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一個城市能超越上海的經濟地位?

大褲衩8

要我說就是深圳了。

上海是金融中心,深圳是創新中心,又毗鄰香港這一世界級的金融中心,如今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又如火如荼進行著,深圳的未來無法估量!

就中國標杆性企業而言,深圳不僅在過去30年年內產生華為、騰訊、中國平安這種超一流的中國企業,10年間的創新型企業代表,如大疆、華大基因等,都出土於深圳。

深圳是一個不斷改革,不斷被當做實驗田的地方,歷史包袱輕,如果與香港、澳門的聯動更加深入,藉助人才優勢、環境優勢、政策優勢,深圳再輝煌30年,也是可以看見的。

反觀上海,其創新氛圍甚至要輸給杭州了。金融中心,確不要成為保守中心了。因為上海的精緻主義文化,根深蒂固的本地文化,比之移民城市深圳,的確難有更大的發揮和提升,除非它把寧波、杭州都收入囊中,變成一個大上海,那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但,杭州願意這麼幹嗎?顯然,不願意吧。

2017年,上海GDP首次突破了3萬億元大關,達30133.86億元。來看深圳,2017年深圳經濟依舊保持高速增長,GDP總量為22438.39億元。GDP增速看,上海是7%左右,深圳則是8%。要知道,上海的常住人口2400多萬,深圳是1200多萬,顯然,深圳的優勢越發明顯。

看好深圳,那依舊是中國改革的最前沿,它將引領中國發展的下一個40年。


財經作家邱恆明

(上海)

一個世界大國不應該只有一個經濟中心,比如美國除了我們都知道的紐約以外,洛杉磯、舊金山、芝加哥這些都是經濟大城市,特別是舊金山集中分佈美國高新科技產業,紐約集中美國金融頂尖人才、芝加哥成為美國製造業中心併成為美國第三大城市。

(北京)

(杭州)

中國要成為世界大國和經濟強國,需要產業集中後,城市功能分化,單一的一個上海經濟中心地位不能永遠存在,需要更多的大城市承擔不同的職能:

(重慶)

比如北京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再加強,上海成為中國金融中心,深圳、杭州大力發展中國高新技術產業,蘇州、東莞、泉州等大力發展製造業集群,西安、重慶、武漢發揮地區樞紐優勢成為連接中國經濟南北的重要走廊。

(蘇州)

(深圳)

最重要的是發揮地區優勢完成城市產業轉變,這才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最需要的核心驅動力,每個地區都需要一個向上海一樣的經濟中心作為領頭羊,帶動整個地區發展,不能將所有經濟資源和實力都集中在東部,中部、西部乃至東北地區都需要找到新發展動力,這才是綜合國力強大的根本。


迷彩先生

成都

成都目前總人口超過1500萬,汽車保有量,城市規模,城市競爭力,城市商業魅力,落戶成都的世界五百強數量等等一系列指標,成都僅次於北京,上海,深圳,且有多個關鍵性指標,成都已經逼近廣州,連續六年,成都保持新一線城市首位!英國經濟學人智庫預測,成都有望在2050年前,成為中國經濟第一強市!

深圳

目前深圳經濟已經是中國第三經濟強市,僅次於北上,且2017年深圳GDP增量已經成為全國第一,深圳與北京上海的經濟差距正在縮小,10年前,深圳GDP只有上海的61%,現在是上海的75%,預計在2035年,深圳GDP超過上海!

重慶

2017年GDP重慶大殺四方,超過天津,與廣州的差距也在縮小,且經濟增長速度高達9%以上,按照這個增速,重慶可以在2040年左右趕上上海GDP,因為土地和人口的紅利在重慶依然存在!

總結

最有可能超過上海的城市是深圳,原因是深圳的經濟結構最具潛力!所以深圳在今後長時間裡,經濟都是快速增長!


蔣昊脫口秀

如果有,那一定是深圳。有2組數據足以證明,未來5年左右深圳超越上海的可能性;2016年 上海GDP26688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415萬);深圳193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077萬),上海的人口是深圳的2.5倍,而經濟實力差別並不太大,關鍵是深圳的經濟增速明顯高於上海。


從世界都市經濟 圈來看,珠三角位列世界前六,而核心支撐力量則是香港、廣州、深圳三大中心城市,前十年是以香港為龍頭,廣州、深圳為雙子座側翼;而今已經過渡到深圳為龍頭,香港、廣州為兩翼的雁陣結構;毫無懸念的是深圳17年的經濟肯定要超越香港;

從城市創新力上看,深圳科技創新能力排第一,國內唯一可以相提並論的是北京中關村,中關村體量太小,整體實力不在一個層級上,且北京不具備珠三角廣泛的製造業基礎和區域智造實力。這也是國際上將深圳比肩美國硅谷的科技創新城市的原因。蘋果CEO訪華第一站便是深圳,地位可見一斑。

