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常規飛彈可以攔截,而彈道飛彈攔截這麼複雜?

天平左右

彈道導彈難以攔截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其超高的飛行速度!其次是目前先進的彈道導彈還具有攜帶分導多彈頭能力以及彈頭具有末端機動能力,為攔截增加了更高的難度!
美國“和平衛士”洲際彈道導彈分彈頭劃破大氣層的照片!攔截難度可想而知!

常規導彈(彈道導彈外的其他形式導彈)的飛行速度相對較慢,如大名鼎鼎的美國“戰斧”巡航導彈,其飛行速度只有0.9馬赫左右(0.9倍的因素),基本上與民航客機的飛行速度差不多。雖然常規導彈的飛行軌跡不好預測,但是由於速度較慢,雷達探測、追蹤以及攔截導彈的響應時間比較充足等,攔截難度並不多大。但是也有一些具有速度比較快的常規導彈,如超音速反艦導彈,末端速度可以達到2-3馬赫,且可以採用掠海飛行的方式,攔截難度也很大!
巡航飛行中的“戰斧”巡航導彈


彈道導彈也可以執行反艦任務!

彈道導彈一般採用“拋物線式彈道”的飛行軌跡,理論上來講彈道軌跡比較好預測,但是,除了上升段速度較慢外,在中段、末端的飛行均處於高超音速模式(可達10-20馬赫),射程10000公里的洲際彈道導彈從起飛到擊中目標只需20分鐘。如此高的速度,即使能夠探測到其軌跡並準確判斷出其飛行位置,也很難能夠集中目標。此外,當今先進的彈道導彈的飛行也不僅僅是“拋物線式”彈道,中段、末端都可以機動飛行,而且還可以攜帶多枚可自主導航的分彈頭,攔截難度大大增加




“三叉戟D5”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上)
和其攜帶的分導式多彈頭(下)
具有反彈道導彈能力的“薩德”防空導彈系統

攔截一般巡航導彈,便攜式防空導彈甚至高射炮就可以完成;攔截高速反艦導彈需要高速反導導彈以及超高射速的近防炮;而攔截彈道導彈就必須有遠程探測雷達和高空高速攔截導彈!由此,也可以看出彈道導彈攔截的難度及投入成本是多麼高了!


威吶解析

首先在這裡要糾正您一點的是,常規導彈和彈道導彈是兩種不同的類型區分。彈道導彈其中就包含為常規導彈,另外也有核彈頭。

而常規導彈又是一個包含很廣的範圍。只要是攜帶常規戰鬥部的導彈都可以成為常規導彈。巡航導彈就屬於其中的一種。常規導彈的叫法,一般在彈道導彈上比較多。其根本就是彈道導彈所攜帶的為常規戰鬥部,例如整體爆破彈、鑽地彈、殺傷破甲子母彈、侵徹子母彈等等這一類的。

而彈道導彈在其攔截的過程中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所謂的彈道導彈,其實就是在火箭發動機推力的作用下按照預定軌道飛行,並且將戰鬥部引向預定目標的一種武器。而預定軌道的概念是,的飛行軌道是按照拋物線的原理進行飛行的。因此,攔截彈道導彈並沒有多麼複雜,只需要計算機根據導彈的飛行位置解算出相應的飛行彈道之後便可以進行有效攔截。

但是,換句話而言,彈道導彈為了被攔截,從而發展出了相應的突防技術。使得彈道導彈的生存率大大提高。現在彈道導彈大部分英勇的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首先是突防誘餌裝置。這種技術就是在導彈的戰鬥部相應位置加裝干擾誘餌。當導彈進入被動段飛行的再入段飛行中,將誘餌拋灑出去,以此干擾對方反導系統的雷達。其主要誘餌大致分為無源和有源兩種。

其次就是機動變軌技術。這說白了就是給戰鬥部加裝一個帶有空氣舵的伺服機構。當導彈在載入段飛行時,根據彈載機指令,伺服機構進行工作驅動空氣舵進行擺動,通過空氣舵的擺動來實現彈頭的拉昇或者下降等動作,從而改變其預定飛行彈道。使得反導系統無法攔截。

