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爆裁员50%、数十亿欠款、盈利模式不清晰,ofo还能倔强下去吗?

导读

小黄车要“黄”了?

1

有消息称ofo大裁员 比例达到了50%

6月1日,有消息称ofo由于资金链紧张,总部已经开始大规模裁员,同时高管层变动剧烈,曾任COO的张严琪离职,由他带领的海外事业部业已解散。

1、总部大规模裁员属实,人员优化将会快速完成。

2、这次裁员人数是ofo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总部整体裁员比例达到50%,且存在继续扩大范围的可能性。

3、裁员涉及ofo的全部业务条线,包括业务团队与职能部门。其中供应链团队80人,此前的既定裁员比例为47%,而上周六(6月2日)得到消息,这个比例已经扩大至60%,也就是说供应链最终只保留32人。

4、管理层剧变。海外市场主管张严琪离职,整个海外部门解散。同时离职的高管还包括负责市场公关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南楠与主管杨迅。

但ofo官方依然咬定传言无稽,ofo公关部门回复是:虚假消息,公司运转一切正常。

今早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在朋友圈回应称高管离职一事并不属实。

以下为于信朋友圈原文:

不知道我算不算是独立信源哦,但怕是比这些无稽之谈来的靠谱些?

我觉得把COO和PRD都说成“主管”可能不太合适吧,而且没离职说成离职怕是要让猎头空欢喜了?

ofo海外业务仅仅一个新加坡的营收怕是比其他某些友商全量营收都高,直接“被裁撤”不大合适吧?

四条“真相”中有三条指向裁员,我想可能是因为这点不好澄清?你说裁了我说没有,谁证明呢?所以只好晃点猎头公司,麻烦他们辛苦再多等一等吧!

当然我也理解,媒体本无态度,只是背后还有人推动。所以李珉总,最近约个饭呗?

被爆裁员50%、数十亿欠款、盈利模式不清晰,ofo还能倔强下去吗?

2

资金链紧张 努力自救中

数十亿欠款、盈利模式不清晰、商业模式不成熟等,都成为摆在ofo面前难以逾越的大山。

ofo资金链紧张早有端倪:根据财新报道,截止2017年12月,ofo账面上可供调配的资金仅剩3.5亿元,共计超过30亿元押金用于支付供应链欠款。

据媒体报道,此前戴威通过动产抵押方式,先后两次将其资产共享单车作为质押物,换取阿里巴巴共计17.7亿元的借款。这次融资的方式颇为特别,以单车作为抵押物换取融资在行业内还是首次。

有分析人士算了一笔账:按照抵押444.76万辆车获取5亿元债券来看,每辆ofo小黄车值112.4元;按照这一单价来计算,1570万辆车才可抵押到17.66亿元的债券总额,这一数字或许为ofo目前全部的单车数量。

为了给ofo及时“补血”,事实上戴威已经把ofo“卖了”。

小券(ID:quanyeguancha)查询天眼查发现,ofo的运营主体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法人戴威,融资历史有9次,融资总额超20亿美元,投资方数十家,ofo成为融资最多的共享单车企业。

被爆裁员50%、数十亿欠款、盈利模式不清晰,ofo还能倔强下去吗?

小券根据天眼查整理

面对资本的重压,“倔强”的ofo正在努力“自救”中:包括而不限于售卖车身广告、取消免押金、做区块链等等措施。

今年5月下旬,由于难以靠用户的单次骑行获取利润,ofo开始发动员工售卖车身广告,以期从B端寻找到大规模变现的路径。

ofo将重点放在了车身商业化广告和APP开屏广告上。但这样做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政府会不会进行监管;广告主是否认同车身广告的做法;车身广告带来的盈利能否填补巨大的债务和持续的亏损等。

被爆裁员50%、数十亿欠款、盈利模式不清晰,ofo还能倔强下去吗?