從未來發展潛力看,深圳定會成為一個具有強勢地位的,以科技為龍頭,金融、港口、貿易、高端製造為核心產業的國際大都市,中國龐大的經濟體量僅僅靠一個上海金融中心根本不夠,香港自己作賤未來只能淪為二線城市,北京的未來是文化,金融中心只能是上海、深圳雙子座;這是深圳優於上海的地方,而上海除了金融和港口貿易,在科技上已很難再有大的作為,這是深圳未來超越上海的強大優勢;

從城市發展基礎上看,深圳科技產業強大,華為、騰訊、大疆為代表的國際級重量級選手世界影響力大,資源裹挾與匯聚效應明顯。同時珠三角強大的製造業實力以及產業升級效應必將拱衛深圳整體的科技創新能力;

深圳優美完善的自然環境、科技創新的人文環境,必將吸引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頂級人才,城市的人口數量會快速接近上海,人口質量上卻會遠高於上海;相對於上海的地域化特徵,深圳比上海更能吸引全國乃至全球的人才。深圳一直被稱為年輕人的天堂,深圳人口結構也更年輕化。這都是未來深圳超越上海的原因;5年左右深圳肯定會超越上海;


探城獵人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經濟、金融中心,在目前來說,上海經濟中心這個地位是極難撼動的。難道說就沒有城市能超越上海?也許你說是北京,北京和上海是同一線的城市,國內僅有的兩大頂尖城市,但是除了北京外,你還能想到哪個城市能超越上海嗎?

在中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超級城市區域正在迅速崛起。珠三角地區總人口超過4100萬,正在形成龐大完善的城市體系,成為世界最大的城市群之一。其中,深圳在中國發達城市中環境最優,也是科技創新最強的城市之一。

深圳經濟的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了廣州,有可能在一兩年GDP要超過廣州成為中國第三。深圳,儼然是如今中國最新銳的一座城市,深圳的人均收入和創新已經遙遙領先於上海,一個只有幾十年歷史的特區,已經動搖中國百年經濟重心上海的地位?

深圳超越廣州已成趨勢,“北上深廣”的城市格局或將成為中國內地一線城市的新常態。而按照目前的趨勢,深圳不排除再進一步的可能,未來取而代之的或將是“北深上廣”。

創新成為深圳經濟增長內在動力,它已連續三年位居《福布斯》中國大陸創新城市排行榜首位。南山是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強區,它被外界譽為中國硅谷的有力競爭者,此前北京中關村一直保持著這個稱號。深圳的後勁十足,它是中國最具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深圳是最年輕的城市,也是最有吸引力、最包容的城市,這恰好證明了深圳未來的潛力。上海的面積是深圳的三倍多,人口是深圳的兩倍多。深圳每平方公里產出的GDP和財政收入多年位居全國大城市第一。一個年輕的、有著更充分的內生動力和開放活力的城市,它有可能在20年間超越中國100多年來不可動搖的經濟中心。

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一派現代化的氣息,林立的摩天大廈是它的驕傲。依山傍海,整潔美麗,四季草木蔥籠,景色秀麗,氣候宜人。深圳幾乎每天都在變化,變得越來越讓人不認識,變得越來越美麗。

各位,你們對深圳有多瞭解呢,這樣的深圳,你們認為能超越上海嗎?發表下你們的看法吧。


一個小小滴我

深圳永遠不可能發展成上海,因為哪裡是中國工廠代名詞,上海是金融高地,世界第一港口,遠東第一城,自有魔都的魅力!聽名人說話就知道繁華不過上海,馬雲去美國都是介紹上海,它是中國崛起的名片!


電競犬

能超越上海的城市有兩個,一是深圳,二就是杭州。理由如下:

首先是對標美國紐約大灣區和日本東京大灣區的第一個國家級粵港澳大灣區和第二個國家級杭州灣大灣區的提出,在這兩個大灣區中,深圳前承香港後接廣州,隨著深圳中山大橋的修成,再中接珠三角西岸,深圳正處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位置,這是香港廣州都不能同深圳相比的深圳獨特地理優勢所決定,如此,深圳必將發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最重要城市,沒有之一,杭州得益於杭州灣大灣區的名字相同,杭州的影響力將迅速擴大,同時在杭州灣大灣區中,杭州北承上海,南接寧波,也正好處於杭州灣大灣區的中心位置,這也正是杭州的地理優勢所在,所以從兩個大灣區的地理位置看,深圳與杭州都是有地緣優勢的,追趕上海都有很大潛力;