最後就是採用子母彈。即一枚導彈彈頭內部攜帶多個小彈頭。這種彈頭在空中預定地點進行拋灑,即使一個被攔截,還有其他的彈頭進行作戰。


迷彩派軍事

姑且認為題中的常規導彈是巡航導彈或是反艦導彈。

目前,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都可以攔截,但彈道導彈攔截確實遠複雜於巡航導彈。

這是因為兩種導彈的飛行方式不同。



巡航導彈和反艦導彈飛行位置全程都在大氣層內,一般在飛行器飛行高度,部分反艦導彈可低至掠海。絕大部分這類導彈的動力為噴氣式發動機,少部分反艦導彈會使用火箭發動機。這就決定了他們速度一般為高亞因素,少數反艦導彈可超音速,單體外表有翼面控制方向。



彈道導彈飛行過程分為三部分,爬升,太空飛行,再入攻擊。動力全部為火箭發動機,單體光滑,最終以超高音速載入大氣層攻擊目標。

所以,相對於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及反艦導彈的探測方式相對容易,雖然其正面面積小,但側向及尾焰會更容易探測一些,甚至某些高度可以目視發現。同時因為其飛行速度相對較低,一般放空武器甚至高炮都可以將其擊落,強調一下,這裡說的是對抗的能力,而不是100%攔截。

而彈道導彈三階段內,爬升階段速度慢,攔截上最為容易,但發現識別非常困難,而且不好判明攻擊意圖,再入階段去,雖然一般防空系統可以探測,但彈頭速度巨大,反應時間極短,且無法有效鎖定反擊(不是不能反擊)。所以,一般主流的研究方向是中段反導。

所以,無論哪一種,哪一個階段,反彈道導彈都是遠難於巡航導彈及反艦導彈的。


路漫漫吶喊

自從人類進入導彈時代以來,矛與盾的博弈始終沒有中斷,大部分時間都是進攻的導彈可以獲勝,這其中又以彈道導彈最難對付,難度遠超其他種類的導彈,為什麼攔截彈道導彈會如此困難呢?

之所以這麼難以攔截,主要的原因有三點。第一點就是,一般導彈的速度不夠快,而彈道導彈在速度上就使其難以定位,比如美國的戰斧導彈,最快也就只能達到1000公里,平時都只有800公里,別說是用導彈攔截,就算用機槍摧毀也是可以做到的。那另一邊的速度就不是1000這麼簡單了,比如白楊M導彈,最大的速度可以突破13馬赫,也就是一小時至少飛奔14000公里,就算是跨大洋打擊,從發射到擊中也就30多分鐘,這麼短的時間定位然後反擊,其難度可想而知。

第二點就是,彈道導彈的軌道是在大氣層之外的,其他種類的導彈,都是在大氣層以內運動,這種無論是雷達還是衛星,甚至是肉眼都能看到,能看到的手段多了,也就說明定位的方法也很多,就比較容易反擊。在外太空運動的話,肉眼肯定就沒用了,雷達的話,在導彈進入大氣層外的90秒之前是有點用的,在這個時間段中摧毀就沒問題,但是這個難度之大,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即使找到導彈,你自己能不能在90秒鐘發射攔截彈也是一個問題,理論上只能依靠衛星。

第三點,如今主要國家的戰略導彈,基本都有分彈頭的模式,以前的反導導彈只是攔截一個,現在一下子變出了10個左右,飛行的路線還各不一樣,像我國的東風41導彈,彈頭在分開後還可以進行變軌,這幾乎就是無解的,是不可能全部擋住的。


思遠軍事

在本月的美英法對敘利亞的空襲中,共發射了百餘枚巡航導彈,但卻被敘利亞防空部隊攔截了其中的七十一枚,這個攔截率已經是很高了。

此舉,說明低速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在火控雷達制導下,地面高炮和防空導彈,甚至大口徑高射機槍,都有可能將其徹底打下來。

