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跳廣場舞的民樂園,怎麼就變成了網紅打卡聖地?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作為一個在西安生活了二十幾年的時尚girl,一直以來,我都不怎麼看得起民樂園萬達和永興坊。我對它們印象是,土味,荒涼,還有窮。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十幾年前,我家在中山門附近買了房,那時候永興坊還沒建成,萬達沒買下希爾頓的那塊地。

這裡最有名的地方是小東門邊上,由鬼市演變而來的古玩市場,和燈火通明,徹夜不休的東新街夜市。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東新街夜市——最好吃的館子,裝修得最差

誰知道這兩年它們搖身一變,竟成了西安最興旺的地帶之一。2018年,我從外地回到西安,被這些變化嚇了一跳!對比如今的景象,細數過去種種,永興坊的變化讓我這個西安土著又愛又恨。

永興坊

年過四十的店老闆,被年輕人的玩法嚇了一跳

永興坊建於2014年,政府當時對文化旅遊類項目有補助政策,於是一位本地老闆就租下了這塊地,我聽說租金很低,“一個平方只要15塊。”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仿古風格的文化街區,擺著石磨車輪幹辣椒等裝飾,配合深夜點亮的金黃串燈和紅燈籠,極具陝西味的美,像《大紅燈籠高高掛》的佈景。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大紅燈籠高高掛》劇照

在永興坊建成前,大部分西安旅遊攻略的美食篇裡,只有回民街是常駐客。外地朋友曾問我為啥去西安都要吃回民美食呢?就沒有陝菜啥的?

我想來想去,只能答她,“那就得去一家店一家店找了。沒有回民街那樣的聚集地。”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而永興坊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白,但初建的永興坊非常倒黴,過了兩三年無人問津的日子。

當時的生意都多差呢?不管我什麼時候去逛,街面上的客人不超過20個,客流密度10平方一個人。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這是14年的永興坊內,真·門可羅雀

聽旁邊商戶說,“永興坊的鋪子對商戶出租不要錢,只要生意的分成。”所以生意差的時候,完全就是賠錢狀態。2016年,有人想收購了永興坊,轉做別的生意。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幸好永興坊老闆膽識過人,硬是把生意堅持了下來。沒曾想,一個僅僅幾十秒的視頻突然爆紅,永興坊終於時來運轉。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如今的永興坊

彼時,我人正在外地,同事興沖沖地把視頻發給我看,大喊:“這是你們西安的吧!你喝過沒?”看著視頻,我就呆住了,這啥啊?有啥好玩的?怎麼這麼多人?

時至今日,我也沒搞懂摔碗酒的魅力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年過四十的店老闆們紛紛研究起抖音美拍新媒體,流量玩法懂得比我還多。

民樂園萬達

小姐姐們第一次攆走了廣場舞大媽

不遠處的民樂園萬達資歷更長,2010年開始營業,佔地面積極廣,商業中心+步行街+商住樓的配置,再加上火車站和五路口地鐵站,很多人都覺得這裡一定會成為第二個小寨。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小寨賽格的“天梯”,這裡也有一座

但現實是,民樂園萬達成了一塊鬼域。用一張票就能在萬達影城看到包場,朋友們從不和我來這裡約飯,因為能在這兒開店的,都是subway、味千這種全國連鎖。稍有特別的網紅店根本不屑來這兒營業。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曾經的萬達生意真的很差

特別設置的那條民間金融街,寬十米,長百米,卻從沒有一間店開過門。搞得我很長時間都以為,金融行業的店都是閉門營業,你得由熟人帶領,從什麼密道進入。

那時的民樂園萬達在周邊居民的心裡,就是一個大公園。天色一暗,賣手串發繩的小攤佔去半條街,出來遛狗玩滑板的年輕人自圈一塊地,戰鬥力最強的大媽們開始瘋狂鬥舞。

我稱之為“民樂園市民文化交流中心”。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T恤短褲一雙夾板是我曾經逛民樂園的標配。然而今年,我又這麼打扮著過去逛的時候,滿街膚白貌美,時髦可愛的小姐姐嚇得我落荒而逃。

從此以後,哪怕下樓買個菜,我都要全副武裝,最不濟塗個阿瑪尼405,心態上不能輸!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想看小仙女,來民樂園逛絕對是正確的選擇