但是,去年7月份北京市共享单车《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出现“不得设置商业广告”的内容。

在《指导意见》对企业运营服务要求中,有一条是“在车辆标准方面,投放车辆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安装车载卫星定位装置,不得设置商业广告”。也正是这份《指导意见》的出炉,让很多共享单车汽车为之收敛,没有再直接投放商业广告。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不能直接打广告,共享单车企业又想出“软推广”的方法,进行所谓的“定制”。如ofo就与《神偷奶爸》推出的“大眼车”,将小黄人的元素融入其中。摩拜也和《悟空传》电影合作,推出定制单车。

被爆裁员50%、数十亿欠款、盈利模式不清晰,ofo还能倔强下去吗?

另一方面,ofo取消了全国20个城市的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动。目前依然可以使用这一服务的仅为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除上述城市之外,如果用户不购买95元的“福利包”,就需要缴纳199元押金才可使用ofo。

被爆裁员50%、数十亿欠款、盈利模式不清晰,ofo还能倔强下去吗?

5月17日,ofo官方宣称将成立区块链研究院,并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区块链技术赋能大数据、物联网,连接企业、政府、用户等多方主体,解决共享单车投放、调度、停放、维修等运营痛点,协助解决共享单车的城市治理难题。

有人说,这是戴威“病急乱投医”,共享单车和区块链有什么关系?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曾表示:“ofo最大的机会是如何区块链化。”陈伟星说,做区块链是共享单车新的延展方向,戴威对区块链很了解。不过,陈伟星也没有具体说区块链加上共享单车到底能做什么。

3

管理经营存漏洞 ofo被诉侵犯肖像权

值得反思的是,ofo在公司管理和经营上也存在漏洞。

被爆裁员50%、数十亿欠款、盈利模式不清晰,ofo还能倔强下去吗?

原告诉称,其系沙特阿拉伯王国公民,2011年来到中国留学生活。近日,朋友突然联系原告,称在一款游戏中弹出了ofo的推送广告,广告图片上有原告的肖像,用于推广ofo小黄车。

原告的朋友均认为原告在为拜克洛克公司拍摄广告,并从中获得利益。但在原告的国家,留学生不允许打工,且印有留学生肖像的照片如要用于广告宣传等行为,需经大使馆同意。如留学生未经大使馆同意,将有其肖像的照片用于商业行为,则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会受到相应处罚。

日前,海淀法院受理了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将别人照片用于企业宣传,获取商业利益,这种做法看起来很low,不像大公司的作为,侧面反应出ofo在公司管理和运营上的违规和制度漏洞。

此前,《财新周刊》报道称,ofo的供应链回扣一度达到一辆自行车10元,而ofo内部管理层奢侈品消费成风。

被爆裁员50%、数十亿欠款、盈利模式不清晰,ofo还能倔强下去吗?

4

ofo:我和我最后的倔强

近日有报道称,滴滴正在推进收购ofo的谈判,“如果一切如滴滴所愿,收购消息将在6月前后官宣。”对此,ofo方面曾公开回应称,该消息并不属实,“ofo将在众多投资方支持下,保持长期独立发展。”

据资料显示,滴滴之前一直是ofo的投资方。2016年10月,滴滴在ofo的C轮融资中投了数千万美元。此后,在ofo的D轮、E轮融资中,均有滴滴的身影。在ofo股权架构中,戴威占股比为36.02%,滴滴占股比为25.32%。

后来,滴滴与ofo的创始团队之间疑似出现裂痕。双方矛盾的导火索是董事会的“一票否决权”,滴滴志在必得,而戴威始终拒绝出让。在戴威看来,“不被大公司、股东控制,保持独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其余的一切业务规划均要为其让位。

此后滴滴和ofo似乎都意识到了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ofo选择投向了阿里的怀抱,今年3月,ofo宣布完成8.66亿美元E2-1轮融资,阿里领投,蚂蚁金服等机构跟投。滴滴则收购了小蓝单车,开始扶植ofo的的竞争对手。此后双方在并购的谈判桌上也几次谈崩,戴威的不妥协让两者合并的希望看起来越来越渺茫。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另一厢,阿里同样作为小黄车的股东,比谁都更了解“控制权”的重要性,而很遗憾,ofo和戴威的可控度很低。

戴威的倔强,ofo的所有股东和员工都已经领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