而彈道導彈,主要是針對中遠程和洲際導彈等戰略導彈而言,是各國的戰略級武器,屬於軍隊最高機密,平常的發射裝置很隱蔽,除了部分井射的,大都可以機動發射,因此很難預警。

彈道導彈,在發射段將其摧毀,相對比較容易,一旦進入大氣層,再重返大氣層,對預定規劃好的目標進行攻擊時,其速度將超過10倍音速,將極難被攔截下來了。

現有防空導彈射高範圍為2-30公里,戰時彈道導彈巡航階段的彈道很高,地面防空導彈很難達到此攔截高度,即便能夠達到,則武器成本也會極高,體積也會很大,類似美軍的動能攔截彈。

彈道導彈進入大氣層後,速度可以達到10馬赫以上,不但能機動規避,而且還能解釋放誘餌彈,以及分導多彈頭,個別的還可變為巡航導彈,改用低彈道飛行,所以極難被發現和攔截。

美軍搞了攔截系統,主要是上升階段攔截,所以才把TMD系統搞到俄羅斯家門口,把宙斯盾反導艦開到國內周邊,並在韓部署了薩德反導系統。

儘管各大國都在搞導彈防禦系統,有的即使宣佈成功了,但在戰時,真正的攔截率有多高,都是有疑問的。

因為矛與盾,一般情況下,總是主動進攻的矛殺傷力大,而被動防禦的盾,要被動許多,還不一定能防止,所以軍事上有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之說,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首先糾正題主的說法,常規導彈是按照導彈的彈頭來分的,而彈道導彈是按照導彈的飛行方式來分的,比如搭載常規彈頭的彈道導彈也一樣不容易攔截。

比如搭載常規彈頭點巡航導彈,這種導彈飛行速度相對較慢,一般很少超音速,比較容易攔截,敘利亞防空部隊攔截了幾十枚美軍的戰斧導彈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有些常規導彈是很難攔截的,比如反艦導彈,這種導彈一般飛行速度快(幾馬赫),飛行高度低(掠海飛行),一般不容易攔截。
(美軍魚叉亞音速掠海反艦導彈)

彈道導彈也很難攔截,雖然美軍大力發展反導技術,但是想要發射子彈去擊中另一顆飛行中的子彈,這談何容易。

而彈道導彈的飛行方式類似於拋物線,在飛行過程中會飛到大氣層外

,這時依靠彈頭的慣性飛行(發動機關閉),因為大氣層外幾乎不存在空氣阻力,此時的飛行速度可達20M以上,這段飛行被稱為中段飛行,此時彈頭的飛行時間最長,所以目前最成熟的反導技術就是中段反導,美國的宙斯盾系統就屬於中段反導系統。

如果中段攔截失敗,就必須在末端進行攔截,此時彈頭進入再入大氣層階段,受到重力的作用,此時導彈的飛行速度可達35M,攔截難度更大。特別是某些具備機動能力的彈頭,幾乎不可能被攔截。



青年視紀

一是體積二是速度三是攔截距離!這裡的常規導彈指的是大氣層內的導彈,這類導彈在飛行過程中是需要發動機推進的,因此在彈頭上面是發動機連接著彈頭,這導彈的體積就大得多了。反之,彈道導彈的體積就小很多,由於已經被推進到最高高度了,彈道導彈無需再連發動機了,往往只剩一個彈頭。體積小則越不好攔截。假如碰到多彈頭導彈,那更加無法攔截。

在導彈速度上面,常規導彈由於飛行在大氣層內,速度會低很多,比如以巡航導彈為例,多數巡航導彈是亞音速的,部分超音速巡航導彈也不超過兩倍音速。而導彈導彈的速度會比這個快好幾倍。速度快則攔截自然不易。

最後是飛行軌跡,由於常規導彈飛行在大氣層內,飛行距地面近,一般為了躲避雷達還採用低空突防,這時候只要打得準,扔塊磚頭都能砸下來導彈。而彈道導彈就不同了,這類導彈往往在100公里外太空飛行,普通攔截火力基本夠不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