這是我活了二十幾年,第一次見廣場舞大媽被人搶了地盤。自第一網紅店——初代靠日式的裝修和苦傻人的抹茶甜品火了後,各路網紅店紛紛搬來民樂園。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16年爆火的甜品店,苦的我得自帶糖去吃

純玻璃的外地面,白灰色的性冷淡裝修,火烈鳥的ins元素……民樂園萬達突然從土味阿姨成了王府井裡的時髦少女。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網紅店Lady R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平仄咖啡,也算是這裡網紅店的先鋒隊了

其中也不乏一些被網紅店刺激,但真的不會打扮的老店。很多一個招牌打天下的涼皮店,也裝起來落地玻璃窗,原木小花瓶。樓下十年沒裝修過的小花店,居然也從宜家買了幾件傢俱打扮。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吃完民樂園的網紅店,可能要胖20斤

地鐵站帶不火,老城牆捧不起的地界,誰能想到竟靠一個小視頻,身價倍增呢?永興坊的摔碗酒案例真的可以“載入史冊”,成為新媒體營銷的經典案例了。

西安的五金一條街

老城區的味道沒了

對這些變化,起初,我是拒絕和厭惡的。因為我喜歡老城區那股慢悠悠的味道。喜歡午後碎末般的陽光,喜歡泛著肚皮的流浪貓攤在綠苔瓦上曬太陽。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2014年前,這裡擠滿了五層小樓。街東頭的五金一條街低調又出名,十幾家巴掌大的小鋪子連成一條線,是很多做工程的人最熟悉的地方。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隨便撿一間店進去,裝修需要的零件工具應有盡有,甚至不用知道具體的型號規格,拿張照片來,“我要買個鑽頭,這種電鑽用,打牆的!”

店主只消看一眼,就能配齊你要用的東西,你買錯了,哪怕過了幾天再來,都會給你退換。這就叫陝西人的善良與敬業!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永興坊爆火後,尋訪美食的遊客絡繹不絕,踏破了沉寂了十幾年的路。眼看隔壁的小吃店日進斗金,原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店主們坐不住了。

有人在半米寬的店門口擺起小攤,兜售起“網紅冒煙冰淇淋”、“五彩的貓耳髮箍”、“亮燈的雙色氣球”。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五金雜貨裡摻雜著幾隻小豬佩奇

店裡層層疊疊地堆著型號齊全的釘子螺絲,門口圍著穿短裙的少女,這反差巨大的景象,也算是東新街一景了。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更有甚者,直接把十幾年的老店轉租給創業的年輕人,於是,五金店搖身一變成了奶茶一條街。

永興坊火了以後,老城區的味道全沒了,無論何時都滿街的人擠著人,老店們扛不住高漲的租金,紛紛關門;凌晨一兩點,賣唱喝酒依舊吵鬧不停;永興坊外那麼窄一條路,硬是拿圍欄隔成了兩條車道。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老人們沒了遛彎的地方,常坐在院門口生悶氣,“這麼多人,成天瞎咋呼。賣飯的也是越來越貴了!”

老西安很好,新西安會更好

因為摔碗酒,而剛被冠上“網紅城市”的名頭時,西安被自媒體們當做了大IP,瘋狂pick。

到處都是“西安火了!”“你還沒過網紅西安嗎?”的標題,但在每篇文章後,我總能見到不滿意的言論。而原因幾乎都是都是:我覺得西安是座有底蘊,有內涵的城市,不該用這麼譁眾取寵的方式吸引眼球。

講真,我很理解這種想法,因為我也曾是它的擁護者。但和這些變化近距離接觸後,我又覺得,能火起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很多網紅店在細節上,都十分用心

店主們賺了錢,來西安旅遊的人多了,年輕人有了好去處,滿街都是享受生活的活力,而活力,真的是一座城市發展最需要的因素。

我還是想念老店的煙火氣。不懂摔碗酒的魅力,不愛去網紅店外排一下午的隊。但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西安一定要繼續發展蛻變。老西安很好,但新西安會更好。

我妈跳广场舞的民乐园,怎么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圣地?

永興坊與圍欄外一成不變的老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