀。”母亲边大把大把地往口袋里捧着花生,边说道:“不是呀。年初你说要回来,你爸知道你喜欢吃花生,就买得比较多,还煮了好多的盐花生,结果你又没回来。二娃,等会你再把盐花生多装些走哈。”

小记——味的花生

母亲的一席话让我心中充满了愧疚。父亲退休后,他们就搬回老家居住,偶而做点小本生意、帮忙打广告等,过着我们羡慕的退休生活。前几年,我从川北调到川南工作,与妻子过着两地分居的日子,再之工作忙、路程远等缘由,回家的次数有限,尽管父母的居住地就在川南和川北之间,现代的交通回家很方便,但我却很少回家看望他们。

年初,我和妻子商量,借着母亲4月过生日的机会,回去看看父母。可母亲硬是不同意,在电话总是给我们上经济课,你们耍一两天就走了,可惜两人的来返路费;现在经济不景气,挣钱不容易,回来又要花钱等等,最终我们都没回老家给母亲庆祝生日,甚至认为父母是钻到钱眼子里了。可我们却不知的是,父母盼望着我们回老家看望他们,不然不会准备那么多我喜欢吃的花生,但得知我们工作忙,在老家呆的时间短,不愿我们为此多花车费钱。

小记——味的花生

由于观念的原因,作为80后的我们与父母的想法、做法有很大的不同,有时在父母家里看不惯这,看不惯那的,在他们身上似乎总有挑不完的毛病。就算在屈指可数的通话中,内容也像程序设定的,反复地回答着,吃饭没,工作累不累,收入如何,家庭是否和睦,孙子孙女的学习成长等等问题。

看成着眼前忙碌的父母,一根根黑丝变白发,额头爬满皱纹,手上布满老茧,这是都是岁月刻下的年轮,也深深地记录了他们为子女有操不完的心,做不完的事。其实,无论我们长多大,在他们的眼中都是孩子。我们要像父母那样的胸襟来包容他们,像我们对待孩子那样的爱心、耐心来对待父母,切莫留下“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悔恨。

去车站的路上,我提着满口袋的花生,突然发现那味道没有变,变得只是自己的那份初心。

小记——味的花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