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写信——兄妹情深,再读哥哥和嫂子的信,泪湿青衫…

2017年农历十月二十三日,是我们80岁的老父亲去世的日子,我娘早在2008年二月就离我们而去了,至此,我大哥、大姐、二哥和我,永远成了没爹妈的孩子。

在爸妈住的老房子里,大哥说:“虽然,咱娘,咱爸走了,你们还有大哥在,这里永远是咱的家。”

我们把老屋子清理了一遍,在清理东西竟然发现了一大堆的信件,有我大哥早年在北京上班时写给家里的信,也有我二哥早年在吉林时写给爸妈的信,其中还有一堆信是别人写给我的。

大哥说:“这东西可是好东西,谁写的或者写给谁的,都拿回去看看,有个念想。”

晚上回到家里,我一封封的拆开翻阅,字写得好的都是我上高中和大学时,同窗好友写来的信。记录了青春时代所有的热情和困惑。

还有两封信,字写得像小学生,我一时想不起是谁写给我的,打开细细读来,不禁泪流满面。没想到,二十三年过去了,再读这封信我才真正读懂了嫂子和小哥哥的这份深情,才真正读懂了“血浓于水”,真正读懂了兄妹情深。

我二哥比我大五岁,确切地说是大四岁零半个月,他生在年尾,我生在年头。我二哥脑瓜特好使,鬼点子特别多,但他的鬼点子一半使在外人的身上,一半使在我的身上,我没少吃他的亏,所以小时候我兄妹俩也没少打过架,但却也感情最深。


二哥上学时,我从来没看见过他写作业,书包里连写作业的本都没有。那时候,家里穷,每当学校要钱或者买学习用品,总免不了被父母一阵数落,可是我二哥从来就没有跟我爸要过钱买纸本和笔,而每当我要钱买学习用品被爸爸骂时,他总在一边偷偷的坏笑,我气不过,问他,“老师检查作业,你怎么办?”他神气十足地说,“我把作业做书上了。”

他有没有把作业做书上,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从五年级开始就迷上了武侠小说,瞅准一切机会看小说。就这样二哥上初二上半年时,老师找到我爸说,“你这小子,趁早别上了,心根本不在学习上,白瞎了这么好使的脑袋瓜儿。去做点别的事吧。”

我爸气得不行,拿了一根绳子,抽了他几下子,说:“给你这根绳子,去把自己的桌子栓到车子上带回来吧,别上了。”

我二哥吱呜着说:“爸,不用绳子了,给我个麻袋就行。”

我爸很纳闷儿:“要袋子干嘛,袋子能装得下桌子,凳子啊。”

我哥说,“一会儿给你带回来就行了。”

最后,我哥带回一麻袋桌子,凳子的腿儿和面。我爸气极,又踹了他两腿,我当时小,见我爸那么生气,很害怕,也没敢看他的笑话。

我二哥十四岁时,就去吉林跟我三个舅舅去做工了,我大舅泥瓦工出身,二舅木工出身,三舅电工出身,我哥脑子好使,两年后,泥瓦工、木工、电工都学会了。

二哥十六岁那年,大哥在北京谋得电梯安装与维修的工作,我爸见这个工作新颖有前途,就让我二哥去跟着我大哥学电梯安装与维修。

我大哥很发愁,跟我爸说:“他一初中没毕业的文凭,怎么能学会看复杂的电路图呢?恐怕这个活他干不了。”

我爸一字一顿地说:“长子如父,你是他哥,我不管你怎么教他,以后你吃一个馒头有他一半,他以后混什么样,吃哪碗饭,就看你的了,我给你和他三年的时间,可以一分钱不用挣,必须给我教会他教好他。”

从此,我二哥就跟着我大哥当学徒工,三年后竟然也学成了。

我二哥二十岁那年,因公司一批电梯零件对方擅自涨价没达成购买协议,我二哥那聪明脑瓜一转,就出了一个鬼点子方案,用一批旧电梯上拆下的旧零件代替,报告给上级,上级很高兴,还夸他,就你小子脑子好使。但是,没想到的是,最后验收的时候,就是因为这批零件,没有检验通过,给公司造成了更大的损失,我大哥要替我二哥承担责任,但我二哥怕连累大哥,连夜写了辞职书,离开了公司。

