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爲「芝加哥打字機」的湯姆遜衝鋒鎗,戰場上的殺傷力如何?

軍事一點通

湯姆遜衝鋒槍,也即M1921式衝鋒槍,之所以有芝加哥打字機綽號,源自此槍最早為黑幫勢力所使用,在美國內頒佈禁酒的年代,黑幫勢力為搶街頭地盤,經常用湯姆遜衝鋒槍來火併。

由於此時的湯姆遜衝鋒槍採用了100發大容彈量彈鼓,火力持續能力很強,發射時發出“嗒嗒嗒”非常有節奏的聲響,所以被稱作為“芝加哥打字機”。

此外,又由於湯姆遜衝鋒槍拆下木託和彈鼓後,可以很方便地隱藏進小提琴盒裡,因此犯罪分子又將其稱為“芝加哥小提琴”,湯姆遜衝鋒槍在美國內至少有兩個綽號,可謂大名鼎鼎。

(美黑幫手中100發彈鼓的“芝加哥打字機”)

但由於此槍結構太過複雜,分量又特別沉重,價格又很昂貴,除了美國內警察有少量裝備外,軍隊一直拒絕採購並裝備此槍。

二戰爆發,由於英法聯軍缺乏衝鋒槍等步兵自動火器,就向美國大量採購此槍,美軍工就將湯姆遜衝鋒槍重新進行了改良,簡化了工藝流程,取消了槍管外部的散熱槽等,降低了生產成本,取消了50/100發彈鼓,設計了20/30發直彈匣,改進的湯姆遜衝鋒槍被命名為M1式衝鋒槍。

M1式衝鋒槍,只能使用20/30發直彈匣,不僅裝備英法軍隊,二戰時美軍也有采購,先期裝備連排班指揮官和軍士長等。

(二戰美軍的M1式衝鋒槍)

綽號芝加哥打字機湯姆遜衝鋒槍,真正上戰場的其實不是很多,大都是美國內民用和警用產品,因為美軍隊並未採購裝備,由於此槍射速高達每分鐘1500發,所以別看100發彈鼓容彈量很大,連發時僅4秒鐘就能打光彈鼓。

20年代初,有56支湯姆遜也即最早的M1921式衝鋒槍被賣到中國(整個二、三十年代美僅外銷了此槍3000支),裝備了孫中山的衛隊,這有歷史存照能證明。

在陳炯明發動兵變,炮轟總統府和粵秀樓時,孫中山衛隊配備的湯姆遜衝鋒槍在反叛亂中表現出色,憑藉強大的持續火力,殺開了一條血路,掩護孫中山和夫人登上了永豐艦順利脫險。

(孫中山衛隊配備100發彈鼓的M1921式衝鋒槍)

孫中山衛隊所配湯姆遜衝鋒槍,在危險關頭立了奇功,從側面印證了湯姆遜衝鋒槍的作戰威力,在近戰時,其火力強大,數十支100發彈鼓的湯姆遜衝鋒槍集中射擊,瞬間噴射出成千上萬發子彈,能輕易突破栓動步槍陣地,壓制住對手很少的僅20/30發彈匣的輕機槍。

由於湯姆遜衝鋒槍配備的是11.43毫米的彈丸,儘管是手槍彈,但從湯姆遜衝鋒槍射出,依然具備強大的殺傷力,在戰場上,對手只要捱上一發子彈,就有可能立即喪失戰鬥力。

綜上,被稱為芝加哥打字機的湯姆遜衝鋒槍,真正上戰場的其實並不多,上戰場的是其改進型M1式衝鋒槍,但由於配備了11.43毫米的彈丸,其殺傷力還是相當驚人的。


國平軍史

不要受電視劇等影響,真實比臆想更驚人的。

湯姆遜在上戰場以前,是黑幫專用武器。雖然關於湯姆遜的電影和新聞,在湯姆遜製造的幾十年後都流行,但實際上,早起湯姆遜除了價格貴以外。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命中率低。甚至有那麼種說法,把一個彈夾的子彈打光了,還可能打不死遠距離的一個人。

到了後來改進的湯姆遜槍上,才解決了這個問題。即使這樣,湯姆遜衝鋒槍說來也是不受太多歡迎的,不僅是因為服役前的惡名昭彰。加上湯姆遜的子彈要特配,保養環節又繁瑣,美軍其實不怎麼喜歡的。我們看後來美軍的一些戰場照片,湯姆遜的出境率就低了。

如果一定要說戰場殺傷力的話,其實未必就高過蘇聯的波波沙和mp38等武器。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首先,湯普森衝鋒槍射速非常高,理論射速1500發每分鐘實際射速也有700發每分鐘,火力確實很炙熱。其次,使用的0.45英寸acp手槍彈,停止作用很好。再有,使用大彈鼓,火力持續時間長。以上是優點。然而,湯普森衝鋒槍也有缺點:槍的準確率不高,這個在美國槍械士官李-艾爾米節目中展示過,他用湯普森連續射擊目標,結果能擊中靶子的子彈不是很多。另外,子彈的飛行速度慢,有效殺傷距離近,這點國軍新一軍的老士兵曾經開玩笑說過,湯普森子彈出膛後都快砸腳面了。湯普森本身槍很重,空槍4.88公斤(Mp40空槍3.97千克),長時間持槍比較容易累。另外提一句,納粹德國在戰爭裡沒少繳獲湯普森,但沒有列裝給部隊,德國人還是看不上湯普森衝鋒槍,嫌後坐力太大、槍太重。另外,造價和生產工時都比較高。個人感覺,湯普森衝鋒槍性能還是可以的,價格高內部結構複雜,生產工時長,不適合戰時大量裝備。


黑鬱金香966

.45口徑的子彈,一發命中即可讓一個壯漢喪失行動能力。黑幫最愛的武器,儘管命中率低,但是高射速和大容量的彈鼓彌補了這個缺點,近距離基本上可以消滅視野範圍內的所有敵人。因為造價高昂導致沒有完全配發給部隊,但是除去成本因素和較低的命中率,打字機不失為一把優秀的好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