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仗,吳三桂差點全軍覆沒,卻爲何能夠反敗爲勝?

吳三桂,這是一個大名鼎鼎的歷史人物。他本來是明朝的山海關守將,深得崇禎皇帝的寵信。後來,所部被李自成的大軍圍攻,危在旦夕,他被迫率領殘部投靠了多爾袞的清軍。投敵以後,他依然掌握著一支自己的部隊,大概有三四萬人。隨後,他帶著這支部隊跟隨八旗軍南下,先後消滅了李自成的主力,還有西北地區的反清武裝。此時的他,已經越走越遠,在清廷的作用下,已經淪為了一個鐵桿漢奸。

這一仗,吳三桂差點全軍覆沒,卻為何能夠反敗為勝?


吳三桂:王偉飾

1652年,這是一個不消停的年度。此時的大西統帥張獻忠已經戰死,義子孫可望繼承了他的權位,並且聯合南明一起抗清。反清勢力在西南地區,如火如荼,使得清廷極為恐慌。在這個背景下,清廷迅速派出了平西王吳三桂、四川巡撫李國英、漢八旗將領李國翰等人,率領川陝邊區的清軍南下,進川剿除反清勢力。清軍勢如破竹,很快攻佔了四川的大片地區,對雲南和貴州等地的反清勢力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孫可望因此極其憤怒,派出了撫南王劉文秀率領五萬大軍向清軍發起反攻。

這一仗,吳三桂差點全軍覆沒,卻為何能夠反敗為勝?


張獻忠:大西政權的統帥

劉文秀,陝西延安人,早年投奔了張獻忠的部隊,是張獻忠麾下的一員虎將。張獻忠建立大西政權以後,他和孫可望、李定國、艾能奇並稱為四將軍。在孫可望的命令下,他帶著五萬大軍從川南出發,屢戰屢勝,殲敵數萬人,幾乎收復了四川全境。此時,吳三桂等人已經是多次戰敗,狼狽逃回了川北的保寧城。這座城市也就是現在的四川閬中,已經是清軍在四川境內勉強保全的最後一城。當時,吳三桂和李國英等人都失去了信心,準備退出四川,回到漢中,尋機再來進川。可以說,一旦放棄了這個城市,清軍等於是失去了整個四川。

這一仗,吳三桂差點全軍覆沒,卻為何能夠反敗為勝?


孫可望:大西政權的第二任統帥

然而,在四川巡按郝浴的堅持下,吳三桂等人不甘不願地留了下來。清軍開始修補城牆,建造工事,準備隨時迎擊前來攻城的反清武裝。與此同時,劉文秀已經收復了保寧以外的全部地區,於當年十月迅速殺向了保寧的城外。當時,劉文秀麾下有五萬多人,號稱六萬官兵。除了大將張先璧率領的八千多明軍以外,其他部隊都是根據大西軍改編的隊伍。也可以說,劉文秀幾乎是集結了四川境內的所有主力部隊。至於城內呢,清軍的人數要少一些,不過不少於四萬人,以吳三桂的殘部為主。清軍雖然丟失了大片地區,損失了幾萬人,但是實力還在,主力部隊的損失並不算大。

這一仗,吳三桂差點全軍覆沒,卻為何能夠反敗為勝?


李定國:大西政權的重要將領

保寧城在現在的閬中境內,它三面環水,周十二里三百三十步,呈正方形的形狀。城高11.7米,上寬5米,下闊11.7米,開四門,東曰望瀛、南曰迎薰、西曰瞻嶽、北曰拱極,外有寬十米、深五米的城壕。可以說,這是一座堅城,易守難攻。敵我的兵力相差也不算大,如果執意圍城,至少要準備兩倍以上的兵力吧。劉文秀麾下的名將王復臣多謀善戰,他建議劉文秀或者先圍而不攻,等待援軍白文選部趕來,會師攻城。或者以主力攻打保寧,但是給清軍留下一條退路,最好能夠迫使清軍逃回陝南的漢中。但是呢,屢戰屢勝的劉文秀,已經產生了輕敵自大的思想,對此不以為然,很快就對守軍發起了進攻。

這一仗,吳三桂差點全軍覆沒,卻為何能夠反敗為勝?


保寧:現在的四川閬中

劉文秀信心十足,親自率領主力在城北對守軍發起了進攻,同時派出一部分官兵去截斷了清軍退往陝南的道路。清軍此時已經沒有了退路,只能背水一戰,和劉文秀的部隊拼命。王復臣知曉所部兵馬的缺陷,對此特別憂慮,建議劉文秀從守軍的薄弱處發起進攻。即便不能全殲守軍,也能迫使清軍的殘部主動逃走。但是呢,剛愎自用的劉文秀再次拒絕了他的寶貴建議。卻說劉文秀的部隊,其猛烈攻勢造成了守軍的重大傷亡,據說吳三桂都開始哀嘆,是否要命絕於此了。清軍很快將所有的軍旗都換成了八旗軍的旗幟,以增添守軍的士氣,同時威懾進攻者。但是呢,劉文秀的部隊絲毫不為所動,連續幾次都差點攻上了城牆。很快,守軍已經開始支撐不住,保寧城即將被攻破。

這一仗,吳三桂差點全軍覆沒,卻為何能夠反敗為勝?


就在這個時候,心如死灰的吳三桂通過數日的觀察,發現劉文秀的部隊中,數張先璧的八千人馬戰鬥力最差。於是,吳三桂和李國英等人經過商量,由李國英等人繼續守城。接著,吳三桂突然率領麾下最驍勇的官兵打開了城門,殺入了張先壁的軍中。很快,張先壁的部隊被殺的潰不成軍,敗兵狼狽逃竄,甚至衝亂了友軍的隊形。劉文秀的部隊因此陷入了混亂,在清軍的猛攻下全線潰退。王復臣的部隊被亂軍衝散,最終全軍覆沒,他不願意被俘,自刎於江邊。此時的劉文秀只能命令全軍撤退,離開保寧。但是呢,張先璧的弟弟張先軫在撤退中竟然砍斷了浮橋。自己的部下倒是跑掉了,但是大批的友軍因此無法過江,要麼被清軍殺掉,要麼落水被淹死。清軍追擊了一段距離以後,擔心劉文秀的部隊反撲,不敢繼續追擊,回到了城內。

這一仗,吳三桂差點全軍覆沒,卻為何能夠反敗為勝?


這一仗,吳三桂差點全軍覆沒,卻為何能夠反敗為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