我大哥很生气,气他把事情做这么决。其实我大哥本想着,自己承担一部分责任,给公司说说情,罚点工资,也就过去了。谁知道他竟一走了之。这么大个北京,举目无亲,去哪儿行……

后来,我二哥对我说:”我哪能连累大哥呢,大哥已经成家了,不是他一个人了,他还得养家啊。“

就这样,我二哥怕我大哥替他着急,怕家里人为他担心,有一阵子我哥跟家里人谁也没联系,就这样开始了艰难的创业时期。

我二哥在原单位时,就有一个小姑娘,对我二哥存爱慕之心,但我二哥情窦开得晚,一直没在意,在我二哥落魄期间,不离不弃,支持他,鼓励他,两个共患难,抱团取暖,成为了患难与共的恋人。

人说:”落魄期间的深情才叫真。”——那个小姑娘,比我哥大一点的年纪,无畏地嫁给了一无所有的我二哥。

我常想:现在的生活,比以前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为什么感觉人们更缺钱了呢?没有钱连感情都谈不起,那时候,那个物质极其困乏的年代为什么就不怕穷呢?

我二哥二十一岁那年,我嫂子怀孕了,而这一年也是我二哥和我二嫂最艰难的一年,若干年后,我二嫂给我说,当时,他们俩都是打零工,常常找不到工作,最难的那几天,我哥我嫂子手里就还剩五块钱。

头一天,我哥我嫂子都出去找工作,我哥让我嫂子拿着这五块钱,渴了饿了买点东西吃,但是天黑回来,我嫂子也没找到工作,人家嫌我嫂子大着肚子,根本找不到工作。第二天,我哥说,你别去找工作了,没有适合孕妇的工作,还是在家养胎吧。我嫂子默默地拿出昨天的那五元钱装到我哥的口袋里……天黑回来时,我哥用一块钱给我嫂子买了包子,也像嫂子一样骗他一样骗我嫂子,说他在外面碰到以前的同事,请他请了饭了……

而使我泪流满面的这封信就是那一年写的——1996年4月29日,离我大侄女出生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信是这样写的:

为你写信——兄妹情深,再读哥哥和嫂子的信,泪湿青衫…

为你写信——兄妹情深,再读哥哥和嫂子的信,泪湿青衫…

小妹:

你好,来信收到,内情尽知,看过你的信后,内心有种难以说清的感觉,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回家,家中的情况不知如何,父母的身体是否康健?虽说我俩身在异地他乡,可内心却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远方的亲人,可现实的生活却不得不将这种难以忍受的牵挂继续下去,只能在心灵深处无数次地默祝所有的亲人健康,平安。

前些日子,大哥回家的时候,你二哥是说过几天也回家看看,同是亲人,同是牵挂,他何尝不在想念多病的母亲。这一点,我比谁都了解他,当时他打算把这儿的账结了,回家去看看,可直到今天,他去年工程的账还没结,再加上他从过完春节就在家等着结账,也没有合适的工程干,所以生活上一直拮据,他总是算着过几天回家,过几天回家,可就是走不脱。每次看完你的信后,心中总是沉沉的。那种无法阻止,无法替代的亲情,是任何局外人无法感受,无法替代、无可弥补的。可摆在面前的活生生的现实,让他一次次地推迟着回家的日期,现在他刚换了新的工作单位,刚开始上班,再加上我现在的情况,最近他可能还是回不去。望小妹及家人能理解我们的处境。

