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條1.1千米光伏高速公路爲何半年就打起「補丁」

前衛的理念須有恰當的措施保障。2017年12月28日,全球首條1.1千米的光伏高速公路亮相濟南,引發全國以及世界各大媒體關注報道。

不管你承認與否,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凸顯在眼前:前衛的理念須有恰當的措施保障。

2017年12月28日,全球首條1.1千米的光伏高速公路亮相濟南,引發全國以及世界各大媒體關注報道。通車半年以來,這條高速路的光伏電池組件屢受損壞,不得不經常性封閉維修。目前這條光伏路面的快車道部分打了很多補丁,顯得斑駁。(央視網7月2日)

光伏公路,簡單地講,就是能進行光伏發電(太陽能發電)的公路。有專家曾這樣評價:(它)是一個大的跨界融合,是一個前瞻性的也帶某種程度顛覆性的革命。

如此看來,這段被譽為全球首條、由我國自主研發和鋪設完成、具備完整知識產權的光伏高速公路,其前瞻性是無須質疑的。但在半年後的今天,這段公路由於破損挺多“不得不經常性封閉維修”,陷入比較尷尬的境地。

不管你承認與否,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凸顯在眼前:前衛的理念須有恰當的措施保障。其實早在半年前,央視報道此段1.1千米的光伏高速公路亮相濟南之時,一些網友就提出過若干擔憂。比如,轉換率低的問題,玻璃有些粗糙,透光率降低,電池效率少一半。加上車輛遮擋,再少一半,還有不穩定輸出損耗,目測轉換率低於5%。再比如,成本問題,光伏高速公路實驗室成本控制在3000元/平方米,而瀝青路面造價僅有300元~500元/平方米,這之間的巨大差距,即使除去發電帶來的效益,恐怕也很難追得平。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假如有關部門和單位在當初通車甚至更早一點的規劃設計之時,就能夠將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儘量地預測到,召集有關方面論證研討,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在通車的同時就採取一系列恰當的方法和保障措施,情形自然會比現在好一些。至少,不會出現“不得不經常性封閉維修”的被動局面。

當然,前衛一點的東西在實踐中往往會有某種失誤,誰也不能保證不發生。再說,這段公路名稱本身就有“試驗段”字樣,既然屬於試驗性質,那就要容許有某種失誤的出現,只是人們期望的是失誤越小越好。

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需要前衛的理念,需要前瞻性的東西去引領。但有一點很明確,在科學麵前,一切都必須是實實在在的。否則,受損失受懲罰就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