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逃離深圳:別讓高房價,毀了中國製造業

華為逃離深圳:別讓高房價,毀了中國製造業

房價步步高昇,製造業節節敗退。

正解局出品

創業30載,奉行“狼性文化”的華為,殺伐四方,野蠻生長,還真沒怕過什麼。

這次,卻被深圳的高房價,嚇跑了。

01

最近,有媒體報道,華為研發團隊從深圳搬到了東莞松山湖,總計約2700人。

華為逃離深圳:別讓高房價,毀了中國製造業

這並非華為第一次“逃離”深圳,華為也不是第一個“逃離”深圳的企業。

早在去年,深圳市政協發佈了一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壯大深圳實體經濟重點調研報告》,調研組明確指出:深圳製造業外遷已成潮流。

報告引述時任深圳市市長的一次講話:“近期,有超過1.5萬家企業遷出深圳”。

其中不乏明星企業——

中興通訊,將生產基地遷往河源;

比亞迪,在汕尾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大疆科技,在東莞買地建廠;

霍尼韋爾,將深圳工廠合併到西安;

歐菲光,在南昌、蘇州等地開設生產基地;

兆馳股份,在南昌投建LED工業園;

長方集團,全部遷往惠州。

就拿華為來說,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在中國乃至全球各地設立各類分支機構或研究所。

2016年,網上曾流傳深圳地稅的一份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華為累積淨遷出深圳11200人。

華為逃離深圳:別讓高房價,毀了中國製造業

不同的是,以前是主動擴張,這次是被迫轉移。

任正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

(企業)會去低成本的地方,高成本最終會摧毀你的競爭力。而且現在有了高鐵、網絡、高速公路,活力分佈的時代已經形成了,但(活力)不會聚集在高成本的地方。深圳房地產太多了,沒有大塊的工業用地了。大家知道大工業的發展(特點),每一個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間發展。

用腳投票,這就是華為的選擇。

02

華為以高工資著稱,但在深圳房價面前,還是落荒而逃了。

十年前,深圳的房價,不過1萬元,今天,均價已經超過了5萬。

華為逃離深圳:別讓高房價,毀了中國製造業

房價步步高昇,製造業卻節節敗退。

逃離的是企業,更是產業鏈。一個大型企業遷走,很多上下游配套的企業也會隨之遷走。

以富士康為例,富士康是深圳規模最大、出口額最高的工業企業,曾一度佔據深圳進出口總額的半壁江山的。

最鼎盛時,深圳總部員工數量最高時達40萬人,目前已經降低到20萬人,若富士康被逼遷走,整個龍華新區將成一座空城。

高房價,正在摧毀深圳的製造業。

事實上,從1997年開始,深圳GDP中第二產業佔比持續上升,2004年達到61.6%峰值之後卻持續下降,金融危機後的2010年略有反彈後,又繼續下降,到2016年降至39.9%。

40%,被認為是一個退無可退的臨界點。在多方努力下,2017年,深圳二產佔比,終於又回到了40%以上。

若再有華為這樣的企業逃離,深圳製造業還守得住40%的底線嗎?

逃離深圳的,又何止是企業。

2018年春節前,中國人才熱線線上調研顯示,近20%的白領表示年後不回深圳,將留在老家工作。首要原因,當然是房價太高。

華為逃離深圳:別讓高房價,毀了中國製造業

2016年,騰訊大粵房產的一份調查也顯示,35%的深圳人打算去廣州發展,因為後者的房價更便宜。

華為逃離深圳:別讓高房價,毀了中國製造業

企業走了,人也走了,深圳,只想留下一棟棟空房子嗎?

03

有一種觀點認為,深圳主打創新,要做世界科創中心,製造業無足輕重。

有人甚至看不起製造業,認為是低端的代名詞,遠不如金融業、服務業高大上。

殊不知,創新必須要有製造業支撐,否則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沒有製造業的城市(國家),只會陷入空心化。

最典型的的例子,就是香港與新加坡。

1999年,香港的GDP大約是新加坡的2倍;2010年前後,新加坡一度追上香港,甚至實現了超越。

華為逃離深圳:別讓高房價,毀了中國製造業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加坡堅守制造業,香港卻陷入了產業空心化。

新加坡雖然土地面積很小,只有深圳的1/3,卻在航空航天、半導體、化學和生物醫學科學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二大半導體生產中心、第五大的成品油製造地,化學品出口量排在全球前十名。

製造業不強的國家,不足以言強。

德國、日本,無一不以製造業立國。哪怕是坐擁金融霸權的美國,也提出了要振興製造業。

從來沒有國家,可以依靠房地產實現經濟高速可持續增長,製造業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脊樑骨”!

華為逃離深圳:別讓高房價,毀了中國製造業

這個道理,“前房地產商”特朗普都懂,我們還不警醒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