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没有梦想,阿里没有盟友,你懂吗?

赚钱的速度赶不上印钞的速度,想要不被世界抛弃,关注金融是快速获取财富的最佳途径;本账号以时事热点为基础,结合自身多年资本实践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论述其中的金融思维,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习金融。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腾讯没有梦想,阿里没有盟友;什么意思呢?

腾讯的本质仍然并且一直都是一家社交公司,社交关系是腾讯3.64万亿港币市值的基础,尽管我们能够看到2017年腾讯的第一大营收是占比41%的游戏,但是游戏业务无论从流量还是对用户的社交关系来说,本质上都是依赖基础的社交业务。

腾讯没有梦想,阿里没有盟友,你懂吗?

只要有社交工具吸引用户,腾讯可以将流量导流给任何高毛利的行业,即使某一天游戏业务利润率下降了,那腾讯完全可以扶植新的高毛利业务进行无缝切换,这是腾讯流量变现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交是腾讯立于不败的法宝。

熟人社交关系链的转移困难,是腾讯立于必败之地的基础,社交关系的转移不是以单个用户开展的,只有用户的整个关系链转移才有可能对老平台造成毁灭且不可逆的打击,而除非是社交平台的革命性基础设施升级才可能造成如此的影响,比如从PC端社交到移动端社交转变,比如从移动端社交到虚拟社交的转变才有可能,否则腾讯因为社交带来的流量优势会一直存在,这也是为什么谷歌GOOGLE和阿里巴巴社交之心不死但总是做不好社交的根本原因。

对于腾讯来说,社交关系是腾讯的基础,其他业务都是衍生于此的流量留存和流量变现,我们发现除了社交、安全、云这种设计腾讯发展安全的业务腾讯都是不遗余力的投入,对于泛娱乐、游戏这样的现金业务腾讯也在加大收割,某一天这两块业务利润下降时,腾讯完全可以舍弃并扶植新的高毛利业务,对于没有盈利又没有前景的腾讯都是果断放弃,比如朋友网、腾讯微博、拍拍等业务因为没有可预见的前途都放弃了。

腾讯并不是说放弃了产品的研发,对于游戏、安全、云计算、泛娱乐上腾讯内部的赛马机制让竞争远远比外界想象的残酷,这样的机制让光子在《王者荣耀》失利两年后牟足劲凭借《绝地求生:刺激战场》一雪前耻。所以不能说腾讯没有产品,而是它的核心不是产品,所以也就形成了腾讯风控投资并购和强化社交的结果。

腾讯没有梦想,阿里没有盟友,你懂吗?

风口在不断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一日千里,对于自己做不好的业务,投资是最好的模式,一方面投资可以让新公司在潜在业务不会对大公司现有业务造成颠覆性的格局;两一方面处于发展期的新公司担心出现自己不愿意把握的投资机会转而被竞争对手收入囊中(腾讯的社交优势和流量优势是大多数企业枪金的业绩和用户增长点,同时腾讯的资金进入但是不介入管理的投资策略让创业者颇为受用);第三方面大公司的经验和资源可以让创业者更快速的跑赢竞争对手获得先发优势。

腾讯最好的办法就是投资,形成同盟军一起巩固产业护城河,同时阻击竞争对手,从投资格局来看,BAT里面创业者最想要的就是腾讯投资,也说明腾讯投资和策略的成功。腾讯所有产业都是巩固社交护城河和社交流量高效率变现,腾讯以不控股、不介入的模式让马化腾拥有了一批高度凝聚力的小马仔,最终形成了所谓的“腾讯没有梦想”的结果。

腾讯没有梦想,那么为什么又说阿里没有盟友呢?

腾讯没有梦想,阿里没有盟友,你懂吗?

阿里重交易,阿里所有的产品和产业都是为了强化交易简化交易流程做服务的,同时试图高效率的进行商品流量的变现。在投资策略上,阿里巴巴以先投资、在并购最后圈资收购的高介入模式让阿里大多数投资的商业形态最终都成为阿里巴巴的一部分,也就形成了“阿里没有盟友”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腾讯在社交领域会不断强化和探索新的社交模式,而对于非社交领域的产品来说,处理是战略级影响腾讯生态的产品,都是腾讯的棋子,腾讯放弃一点都不会感到心疼,所以腾讯几乎不需要用新产业来补全自己的产业布局,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无论是支付宝、咸鱼、淘宝、阿里妈妈本质上都是为了促成交易,而并购饿了么、高德、uc、盒马生鲜本质上都是为了提高交易转化率降低交易门槛,因为交易行业远比社交领域更具有挑战和竞争,社交关系链对用户来说只能选择一个到两个作为高频使用的产品,但是电商则不一样,用户只需要一个可信了的平台,因此我们看到唯品会、亚马逊、京东等都在不断分流淘宝的交易用户和交易数据。所以阿里只有通过交易的两大关键性因素来强化自己的护城河,让自己成为坚不可破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所以阿里需要疯狂的买流量,因为单纯的淘宝天猫的纯购物类流量的自然增长很容易鉴定,此后阿里的并购则主要是提升交易成功率和便捷度。

那么阿里为啥是收购而不是投资呢?阿里巴巴要为企业搭建好所有的交易服务,企业只需要在阿里巴巴上搭建店铺,其他的阿里巴巴可以完成,如果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被投资企业和阿里巴巴的协同并不会太顺利,被投资方基于自己的产略也不可能无条件支持阿里巴巴的战略布局,最终会限制阿里的交易基础设施建立,只有将交易的各个环节都由自己控制,才有可能让企业获得更好的交易服务。

对于腾讯和阿里巴巴来说,目前的战略是可以预见的最好的战略,外界所传的腾讯空心化的战略对腾讯来说是进退自如最好的选择,而从蚕食到最终鲸吞的策略对阿里的交易基础设施建设同样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