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预防

重视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预防

重视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预防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30~85岁居民房颤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以上。房颤发作时,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如合并冠心病,可出现心绞痛、眩晕、晕厥,严重可出现心力衰竭及休克。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及体循环栓塞事件,常可危及生命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国一半的房颤患者属于脑卒中的中、高危人群,因此房颤患者加强脑卒中预防非常重要。

房颤所致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20%。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生率约5%,是无房颤患者的2~7倍,而瓣膜病房颤脑卒中发生率是无房颤患者的17倍。房颤相关脑卒中与非房颤相关的脑卒中相比:症状重,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易复发;病死率是非房颤相关脑卒中的2倍;医疗费用是非房颤相关脑卒中的1.5倍。

那么,如何对房颤患者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呢?

表1 CHA2DS2-VASc评分系统

重视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预防

如何对房颤患者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呢?出血风险高是否就不能用抗凝药呢?

重视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预防

表2 HAS-BLED 评分系统

重视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预防

如何选择抗凝药物?非瓣膜病房颤和瓣膜病房颤患者用药有区别吗?

具有抗凝适应证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均可选用。基于NOACs 全面的临床获益,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脑卒中预防优先推荐NOACs。瓣膜病房颤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明确抗凝适应证,瓣膜病合并房颤的脑卒中患者无需再进行栓塞危险因素评分,机械瓣术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建议应用华法林抗凝,INR目标值根据瓣膜类型及部位来决定。

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能否代替抗凝药物?

除了药物之外,还有其他办法用于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预防吗?

通过以上关于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知识的介绍,您对房颤的危害以及在什么情况下用药会有初步的认识,如果您是房颤患者,请您于专科门诊接受专业的评估和用药指导!

结语:

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教育学习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