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好一個朴門農場,難點在哪?

提起樸門,外行的人一頭霧水,內行的恐怕有的也是一知半解。以小二為例,農場做了五年多,也還是半吊子。從設計到運營,一步一個坑,爬起來走一段又掉下另一個坑,如果不是爹孃生的慢性子,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那麼,難點到底在哪?

< 1 >

設計不合理

農場,從選扯開始,就是觀察與設計兩條腿一起走。

設計分為被動設計與主動設計,被動設計是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坑,坑帶來的反饋促使你去調整並重新設計;主動設計是從觀察出發、經過反覆推演,試點實踐,從反饋中不斷推進的設計。

以小二的雨後大地為例。農場的前身是家裡的臍橙園,除一小片區有桔子之外全是臍橙,算是一個常規的單一品種果園。

小二接手之後的工作首先是停止農藥化肥,增加覆蓋,修建水池鋪水管……並沒有設計。後來砍臍橙樹,砍一批增加一個品種確立一個分區,山頂是混合水果,山腳是獼猴桃與百香果,半山腰有無花果還有新的臍橙,山北坡是姜……

想做好一個樸門農場,難點在哪?

△ 北山坡的姜

養雞的地方經歷過山腳、山北坡、半山腰、山項,雞棚搭了一個兩個……五個,每一次都得重新圍網。

圍繞這些分區調整路的動線、再調整灌溉用水的走向,有些是前一年剛做好,隔年就重新調整,這就是被動設計的問題,不能從全局去思考設計的合理性,於是縫縫補補一年又一年,到現在恨不得重新來過。

今年決定不再養雞,山頂所有分區合併為百香果區,山腳的全部合併為獼猴桃區……這可是五年的時間啊。

< 2 >

品種太多

滿山的水果蔬菜,一年四季每個月都不間斷,吃到飽吃到撐,連想像一下這樣的農場都覺得超讚吧?這也是小二一直以來所追求的,樸門稱它為食物森林,農場二月的草莓、五月的楊梅、六月的桃、七月的無花果、八月的百香果、九月的獼猴桃……確實都是吃到不想吃。

但是,自己吃飽全家就不餓了嗎?靠外來的收入來支撐農場的運營,說明農場自身還不可持續。小二從上山開始,面臨的就是解決現實的問題,如何讓農場的收入可以支撐農場的運營。

繞進食物森林這個衚衕之後,每年新增大量的品種,現實卻是殘酷的。杏李山楂石榴棗柿子還沒有吃過,西瓜甜瓜黃瓜絲瓜也都只能嚐嚐,有些蔬菜只種而沒收,還有的只播種,連苗都沒看見……

後來想想也正常,每個品種的習性都不一樣,有的喜水,有的耐旱,有的需要肥沃的土壤……在沒有詳細瞭解並試驗過的情況下,就如此多數量的種植,結果也就是“該”了。

想做好一個樸門農場,難點在哪?

△ 半荒廢的山頂菜園

從問題到答案,去年開始之後大做減法,品種減去一半以上,面積也相應縮小一半。今年的品種在去年的基礎上再做減法,面積卻恢復到最初的狀態。一減一加,北山坡種滿了姜,山腳下全是芋頭腳板薯,獼猴桃沒有人工授粉比去年掛果更多,精心管理下的百香果臍橙比去年長勢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