小妹,每次看完你的来信,我都想哭,不知是你的评议在朴实中透着亲切,还是长时间的离家在外,难以感受到亲人的关怀及家庭的温暖。总之,你的每次来信,都给你哥和我一种来自家庭的爱,有从中看到家丝丝变化,或多或少地减轻一些内心的牵挂,希望小妹在学习不忙的情况下,多写几封信,随时讲讲家里的情况,父母的身体及家中的事情,让咱们的心贴得更近一些,让家这个中心把咱们联系的更亲一些。

我的身体还不错,在这里谢谢小妹的牵挂,只是现在腿和脚有肿,干不了什么活,一切都得靠你哥,不过也不用担心,这是怀孕后期通常现象。生活上虽说苦了点,可总有办法克服的,熬过这阵子,也许就好点了,现在主要就是你哥不敢,也不能去接外地的工程,因为我现在的样子,根本离不了人,什么事都干不了,他只能在北京找点合适的活干。可又不能到期结账。所以生活上才会感到艰难。不过,我想经济上的拮据是暂时的。只要精神上富有,活着就有意义。所以我俩有信心战胜眼前的困难。小妹,请放心,等小宝宝一降生,我们会及时告诉你和家里人的,因为我们不想让亲人有太多、太久的牵挂。

小妹,收到信后,你如果回家,就替我们给父母报个平安,我俩这里的一切都还可以,别让老人挂念。如果有可能的话,你哥会尽快回去的。想说的话实在太多太多。可话再多也表达不清内心的情感,俗话说,来日方长,让我们以后再述吧。

学习进步,快乐健康!

哥、嫂

96年4月29日

这封信是我二嫂写给我的,在信的未尾,还有四行不一样颜色和笔体的字,那是我哥在寄信时,又临时加上的,是这样写的:

小妹,你给妈说一声我麦收时回家,或找几个人回家收麦子,不必挂念,好好学习,望你考个好成绩,我很好,请你安心工作学习,为咱家争口气。如果考上大学,我们一定让你上,小哥现在一年收入万八千,没问题,所以不用为钱担心。不多说,望进步!

当时,我年纪小,阅历浅,根本不能理解二哥二嫂为什么从离开我大哥在的单位后,就一直没有回家,我现在才明白:他们是怕让家里人知道,他们过得不好,甚至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更别说给家里人买礼物了。他们整天等着人们结了工程款,有钱了,可以回家在父母面前,让父母也为之骄傲一把,但是他们连这种机会,在那个艰难的时刻也找不到。

一晃二十三年过去,我们都步入中年,父母不在了,经历了很多事,才明白原来,我们姊妹几个在父母面前从没有说过自己过得不好,从来没有向他们诉过苦,推脱过责任。

而就在那个自己吃饭生存都成问题的时段,我二哥从未向家人吐过一个字,等我考上大学,我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我哥先给我爸妈钱,我爸妈再给我。而我哥在创业初期过得真的很难很难。

我常常想,为什么现在的人,手里有余钱,依然总感到不足,总要多索求一些,少承担一些才好,物质真的那么重要,高过世间最美的亲情,最真的心吗?

忘不了,我大哥为了家里年龄小的几个孩子上学,而在高中毕业后,主动要求下学回家挣钱,补贴家用,大哥说:“爸,我不能再上了,像咱们这样的家庭,能供我上学到现在的几乎没有,如果,我去上大学,可能我的弟弟妹妹就很难再有钱往高处上。“——大哥下学工作后,顶起了家里的半边天,也因没让我大哥接着上大学,而成了父母一辈子的愧疚。

忘不了,我二哥第一次拿到工程款,带嫂子回家,把所有的钱都给了我妈,一边告诉我父母自己有的是钱,以后不用省钱过日子了,一边自己回北京仍然过苦日子。

忘不了,我大姐,在家如骡马一样干活,从无怨言……

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普遍提高,大家有车有房有余钱,但是这种相濡以沫的亲情却少之双少了呢?

我们的父母不在了,而我也更加感到,我大哥,二哥,我姐,和我们后来又组成的小家庭里的每个人,我们是一家人,最亲最爱的一家人。就像一棵大树下的根一样盘根错结,动谁一下,别的根连枝叶都会感到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