第三就是杭州城區的大面積擴大,這就是說杭州也將具備同上海一較長短的土地優勢和人口優勢了,而深圳得益於杭州土地面積擴大的示範,或許也很有可能在未來不久也將擴大面積,一旦深圳土地面積真的擴大,那深圳也將縮小與上海的土地面積不足和人口不足的劣勢;

最後就是浙江與廣東是全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兩個省份,杭州和深圳作為兩個市場經濟最發達的大城市,經濟活力自然超過上海,這從2016年杭州和深圳gdp 增速都達9%以上,而同期上海只有6.8%,就可以看的出來,而且深圳和杭州的全國知名民營企業也都超過上海(上海可以說沒有全國知名的民營企業吧,誰能舉個例子呢?)。

綜上所述,所以說深圳和杭州是最有可能超過上海經濟地位的兩大城市了。


kuangjw

如果單從經濟總量上看無疑北京和重慶在未來會超越上海,主要原因如下:

一、北京

1、行政資源集中

北京作為首都,擁有其他城市無可比擬的行政資源優勢。以前北京和上海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但北京每年的增量十分迅速,現在和上海的經濟差距已不大,雖然北京在慢慢去中心化,但其作為首都的功能無可取代,資源十分集中,特別是央企扎堆,個個巨無霸,各大型跨國公司也會密集在北京設立總部,其他地方的民企發展強大後很多也會在北京設立第二總部,例如阿里巴巴等。

2、城市面積大

北京的面積1.641萬平方公里,是上海的2倍多,可利用空間更大。雖然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不能和城市面積直接掛鉤,但當經濟體量都差不多的時候,面積越大的城市發展空間越大。現在受城市面積限制最嚴重的就是深圳,深圳不到2000平方公里卻產出2萬多億的GDP,城市負荷十分嚴重,直接推高了深圳的商業用地成本,以至於深圳不得不對外用地,和汕尾成立“深汕合作區”。雖然說其他不少城市面積都大於上海,但都不具備北京的優勢。相對於北京,上海也有自己的優勢,例如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等,但這些北京都有能力趕上,看北京最近建設的CBD就知道了,但以上兩項是上海不具備的,目前上海很多是向深度發展,但北京在廣度和深度都能雙向發展,2017年GDP只比上海少2000多億,但增量一直大於上海,因此在可預見的將來北京超過上海是大概率事件。

二、重慶

1、面積大人口多

重慶是我國第四個直轄市,面積大,人口多,現在說重慶超過上海可能會有不少人發笑。雖然經濟質量和北京上海差距比較大,但重慶擁有人口和地域優勢,有時候數量就是質量,試想一下,如果重慶的人均GDP達到全國的平均水平,它的經濟總量還有多大?近年重慶經濟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一路過關斬將,2017年超過天津位居全國第五。

2、增速明顯

目前上海經濟發展已比較飽和,進入嚴控人口低速發展的新常態。而重慶在國家的重視下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高速增長,此消彼長,當重慶的各種增長要素打通後,重慶超過上海也是有可能的。其中的例子就類似八九十年代的大陸和香港,香港當年經濟實力超過大陸,但隨著大陸經濟的高速增長,香港的經濟比重也逐年下降,正在北廣州深圳超越,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香港地方小,經濟已趨向飽和。現在談重慶經濟地位超過上海還為時尚早,畢竟上海的經濟總量和高端產業遠遠高於重慶,上海也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仍是我國經濟第一城,但目前上海受發展制約因素很多,重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如果能長期保持高速發展,超過上海並不是不可能,大家覺得呢?


麼爺的舅舅

這個話不能肯定說!我剛不久去過上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氣,壯觀,美麗之未來世界超級城市第四名的上海!城市美,經濟發達,人口眾多~人民生活幸福美滿!就僅一項老年人的65歲以上可以每月拿到上海政府給乘車補貼就是700元,哪個敢發這700元,財政要拿出多少知道嗎?這就是今日的大上海的大氣!深圳無法超越大上海,大上海人的工資收入比深圳都高,特別外地人打工去上海的人比去深圳的人多!為什麼?一來是花花世界的花錢大氣之城!二來收入也比深圳高!都想留住上海。前不久,在電視中看到,一個外地小女孩在上海打工,愛上了上海,想長久居住,但又買不起房,正好老家政府拆舊房造新,女兒向父親提出,拆迀費,給她在上海買房,然後老人全家人住上海,她來給老人照料生活!可老人又不願離開老家,只有上電視節目中,來解決這一難題!這說明了什麼?我都想長久居住上海!可是不可能!不過我還要去大上海遊玩!



漢叔86101525

本人在北京上海深圳都生活過,目前在深圳,深圳人總覺得自己牛逼,為自己是一線城市而自豪,結果人家北京上海人根本沒把你當一回事,小弟都不如,你打死他們也不願意離開北京上海居住在空氣好的深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